ADHD 应该都有这种体验:有时候完全进入心流状态、效率拉满、做事往死里冲,有时候活人微死、电量告急、只想躺平。最近了解到,心理学中这种模式叫「双峰自我调节」。
普通人的能量基础值是50,波动区间是0-100,高多巴胺型人格的神经运作系统是脉冲式工作模式,高峰时飙到200,低谷时坠到-100。
了解自己是为了围绕目标利用性格,把自己的特点最大化,而不是按外界标准强硬改造,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对我而言,体验过高爆发的「顶峰态」的极致爽感,会觉得「坠落态」太痛苦了,强烈想改变这种「非常态」。但ChatGPT老师一语点醒梦中人:正因为有高效率高耗能的「顶峰态」,才有宕机的「坠落态」,如果我的目标是长期稳定持续运行,那么「顶峰态」和「坠落态」都是「非常态」,要建立一个「中间态」,同时出现「顶峰态」时不要沾沾自喜,要警惕并强制自己停下来。
人生的奇妙之处在于,坠落也是成长的一部分。烦恼证菩提,裂痕即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人会经历痛苦、挣扎、探索、发现、领悟、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