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月亮星
37关注380被关注3夸夸
人啊,认识你自己。
月亮星
17:12
flat white 能拉成这样我真的很服
00
月亮星
6天前
我有一个很片面的观察,b站上的年轻人已经把保守稳定的生活当作了唯一可能的生活,且把任何影响稳定,不赚钱的,具有兴趣爱好性质的职业排除在外,也就是说,他们越来越像他们的家长,年轻人变得越来越保守,这也是在失业潮下年轻人的普遍选择:要稳定不要兴趣,发展兴趣的前提是先吃上饭。
现在发生的很多事件都在表明是社会氛围的整体右转:多元化的退潮,思想和文化的保守化,职业选择的保守化,生活方式的保守化,稳定大于一切
这种全球性右转的同时也是对左派的围猎,这个我在许知远的播客里面就有很深的感受,他代表着一种泛左精神:对生命力的热爱,对爱好的追求,对激情的渴望,不受规则的束缚,酒神精神,反单向度的生活,这种活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社会氛围已经在当下的社会中消失了
52
月亮星
12天前
第一次煎西冷,煎的有点老
30
月亮星
14天前
猫捉老鼠🪤
00:14
00
月亮星
15天前
咖啡➕巴斯克(都是自己做的
00
月亮星
16天前
小狗两岁生快🎂
30
月亮星
17天前
最近在看拿破仑传,发现真是时势造英雄,而英雄也造就了时代。如果没有大革命,拿破仑不会在26岁就当上将军,一个是因为革命死了逃了太多军官贵族,有能力的人晋升速度极快,二是因为大革命导致周围的君主国联合起来反法,导致法国四面受敌,而拿破仑是那个最会打仗的将军,于是在大革命中诞生了法兰西皇帝,而这个皇帝受卢梭影响极深,这个皇帝不信人权但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革命思想用战争的方式在皇帝征服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传播
00
月亮星
19天前
弹幕换个角度看其实是一种历时性中的共时性,弹幕追求的一种在同一个虚拟时间里隔空对话,会让人觉得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看视频,包括后来出现的同时在线观看,给弹幕点赞都是在加强这种“共同存在”,同样也不可避免的也是弹幕本身的属性,简短、即时,不经思考,弹幕文化是一种随着视频进行的情绪流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视频的一部分,据我观察很多人会等弹幕养肥了之后再看,如果说很多人都要看视频下饭的话,那么弹幕就成了无数人同时在一个虚拟时间的下饭共同体,这种连接相当脆弱,不稳定,但也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消解孤独感的手段

哈雷Halley: bilibili社区的问题在于甩不掉的弹幕基因,弹幕是一种低幼文化,鼓励不经思考的表达、跟风meme、后现代反严肃,因而吸引18岁以下人士和成年学生成为主流,进而注定了在主流视频平台里是心智最偏低幼的生态位。

00
月亮星
20天前
外面有雨声和蛐蛐叫,好听
00
月亮星
21天前
公开处刑之所以被“废除”,事实上并不是被主动废除的,而是在新的国家形式中,公开处刑成为了“不必要的且成本高昂的东西”。
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和国家治理密切结合的,如何高效的和有用的治理是国家的目标,自此国家治理只在乎利益:怎样做是有利的?如何治理对国家是有利的?什么刑罚是有利的?对被害者有利吗?对人民的治理是有好处的吗?肉刑对犯人有利吗?改造是有利的吗?成本呢?
这一切的问题不仅体现在刑罚层面,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侧面,揭示了君权时代的国家和现代国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君王有权控制他的国家内的土地和物品,包括他的臣民,君王就是国家本身,他可以用他的个人身份来直接的对一个人进行惩罚,这种惩罚是不计算成本的。而现代国家需要控制国家内部的一切:个人、行为、言语、财富、资源、财产、权力等等,它对资源进行分配,基于利益的原则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公开处刑是不符合利益至上的原则的,它不增强国家力量,它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它成本高昂并且不利于对人的治理。
公开处刑的消失并不是因为人们变得善良了于是见不得这种事情了,而是国家对人的治理模式改变了,君主需要公开处刑宣示自身的权威,公开的对肉体施以极刑是只有君王才有的权力,而现代国家对国家内外的一切进行利益考量,公开处刑便是滥用权力的象征:用极大的权力作用于一个个体身上,是不符合效用价值的,是低效且无用的。
现代国家的治理围绕着经济原则,人口对于国家而言不再是像君王那样随意使用,它必须合理的被调配,发挥它的价值,并且对国家有利,人口是国家的财富,所以它必须被高效的治理,国家需要控制人的行为,言语,对人的治理是持续且不间断的,这样才能使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国家不再有它自身的目的,这个目的不是一种至高的善,不是人们的幸福,也不是人的自由,而是持续不断的治理,以保证国家的存续,不受外敌入侵以及不会从内部瓦解。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