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科就是老苏为了培养“社会零件”搞出来的,再说开一点,教育产业化使得高校也成“文凭工厂”。再看看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文科就是服从性测试,理科就是筛选高智商工具人。全球的人文学科都难就业,这是事实,因为人文就是涉及到思想和价值观的学科,是塑造三观和训练哲学逻辑的学科,具体到日常生活看似很难直接应用。
但当大学在图书馆无意间看了叔本华那本《人生的智慧》后,这句关于痛苦和无聊的阐述对我影响至深 —— “人类幸福的两大宿敌是痛苦和无聊。实际上,生活就像是钟摆一样,在两端之间来回摇摆——要么痛苦,要么无聊,反正总有一样是逃不掉的。”研一西方文论课上,老师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跟我们分析《黑客帝国》时,更是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清醒而惊悚的认知。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这就是读人文学科给我的最大启示,你不是一个被工具理性“异化”的牛马,你是一个拥有知情意、憧憬真善美、渴望“诗意栖居在大地上”向死而生、追求自我实现的真人,AI永远也替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