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即友_tina
72
关注
7
被关注
0
夸夸
目前有点喜欢自虐,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i 人的内核,e人的好奇心野心。
人生渴望:1看极光2.登泰山看日出3.去世界的尽头冰岛4旅居看世界
即友_tina
08:58
大黑天: 书可不是用来“啃完”的!书是用来好好享受的!!(至少你自主选择阅读的书该是如此。) https://mp.weixin.qq.com/s/z-uZE_LvAPKhKwjbrPClgw
0
0
0
即友_tina
08:58
NicoleDeng: 请所有想好好做深度对话和采访的人去看看鲁豫和易立竞的视频对谈,从采访技法的层面两位前辈哪怕是稍微切磋了一下都让我学到很多,更让我动容的是她们说到面对特别大的误解和负面声音的时候,只要还在场上就必须去争斗,不是站出来吵而是相信理性的声音慢慢把路走出来。 采访的人以前不怎么表达无法发现那么多人的经历在她们身上留下的印记,鲁豫老师真的是一个特别敏感善良体面又有天赋的人啊。
0
0
0
即友_tina
08:56
鲁彼特: 我发现好多人提问会有压力。 比如,在某个消费决策前,不敢向商家提问,或者怕问的太细,对方会不耐烦。 或者不敢跟合作方确认细节,比如交付时间。 这就导致后期各种扯皮给自己埋下各种隐患。 我想说,完全不用怕,大胆去问。只要对方不耐烦、破防, 80% 的概率有坑。 千万不要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态度不好之类的。 不是! 80% 的概率是你问到了对方心虚的地方。比如,商家隐瞒了质量问题,或者合作方根本不准备按时履约! 我以前在职场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傻逼中层,大肆吹嘘自己怎么擅长解读领导意图。领导扔过来一张图片啥也不说,他也不去找对方确认,就直接干活了,还得意洋洋跟我们分享,领导很满意。 你们看《大明王朝 1566》了没有,喜欢玩谜语政治的嘉靖让徐阶在内阁里把“贞”字补上。 徐阶问是不是指赵贞吉? 嘉靖就说,严嵩在的时候就不会这么问。 徐阶真的不知道嘉靖的意思吗?不是!徐阶是想告诉嘉靖,不好意思,现在是我主持内阁工作,我不玩你的谜语政治,有事请说事,这叫划定边界! 没有谁比谁天生就低一等,没有谁享受了决策权可以不承担责任的。 需求方有义务说清楚自己的需求,否则,出了事,别人一定会说,你当初怎么不问? 最专业的做法就是,拉上相关方对齐需求。你如果怕问领导有压力,或者你想提升老板的体验,你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问题,让对方确认是不是这个意思。这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对方好,有什么不敢的? 有个朋友,从来不敢澄清需求,经常把事情办砸。比如,订饭店没打电话去跟人家确认营业时间,到场地了才发现没营业。然后被批评了就发脾气,“我又不懂,我没经验”,“那你找别人干”。永远在这两极(搞砸 vs 情绪) 之间摇摆,不懂得优化自己的工作流。 这背后是极度的冲突回避,和缺乏 ownership。 但是等你自己出来创业了,自负盈亏,你就会知道不敢提问会有多少坑等着你了。
0
0
0
即友_tina
3天前
刘慈欣星球
1947园区
0
0
0
即友_tina
18天前
游乐园一日游,多巴胺的来源~
0
0
0
即友_tina
1月前
朋友本子上关于养孩子问题的回答。我还是疑惑,我不想养小孩,只想重新养自己!
0
0
0
即友_tina
1月前
SnowHu: 一个表姐是国内执业护士,前两天帮她查了下护士怎么移民新西兰,发现还要注册认证,于是上新西兰护士协会看了下要求,感叹中国医护人员明明基础扎实看病人多经验丰富但是因为语言的天堑以及和西方医疗系统不完全相通的配置所以挪地方很难。 做了些认证注册需求的笔记,给有兴趣的即友们看看。 先说个背景,新西兰现在医疗系统压力很大,护士奇缺,今年的移民新政是:如果能在新西兰找到护士工作并干满两年,就可以办移民了(拿居民签证)。 但是找到护士工作必须得是新西兰注册护士,所以中国护士必须要先在新西兰护士协会认证为注册护士,才能工作,主要认知要求有下面几个。(信息来源页面https://www.nursingcouncil.org.nz/IQN/H4.aspx?WebsiteKey=fa279da8-a3b1-4dad-94af-2a67fe08c81b) 1.持有中国护士执业资格 2.国内护理本科专业。具体描述是类同新西兰三年制本科护理专业学历,你要是国内护理本科学历就很稳,大专的话要看新西兰那边护理学历审批,看你当时学习的课程设置之类的内容,看看教学内容是否类同他们三年本科同等学力,如果不行则无法申请。 3.提供自己毕业后从事护士工作进行至少两年(或者2500小时)的证明。 4.语言能力 两个认可的语言测试,一个是occupational English test OET 我不太了解也就不多废话了 。另一个是雅思,听力,阅读,口语单项最低要7分,写作最低6.5。接受多次考试的成绩拼盘。只要12个月内不同此考试成绩能凑出上面的各项要求即可。 5. 实践能力项目Competence Assessment Programmes (CAP)这个项目是一个长度6到12周不等的(看各学校的方案计划),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项目。会让你学些本地医疗相关的理论知识,再去一线,在督导护士的支持下实习。然后由督导评估你是不是能在新西兰当护士。简言之就是用来证明你可以适应并在新西兰医护环境工作。新西兰离职五年以上的护士执照过期想重新申请执照也要参加这中项目,帮助复习和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工作。 5-1. 这个CAP相当于一个短期留学了,所以要能得到入学申请就得要4语言能力通过才行,毕竟英语不太行,都不能和病人流畅沟通,也没法做好护士的工作。 5-2. CAP有不同学校可以读,这里随便找了一个给大家参考,学费是$10448纽币。(页面链接https://www.toiohomai.ac.nz/study/course/nursing-competence-assessment-programme-new-zealand-ncap-level-7) 5-3. 不过可能怕前期就花太多钱劝退外国护士(本地人只用两千多纽币真是哪里都爱坑老外啊),卫生局给CAP发了个基金,开始CAP项目的护士可以注册,项目读完并且最终任职成为一线护士的就能报销都这个CAP的钱。(页面链接https://www.tewhatuora.govt.nz/for-the-health-sector/nursing/internationally-qualified-nurses-cap-fund/) 最后说一个收入供参考,新西兰护士平均收入是36.67纽币每小时,刚开始工作也有34纽币没小时。一般每周工作40小时。 最后听说澳大利亚工资更高,很多新西兰护士因为工作高跑澳大利亚去了,所以真有想run的护士也可以研究下澳大利亚的情况,我猜测认证流程大同小异,不知道移民政策有没有对护士倾斜。
0
0
0
即友_tina
2月前
Szhans: 创造力从来不是灵感的偶然,而是三重力量自下而上的交汇:专注、信号与好奇心。 当它们三位一体时,认知的脚手架便能茁壮生长。然而,它们遭遇着共同的敌人——现代生活的碎片化:信息的、消费的、节奏的。 转机源于独立意志的觉醒:拒绝信息囤积的本能、抵制消费主义的诱惑、摆脱算法绑架的数字生活。 创造者的真正秘诀,非常朴素——当世界变得支离破碎时,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微小的选择。
0
0
0
即友_tina
3月前
广屿Ocean: 经读者朋友提醒,发现之前写的一些文章内在逻辑有一定强关联 其实这并非事先计划的产物,而是你会发现,通过频繁且大量的思想总结以及体系化输出,你所认同的那些“真理”,以及草蛇灰线的海量“信息”,逐渐就自下而上形成了你自己的数据库 或者用更时髦的一个词 —— 你建立了用你自己语料喂养训练的“大语言模型”。于是姑且将以下这三篇称为“人生三部曲”吧,希望针对解决生存在“经济下行期”的我们,如何破解人生难题,能够给到一个参考坐标系: 1,《你一定要去搞懂,世界运行的基本常识》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6ce9c6e380e04d21ce59ce3?s=eyJ1IjoiNWNmNTUzMThiMDIyYTIwMDEwMzZlZGIxIn0%3D&utm_source=wechat_session 2,《你要增加生命的宽幅,和世界更多可能性相遇》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832a4e7dc6b6d4853c81c66?s=eyJ1IjoiNWNmNTUzMThiMDIyYTIwMDEwMzZlZGIxIn0%3D&utm_source=wechat_session 3,《未来10年,上班不宜用力过度》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85cc8feb7f4ddcfdf6bf883?s=eyJ1IjoiNWNmNTUzMThiMDIyYTIwMDEwMzZlZGIxIn0%3D&utm_source=wechat_session
0
0
0
即友_tina
3月前
参考答案Answers: 建立系统,而非目标 “如果你认识一些特别成功的人,可以深入探讨他们的成功秘诀。你会发现他们背后一定有一套系统,并且常伴随着非凡的好运。” 这篇文章来自呆伯特系列漫画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先分享下他的个人故事: 亚当斯原本是一名上班族,业余时间坚持写博客和画画,几乎没有任何回报。但时间长了,博客越写越多,亚当斯的写作系统慢慢成长起来——他知道如何创作受欢迎的文章。 后来华尔街日报听说了他的博客,就邀请他开个专栏,结果一炮而红。 亚当斯说,他写博客的时候,不是为了完成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发展一个“系统”。他想过这个博客壮大起来就会有各种可能性,但他从没有规划去华尔街日报开专栏…… 如果你正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做什么选择,不如先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一个可以每天前进一点点的系统? 一旦系统健康运行,很多你以为遥不可及的结果,都会悄悄来到你眼前。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