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阿飘飘飘呀飘
6关注351被关注0夸夸
典型ENTJ
在互联网浮沉六年
重拾玄学老本行🔮
「Elaine占星」主理人
现役占星师&塔罗师
「硬币反选为尘埃」
阿飘飘飘呀飘
3月前
写清楚一点啊,这句话我就放在前面:你把时间花在哪,人生就长成什么样。

我见过太多人一天忙忙碌碌,干了一堆事,晚上却叹气怎么啥都没变。

问题就是:他们把精力撒得太散了。

我一直坚信着:你的精力分配决定了人生质量。

所以也尽可能把80%的精力聚焦在这3件事上,
哪三件事?

1、把力气用在建立能帮你吃饭的能力上

就是那个就算没有公司、没有平台,你也能靠它继续挣钱的本事。

比如做运营的,那就把投流、脚本结构、复盘逻辑打透;做服务,就去练交付、练客户说服、练提案效率;做电商,那就搞懂供应链、流量结构、转化逻辑。

所有厉害的人,底层都是靠一套长期不会过时的技能系统吃饭,能把能力攒成资产,未来才有人主动找你。

2、搭一个能放大你的系统

人只靠自己干,是干不长久的。

你得有办法让别人看到你、信你、愿意跟你合作。

所以你的内容就是渠道,能让别人看见你,带来人和资源,朋友圈用来成交,也能让别人信任你,增加复购量,模板和 SOP 帮你交付标准化,复制出团队。

3、把时间留给你真觉得值的人和事

这条说穿了就是,别再被那些模糊的社交、没结果的邀约、消耗的合作磨掉自己。

真正能合作的人,三句话就能知道值不值得继续,

真值得投入的事,不需要每天猜来猜去,而是目标清晰、规则清楚,

去健身、规律作息、屏蔽信息垃圾,越稳定,就会越有执行力,抗风险能力才是真的顶配。

想变真的厉害,就不要什么事都做,而是去把事做对。
00
阿飘飘飘呀飘
4月前
怎么做副业?

我说个有意思的案例,

我前阵子看了一个案例(不是网红,是线下见的一个大姐),她是卖宠物梳子的。

别看她人一点不网红,账号也就一千来粉,内容拍得也一般,干脆利落——就是在家给狗子梳毛,拍过程+前后对比,拍完就放上链接。

她说她根本没时间搞啥剧本,也不剪视频,直接手机原片怼上去,一周发三四条,结果呢?靠这一款梳子一个月卖了一千多单。

她跟我说关键不是会拍,而是她知道“买这个东西的人在担心啥”。

所以她直接拍“打结”“掉毛”“梳不开”这些画面,让用户一看就觉得:哎哟,我家狗也这样。

再一看视频里解决了,立马下单。

这逻辑,是不是就很像咱们线下做小买卖?你不是卖货,你是解决问题。

再举一个例子

有个人是做“厨房省力工具”的账号,她就一个人,一部手机,一个桌子,所有视频拍她自己用那些厨房剪刀、折叠砧板、洗菜篮。

她说重点不在拍得多花哨,而在“让人看完觉得我买了也能这么用”。

她的粉丝增长慢,但是每个月都有稳定订单,而且售后特别少,因为她说的都是实话,视频里怎么用,收到就怎么用。

——

所以,想在小红书上搞副业,有几个关键:

第一步,可以换个思路,不是想怎么卖货,而是先想清楚:我卖的东西,是解决谁的什么问题?

第二步,内容不需要华丽,但必须让人“看得懂、信得过、想要买”。

第三步,别想着拍一条爆一条,你先把5个基础内容拍出来,测哪些封面、哪些角度最能吸引人,然后围绕那个角度重复放大。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小红书的副业,不是靠才华,是靠重复。

重复你那套跑通的模式,然后再慢慢放大。
1744
阿飘飘飘呀飘
4月前
会赚钱的人,搜索能力都很强。

我有时候觉得这个能力,甚至比会写、会拍、会讲还重要。

我之前接触过一个做SaaS软件出海的创业者,他从来不问“这个怎么做”,而是每次都能丢出几个“我刚搜到的资料”。

然后说:“我看几个老外是这样搞的,我准备试一下这个版本,你怎么看?”

我比较喜欢这种人,这和那种“你有没有教程给我一份”的人,完全是两个世界。

你看啊,信息鸿沟这事,不是说别人知道你不知道,而是别人知道该怎么查,你却只会干等别人喂。

还有我说个更狠的。

有一次在青岛,我认识一个做宠物用品的女老板,
她要做一个美国亚马逊上的新品类,别人都说这个品类太卷了,都是大品牌垄断。

她不吭声,回去就开始干:

1️⃣先上Google搜了30页,找所有竞品品牌官网,看他们怎么包装卖点。

2️⃣然后去Reddit、Quora、YouTube,把所有买家痛点和关键词扒出来,整理出一份100页的笔记。

3️⃣接着她用AI帮她自动提炼出“高频负评词”+“高频赞美点”,设计出3款差异化的产品。

4️⃣最后跑去1688,用关键词+图搜,找到一家能定制的工厂。

就是靠这种来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做出了几个爆款了,

所以现在这年头,搞钱靠的不是你会不会某个技能,而是你能不能把所有技能整合成结果。

而“搜索能力”——正是整合的起点。

🔍 如果想拍短视频,不知道怎么写脚本?

直接去TikTok搜“viral script structure”,顺手再搜一下“15秒起爆的前3句”,你会发现一堆老外分析得明明白白。

🔍 如果想做选品,不知道国外什么在流行?

去Pinterest搜“2025 trend”,再点开下面的“相关板块”,很多素人已经帮你选好了图、颜色、关键词。

🔍 如果想写爆文,不知道怎么写开头?

去知乎、公众号爆款文,专门收集他们前100字的结构,你慢慢会看到规律。

——

说到底啊,搞钱这事,靠的不是天赋,是你的脑子有没有主动把信息变成路径。

那些总问“能不能教我”“有没有资料”这种的,其实不是笨,而是还没建立起自己的搜商。

而高搜商的人,从来不等人教,他早就开始练习:

✅会设关键词
✅懂得用英文搜
✅会归档信息
✅懂得比对+分析

关键是:搜完就立刻动手验证

我一直说,赚钱能力,本质上就是「发现问题→找到信息→转化成动作」的速度和闭环能力。

所以先把你搜索能力练满级,然后你会发现——
赚钱,不是你不会,而是你没找到“对的路径”。

有搜索力的人,永远不会饿死。
25
阿飘飘飘呀飘
4月前
我真心建议大家早点开始写东西,

不管你现在是不是搞内容的,也不是为了当作家、为了涨粉,更不谈它能不能帮你挣钱。

拥有写作能力,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我一点一点来说。

1、写作能提升自己的思考力

你不写,就容易把一堆碎想当结论,你一写,就得组织、推理、验证逻辑,

你会发现,很多观点不是你真的认同,是你听太多人这么说而已,写着写着,你会越来越清楚:

“这真是我想的吗?我凭什么这么想?”

这个过程,会逼你跟自己对话,逼你慢慢从“信息消费者”变成“认知制造者”。

听别人说一百句,不如你自己写明白一句。

2、写作会让你拥有一些以前没有的稀缺能力

比如:表达力+输出力,这在任何行业都值钱。

拥有这两项能力,不管在职场还是创业,不管是做方案、带团队、做账号、卖课、写简报等等…

你永远有一个抓手,

能把“一个人的时间”变成“多份收益”,一个能输出的人,收入的想象力是开放的。

3、写作还具有疗愈作用

我看过很多人都是靠写,把自己从一段烂局里拉出来的,

你把糟心事写下来,它就从你脑子里转移到纸上,不再死死黏着你;

你就能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看它,甚至慢慢和解。

这比憋着强多了,情绪也是信息,要疏通,不是压下去。

4、对普通人来说,没有资源、人脉、关系,写作就是最低成本的搞钱方法

李笑来就是很早意识到,要想财富自由,就要尽早打造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的商业模式。

2003年,他在新东方教英语,每天课排满也只是年薪50w,可是他仅靠两本书,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他说,写作可能是未来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写作的生产资料是文字,写一本书,可以卖20年甚至更久。
1832
阿飘飘飘呀飘
4月前
上一条小爆了,再加一条:怎么看一个人有没有搞钱的潜力?

我觉得不是看他有没有好点子,而是看他能不能把一个普通点子干到底。

搞钱的关键,从来都不是你想到啥,而是你有没有把那个想法,变成一个清晰可落地的执行计划。

我见过好多人,嘴上说要搞钱,要开账号,结果一直卡在还没想好定位,

说想做副业,翻了几十个项目,最终啥都没开始。

说想卖课、搞社群、接单,也光只是去做资料、刷教程了,怎么也没走出第一步。

所以比起想法,能有清晰的行动路径更重要。

那到底怎么把一个想法,变成清晰的执行路线?

1. 把自己的目标确定成一个可交付的结果

别再说我要搞钱了,可以改成“我要在30天内通过视频号带货挣到第一笔佣金”,“我要在三个月内用知识服务接到第一个客户”。

只有目标具体,才知道要从哪走,往哪走。

2. 把自己要做的事拆成一步步可以实现的路径

把要做的事拆成路径写下来,就能更容易行动。

比如要做一个搞钱账号,第一步要研究同行,每天分析2个视频;
第二步可以列20个选题,先试10个;
第三步:确定变现方向,是带货、卖服务、接单?

3. 定期复盘

做事不是靠感觉走,要通过反馈去修改。

发布内容后,去看自己哪个内容有效?哪个流量高?哪个转化强?再确定什么时间发内容?什么话术更适合?

一步步去把自己所做的这件事完善。

4. 保持好心态,积极做好下一步工作

不要想着你的目标有多难多难,有些人一想着自己的目标是一年挣100万,就会增加自己的压力,让自己卡住。

你只看下一步是什么、这一周交付什么,先走完一段,再考虑放大,这样你的焦虑也会被行动代替掉。

以上四点,跟着做下来,你会发现你要做的事就会清晰很多了。
27
阿飘飘飘呀飘
5月前
好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月薪不仅买的是你的时间、精力和体力....

你以为自己交出去的是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实际上再看看,还有晚上的注意力、周末的状态、学习的空间、搞副业的可能性。

这对你不只是身体上的影响,还是你原本可以拿去成长、试错、探索的那部分精力。

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岗位,它的工作性质就是把人关在一个闭环里,你就会一直处于流程重复、技能固化、成长缓慢的状态,干得越久,就也越没法离开。

老板用固定月薪锁住了你全部变量,而你则是把最宝贵的成长窗口卖成了稳定。

不过这种循环也不是不能打破的,如果你想摆脱,有些事你就得坚持去做好。

第一,工作别再只顾做完,要去搞懂为什么。

你做的每一项工作,尽量多看一下它背后的逻辑、流程、商业模式是什么,把打工当成调研,把日常操作当成一次一次认知积累。

你得从公司身上榨出点技能和理解,而不是只被榨干体力。

第二,下班后留1小时给自己。

无论你多累,都给自己留一个窗口:每天花1小时去写作、学技能、剪视频、复盘、找资料……

这1小时,就是你不被完全买断的证明。

第三,开始构建一个独立收入线索。

不管你是写内容、做剪辑、卖数字产品、带账号、帮人投流……总之,你得试着跑一条不靠雇佣关系的收入线。

哪怕起步慢,但这条线一旦拉起来,你在工作里就不会那么被动,就算不工作了也不会陷入恐惧。

我觉得月薪其实是在无声中占了你的人生主动权,但如果你及时意识到这个问题,给自己留一块生长空间,留点时间给自己,哪怕只有一小时,也是一种对抗。
3269
阿飘飘飘呀飘
5月前
经商头脑不是天生的,是你在日常里不断观察、琢磨、试出来的,有的人一辈子只会埋头干活,有的人走在街上就能嗅到 “这事儿能赚”。

差别在哪?在于你是不是带着 “赚钱脑子” 看世界。

下面这8个动作,参考起来,帮你把 “赚钱的脑子” 练得越来越灵。

观察 “别人花钱” 的动作
行动:看朋友、同事、家人最近花了哪些 “冲动消费”。
比如:同事花198买了一个名为 “清醒沉浸式写作营” 的线上课。
思考:他为什么愿意花钱?这个产品卖的其实是情绪价值?能不能复用到别的需求场景?

留意生活中的一些特殊场景
行动:观察哪些行业/人群 “愿意多花钱换时间”。
比如:快递、外卖小哥吃饭从不排队,总选那种一上来就走的盖饭档口。
思考:有没有什么服务/产品,是专门给 “节省时间” 的用户群设计的?

学会倒卖信息差
行动:留意什么信息你知道但别人不知道?
比如:你在1688上看到一款18元的手持挂烫机,抖音小黄车卖69。
思考:这个价差能否利用?信息源头能不能整理成合集卖 “情报”?比如:采购清单、报价表、爆品合集。

培养你的商业嗅觉
行动:留心哪些视频评论区热,但没人解决?
案例:一个教家装避坑的账号,评论全是 “能不能推荐具体品牌”。
思考:观众已经给出 “变现需求”,但博主没接。你是不是能补位、做汇总、做选品?

让大脑习惯 “多问一句”
行动:每天逼自己对一个看到的场景,多问三个 “为什么”。
案例:小区超市每天固定下午3点搞 “限时特价”。
思考:为什么是3点?是不是为了错峰 + 老人群体集中?有没有人流高峰引导作用?定价策略有没有参考?

拆任何你买过的服务
行动:买完东西别走人,拆它是怎么卖出去的。
案例:一家奶茶店,扫码点单页面弹出 “加2元得2杯”。
思考:低价引流、加价推荐、自动分销、拼团设计……你吃的是奶茶,他赚的是策略。

去关注那些多余资源
行动:留心别人手里用不完的资源,看看有没有再分配的机会。
案例:公司打印机长期闲置,有人拉了一批人搞 “高效打印团购包月”。
思考:别人不用、你能整合,就有机会。共享场地、共享设备、拼单平台,都是这种思路。

训练 “倒推模型” 的能力
行动:看到一个赚钱案例,别只听故事,拆动作。
案例:听说有人卖 Excel 模板月入十万。
思考:他怎么起步的?从哪里找素材?用什么定价策略?靠什么渠道曝光?你不是看结果,是要复原路径。
17128
阿飘飘飘呀飘
9月前
围煲夜话
00
阿飘飘飘呀飘
10月前
今天突发奇想,把童年最爱《犬夜叉》翻出来,从第一集开始看,惊觉自己对二狗子萌发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好感。

要知道我从前最吃的,就是以杀生丸为代表的冰山系美男子,更早一点追溯,从《圣斗士星矢》里的处女座黄金圣斗士沙加,《我为歌狂》里的叶峰就开始了,看到犬薇的剧情都是要快进的,杀殿出场最多的剧场版《天下霸道之剑》,VCD碟片都给我看到磨损了。

二狗子嘛…傻乎乎的热血小子一个,实力变强也不帅,就是喜欢不起来。

如今再看,不对劲了,二狗子的耳朵我也想捏🤏他那两道粗粗宽宽的剑眉…好像还真有那么一丢丢帅??

难怪比我年长些的80后,前几年就说过了,年轻时就爱冰山帅哥,年纪大了压根爱不动,现实生活已经够冰冷了,只想磕点甜甜小奶狗。
唉……终究是轮到我了。
00
阿飘飘飘呀飘
10月前
我发现每次去郑州拜访客户,旅途中都能遇到些有趣的人。

上次是去程的飞机上遇到一位大婶,要回乡下帮女儿带孩子,怕找不到网约车上车点,让我带她过去,我们聊了一路。这次是回程的滴滴上遇到一位小哥,听说我刚从他的老家河南回来,顿时被打开了话匣子,又聊了一路。

小哥比我还小一岁,有十几年的工龄了,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干脆出来混社会,一开始跟着乡里的大哥给我这客户跑车送货,干了半个月,工资到手还不够买台600块的诺基亚板砖,觉得没意思,听大嫂的,跟两个小伙伴加盟了一家奶茶连锁,每天忙得昏天暗地,在方寸小店闪转腾挪间,学会了24种奶茶的做法,可惜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

我说你们三个人,都忙成陀螺了,得瘦了吧?他嘿嘿一笑,公司餐饮补贴给得太好,他想着吃不饱就没力气干活,就往死里吃,三个月胖了30斤,一米七四的个头,愣是从120斤直涨到150斤,过年回家,家里人都要认不出来他了。他一寻思这不行,都是虚胖,长肉不长力气,过完年又随人介绍,去干大排档,跟人学做小烧烤,这一回总算是入对行了,一干就是七年。

刚入行那一年,是真的苦啊,大热天的穿了个「坎」(背心),套了条沙滩裤,脚踩凉鞋,在烤架前站一会就湿透,站一晚那汗顺着裤管往下淌,等学得差不多了,师父给他指了条路,让他自己单干,从小摊贩做起,当时是2014年,他20岁,一直从摆小摊干到店老板,最顶峰的时候在许昌开了六家店,管了120多名员工,每个月光发工资都上百万了,那叫一个风光呀。

我问他,那你怎么不做了呢?

他长叹一口气,还不是赖疫情三年!

20年苗头开始不对了,他没舍得收手,但生意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原本营业额最高的一家店,单日盈利能有4万块,跌到十分之一。22年那会,他刚装修好一家新店,人员都招好了,培训也培训过了,没到半个月就撞上封城,紧急改成外卖,几乎没赚什么钱,等放开了,除了抖音团购来的羊毛党,生意还是好不起来,他一狠心,关店,换了个地重开,这次好像又有起色了,不过也就持续了小半年,又不行了,只能再关张……如今只剩下开在家乡的一家大店了,1500坪,能摆下八十多张台子,撑着跑流水还能看,否则连贷款也贷不了。

我问他,你还想回餐饮业吗?

他沉默了快半分钟,才悠悠吐出一句:没想好,我刚来上海几个月,先干着呗,生活总要继续下去的。

一时车里的氛围有点压抑,我转换话题,问他住哪儿,他说在金山,那可是太远了!我问道:你咋想不通啊?干嘛住那么远?他说自己的弟兄们都在那,大家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大家伙眼见着他高楼起,眼见着他楼塌了,劝他来上海发展,干什么不是干呢?进工厂的、跑滴滴的、送外卖的、端盘子的……总归能有办法活下去。

如今他和几个光屁股长大的弟兄们住得挺近,互相还能帮衬帮衬,日子倒也不难过,就是家里的仓库堆的旧店拆回来的设备、桌椅,拼拼凑凑都够再开两三家了。

临下车前,他笑道,自己这一路说的话,比他这几个月加起来的还多。

我回,祝老板早日东山再起,咱们都能好好的。

有点后悔没加个联系方式,也没从正面瞅见他的脸,只从侧后方看到他长着一双小眼睛,侧脸线条拉得笔直,这么多年了,保持在140斤不上不下,总算是有一样不太变的吧。

祝愿他好。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