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敏感了。”
像一把利剑,涂了满是鄙夷的唾沫。
把早年的自我,刺成玻璃碎片。
学生时代,因为敏感,我活得很不快乐。
习惯性看人脸色,反复揣测他人无心的一句话,明明有情绪却不敢表达。
写下许多文字,诗意地失意。相熟的人问起,总是不理解,诸多嘲笑和打压。
那时只能一边讨好迎合,一边力透纸背疏解痛苦。
十年间,断断续续在写些什么。
从一开始写散文、诗歌和小说,到开始写一些生活的碎片短文,成长感悟。
再到今年,写公众号长文。剖析自己,分享经历。
是逐渐感觉安全,逐渐相信自己力量的过程。
文学性的自我保护。
浅水区的生活分享。
游到了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领域。
经历了太久。
它是我内在的一种连续性,如一条漫长曲线。
低迷和高亢迭起,虚实相间,从未断线。
一直以来以为自己坚持得很微弱,但呼声细密,积少成多。
事实上,从始至终,我都只是在表达着不同形态的自我。
-
偶尔我仍然会恐惧他人的凝视。
因为从小,我便总被凝视到压缩、扭曲,忘记自己本来面目。
但我很清楚,
那一刻在恐惧表达的,是过去那个不被接纳的小孩。
正因如此,我要一次又一次拥抱她。
一遍又一遍表达。
去书写,去记录,去感受温暖,释怀疼痛。
我想让“你太敏感了”不再是诅咒。
而是一句祝福——
谢谢你太敏感,这一颗心才如此柔和、充满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