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的几家bistro即便是饭点都客流稀少,和家人一起吃陶陶居发现周边餐桌上也没几个硬菜,大多吃的都是家常小点,更有甚者一盘红米肠吃两个小时…
餐酒管9点就打烊了也是非常神奇,店员说以前都是11点才打烊的,现在人手不足,没办法只能九点就撤,门店也从三五家到现在只剩两家。幸邻也算是南山区昔日网红,出品一直算是同类中稳定且口碑好的,曾经也是每天大排长队。同一个老板开了常所、犀牛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创新菜bistro,犀牛还没来得及吃就已关店,剩下这家常所一直是我喜欢的店,分量和出品来看算得是相当实在的bistro了,潘纳托尼、国王饼每日出品,味道更是一绝,非常良心。
但还是凉啊,甭管啥餐厅外卖订单比堂食都多好几倍,就连爸妈看到想吃的面包都学会了:我一会儿线上叫外卖。往日光景不过就是两年前,回想起来疫情时所谓的“好日子”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橱窗中看到的美景。到如今才是真正的现实,所有人都在勒紧裤腰带,勒得发青,发紫。
这时候你才知道,为啥爸妈口中的稳定,稳住一口饭吃,有多重要,只是余下的一点希望是破灭还是重燃,就看心气能否还在了。
熬,继续熬,保住健康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