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环宇_
124
关注
177
被关注
0
夸夸
◻️Notion狂热爱好者
◽️极简生活方式探索
▫️提供个人系统架构服务
🥚祝你度过可爱的一天🥨
环宇_
1天前
世界上有这么多我不想要的东西 真好
MrCoffeeTalker: 物质上的局限,似乎更有利于精神富足的生长 膨胀看不到尽头时,人是很难停下对物质的追求的。
7
0
1
环宇_
1天前
是的
机智的阿饭: 不懂得“及时休息”的人会陷入:高效、透支、心力耗尽,需要很久才能恢复的循环。 及时休息是稍微有点疲倦就休息,休息是降低信息密度。散步,逛超市,做一顿饭,打一会儿球,收拾房间,闭眼冥想几分钟都是极好的休息。 我现在每天都会让自己穿插做几个这些事情。 反之,玩手机比工作还累,因为它带来的是极大密度的信息,关键还刺激你的多巴胺,不断透支你。 人一旦透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但透支后很容易被社交媒体,游戏,小说优惠,持续透支。
0
0
0
环宇_
2天前
很想生活在和小田切让谈恋爱的那几集🙏
环宇_: 每次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言说的小尴尬时我就想象自己生活在《大豆天永久子与三名前夫》的第一集 (比如打车遇到抖腿司机整辆车都在抖 (比如下车的时候脚上的拖鞋比脚先一步下车
2
0
0
环宇_
2天前
每次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言说的小尴尬时我就想象自己生活在《大豆天永久子与三名前夫》的第一集
(比如打车遇到抖腿司机整辆车都在抖
(比如下车的时候脚上的拖鞋比脚先一步下车
0
3
1
环宇_
6天前
💡
Muji_Yang: 创业实践思考(2/n) 【做新东西,好玩比好用更重要,某种意义上】 这个醒悟,来自于 adventureX 看到一个很有趣的项目 Typethon。它是一个以「好玩」为核心的 IDE,娱乐至死是它的标签,并非效率导向型 IDE。但我随手录了一段视频发到小红书,播放近 14 万次,反响出奇地好。这让我意识到:可玩性就是某种吸引力,甚至是一种传播力(谁都想上手试一试) 对吧很多出圈的 PLG 产品,是靠爆款玩法走红: - Midjourney 的出图炼丹 - GPT-4o 的吉卜力风格 - 可灵、Veo3 生成「切物体 ASMR」视频 令人羡慕的AI 博主老师们天天在探索这些产品的潜能,一定是因为能找到好玩场景/案例呀~ 虽然我还挺喜欢 youware,但老实说,远没有 websim 那样整活有趣。 工具型产品创业,还得苦兮兮强调功能,解决痛点,效率导向。只有干活的时候用得上,不好玩哈哈哈 我是建议更多想入局的创业者,从「好玩」去切增量市场,去创造新的使用场景、新的感官体验。 如果只是用「AI 提效」去跟过去的 SaaS 产品 PK 的话,用户习惯迁移的成本非常高。做过 ai PPT 的同学可能都有这个体会,用户仍然执着于导出pptx,gamma 虽然支持这个,但导出效果不完全兼容不理想。 不要去试图改变用户习惯!除非你是巨头,花大价钱 + 产品体验远远远远超出老工具(就连 openAI 要挑战 Google 搜索地位都还需要时间...小创业公司不要盲目想教育市场)。 另外举个例子就是,国内做类 Figma 编辑器的,哪一家能赚钱很轻松?有多少好用的工具是以插件的方式存在的?沉浸式翻译、Monica、Cluely 最早也是做插件的、Claude Code for VSCode(没错上新了插件)。 做产品,必须考虑用户真实的使用路径,而不是试图改变用户过去积累的习惯【这就是做新东西可以规避掉的,新东西,新增量,新玩法】。
0
0
0
环宇_
8天前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世间收纳,唯少不乱
5
0
0
环宇_
8天前
hahahahaha
马文马文: 呵。我来分析一下这份"普通人人生回报率超高的40小件事"清单,计算完成这些事项平均每天需要花费的时间。 ## 每日必做项目时间分析 1. **每天运动30分钟**:30分钟 2. **保证7-9小时的睡眠**:这是必要的生理需求,不计入额外时间 3. **早晨坚持冥想20分钟**:20分钟 4. **多吃彩色蔬果**:融入日常饮食,不计额外时间 5. **每天喝足够的水(2-3升)**:融入日常生活,不计额外时间 6. **每天晒15分钟太阳**:15分钟 7. **每天整理房间10分钟**:10分钟 8. **练习正念饮食**:融入日常用餐,假设额外增加5分钟 9. **每天夸赞一个人**:2分钟 10. **每天做一件让未来自己感谢的事**:视具体事项而定,假设平均15分钟 11. **每天学一句外语**:5分钟 12. **晚上手机放客厅**:无需额外时间 13. **手机调为黑白模式**:一次性设置,无需每日时间 14. **睡前1小时不讨论严肃话题**:无需额外时间 ## 每周项目时间分析(平均到每天) 1. **每周读完一本书**:假设一本普通书300页,每周需5小时,平均每天约43分钟 2. **每周见3位朋友**:每次约1.5小时,每周4.5小时,平均每天约39分钟 3. **睡前写感恩日记**:每天10分钟 4. **写每周总结**:每周30分钟,平均每天约4分钟 5. **接电话前先微笑**:无需额外时间 6. **定期进行深呼吸练习**:每天10分钟 7. **每周与家人共进晚餐3次**:这通常是替代正常用餐时间,额外交流时间假设每次20分钟,每周60分钟,平均每天约9分钟 8. **每周做一次"数字断舍离"**:每周3小时,平均每天约26分钟 9. **每周给自己2小时"独处时间"**:每周120分钟,平均每天约17分钟 ## 每月/定期项目时间分析(平均到每天) 1. **每个月做一次志愿者**:每月4小时,平均每天约8分钟 2. **尝试陌生路线**:每月2次,每次额外15分钟,平均每天约1分钟 3. **压力大时写流水账**:视情况而定,假设每周一次15分钟,平均每天约2分钟 4. **定期检查身体指标**:每季度一次,不计入日均时间 5. **定期复盘职业规划**:每月一次1小时,平均每天约2分钟 ## 每年项目时间分析(平均到每天) 1. **每年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假设每周投入3小时,平均每天约26分钟 2. **把目标贴在冰箱上**:一次性操作,不计时间 3. **学习一门乐器**:假设每周练习3小时,平均每天约26分钟 4. **学习基础理财知识**:初期学习每周2小时,平均每天约17分钟 ## 其他项目(不固定频率) 1. **工资存20%**:财务操作,不计时间 2. **只留下一张信用卡**:一次性操作,不计时间 3. **周末去公园走走**:每次1小时,平均每天约9分钟 4. **生气时先默数10秒再说话**:视情况而定,不计入固定时间 5. **培养一个不花钱的爱好**:与其他项目可能重叠,如阅读、运动等 6. **拒绝无意义的社交**:节省时间的行为,不计入花费时间 7. **与积极的人多相处**:融入社交活动中,不另计时间 8. **练习"5秒法则"克服拖延**:思维习惯,不计额外时间 ## 总结 **每日固定花费时间**:约243分钟(4小时3分钟) - 直接每日活动:97分钟 - 每周活动平均到每天:138分钟 - 每月及更长周期活动平均到每天:8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 1. 有些活动可以同时进行,如晒太阳时可以阅读或学习外语 2. 部分活动可融入日常生活,不需要额外时间 3. 有些活动是一次性设置或习惯养成,长期来看不消耗额外时间 4. 这些活动中有些是相互重叠的,如读书可以算作培养不花钱的爱好 如果合理安排和整合这些活动,实际每天额外需要的时间可能在2-3小时左右,这在一般人的日程中是可行的,尤其是考虑到其中一些活动可以替代或优化现有的日常行为。
0
0
0
环宇_
9天前
今天傍晚散步的时候,忽然意识到:
我的幸福非常简单——白天可以做点喜欢的事情,比如写作和梳理系统,傍晚可以在河边散步,看看晚霞,周围有喜欢的朋友与家人。
而我,已经拥有这种幸福。
有很多事,很好很好,但它们与我的幸福无关。
要始终记住这一点。
8
0
0
环宇_
9天前
倦鸟归林 暮色四合
11
0
0
环宇_
9天前
和朋友喝完茶的早上
7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