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打卡拍照何尝不是一种预制菜?
所谓预制菜,实质就是工业社会对饮食的深度入侵,即餐饮制作流程无限细分的结果。
而小红书式拍照打卡,同一个景色,同一个姿势,甚至同一款滤镜,无一不“分工”的结果。
分工当然不全是坏事,可以低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即使是小红书的流水线式打卡,也能让普通人获得比自己随便拍拍更美丽的照片,某种意义上带有民主的色彩。预制菜更是某种意义是物美价廉方便高效的食品。
那么问题是什么呢?
首先是人本身的消亡。
在流水线式的打卡拍照动作里,旅游的人不再是具有思想和主体性的人,而是沦为了执行拍照动作的机器,一种自我的客体化。
预制菜里,当然也不需要更多的人,不需要更多人的品味,只需要更多的机器。
其次是多样性的消亡。
没有了思想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当然是一样的,如同稳定却又无聊的预制菜口味。
工业社会不仅生产标准化的商品,还生产标准化的意识与审美。当所有人都穿同一款鞋,背同一款包,你就会觉得世界无聊透了。
还有随机性和偶然性。
人类的演化,随机和偶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演化的方向无法预测,而是各个方向都有,只是那部分偶然匹配上变化的环境的群体,侥幸地生存了下来,没有偶然性,也没有适应本身。
无意于批判什么,而是觉得有一点悲观,或许我们将悲观地看到,资本主义对生活的入侵将会严重深入各个角落,甚至私人领域,无论是饮食、文化还是私人情感,生活将被工业化肢解,人类的防线将一泻千里却无力招架、无可逆转,而这一切,是人自己无意识的选择。
如果说资本追求扩大规模获得更多利润,而人性追求简单方便和低成本,那么生活的无限工业化和资本的寡头化将是一场资本和消费者不谋而合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