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你的华生皮蛋超人
55
关注
1
被关注
0
夸夸
🍋柠檬精
你的华生皮蛋超人
6天前
JoeSiven: 在一个全新的领域,0经验的自己怎么通过ai协作来快速学习?我根据自己两次自学的经验,整理了一下方法论。 核心:MVP思维,monkey-first原则,情景代入 0. 开始之前 (这个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不同情况效果可能不一样) ①明确自己的目标:一个可拆解量化的目标非常重要(why) ②搞清楚要学的东西是什么:你是要学会使用一个工具还是弄懂一个新领域的核心内容?(what) ③愿意给这件事多长的时间(time-limited) 1. 过程拆解 ①找到学习和验证的信源 平台也好、视频也好,或者有认识的领域内有话语权的人都可以,总之要找到自己信任的信源作为学习和验证的准绳,因为面对一个全新的内容,如果不知道自己学习的内容准确度和真实性如何的话,是很容易人云亦云或者被“指点江山”的人误导的。至于要怎么找,这个方法有很多,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②熟悉底层逻辑和核心内容 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步骤之一,就是先弄懂这个内容的逻辑还有核心,为什么要了解这些支线?支线和主线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如果x和你要研究的这个东西很像,那么这个东西之所以区别于x的部分是什么?解决了这一步,后续你再去进一步了解的时候,就是带着新知去迭代了。(图示是我之前学习广告投放的时候画的逻辑图) (也是在这一步之后,你就可以尝试用ai来验证你学习的内容是否准确,因为你已经搞懂了事情的逻辑和核心,当ai发生幻觉或者说出一些并不合理的东西的时候,你就可以分辨出来了) ③AI协作 灵活运用ai来进行协作,写任务安排、纠错、把关、交流问题等等很多部分,ai都可以帮助自己迭代认知快速进步,不需要一个特别完美的计划,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我们很难做到完美,熟悉主线跑通mvp才是计划的核心,思考,执行,不断验证
0
0
0
你的华生皮蛋超人
17天前
好夕雷: 分享下我总结的 7 个实用的提示词方法: - 学框架:学会常见的提示词框架,例如 ICIO、BORE、CRISPE 等,或者我常用的 IIO(指令/输入/输出)模型 - 找参考:多去 OpenAI 的 SORA 官网逛逛,看看大神们怎么写提示词 - 拆维度:试着将你的提示词拆分成多个维度,比如:场景、人物、语言、风格等,越细致 AI 越懂你 - 结构化:可以让 AI 把你零散无序的提示词,转为 JSON 格式的结构化提示词,方便后续的使用/扩展/调整 - 抽象化:将那些只适用于特定场景的提示词进行抽象化,形成可广泛应用的通用提示词 - 随机化:让 AI 参考你的通用提示词,帮你随机批量生成指令,让你的作品更加丰富和多样独特 - AI帮写:如果实在不懂怎么写,直接提需求,让 AI 帮你生成也行,这种方式最适合新手 #AI工作流 #AI的神奇用法
0
0
0
你的华生皮蛋超人
17天前
NicoleChan: 昨天看了Dan Koe的“如何成为AI优先者”视频,用YouMind总结出如下笔记: 核心方法:尝试将你自己的日常工作“自动化” 具体步骤: 1.选择一项你的日常任务 ,像教别人一样, 详细地写下完成这项任务的整个流程,包括你的思考过程 。 2.假设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一个AI提示词(Prompt)完成 。 尝试将这些步骤转化为具体的AI提示词,并进行测试 。 3.不断优化和迭代你的提示词,直到AI的输出能达到你期望的90%以上 。 4.将这些高效的提示词保存起来,建立你自己的“提示词库”,以便重复使用 。 获取高质量指令: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某件事,可以让AI为你提供详细的指导。 例如,上传一本关于文案写作的书,让AI总结出写作框架,然后你再把这个框架变成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提示词 。 原视频: https://youmind.site/kTMJ5jzd3UxZhS #AI工作流
0
0
0
你的华生皮蛋超人
19天前
门开了: 这个总结的细致,各有所长,收藏备用! 1。 豆包:查资料、聊天、写文章、翻译等,功能特别全。 2。 Kimi:处理长文章,能看懂也能写! 3。 海豚配音:有300+种适合自媒体的声音。 4。 FishAudio:快速复制声音,操作简单。 5。 iSlide:一句话就能做出PPT。 6。 可灵:能把文字和图片变成视频。 7。 即梦:只要简单描述,就能生成图片。 8。 有言:3D数字人,能代替真人出镜。 9。 迅捷OCR文字识别:精准提取图片和文档里的文字,识别又快又准。 10。 剪映专业版:功能强大,素材特效丰富,剪视频轻松搞定。 11。 美图秀秀AI绘画:输入创意点子,一键生成精美画作。 12。 知学云AI知识服务平台:提供智能知识管理、问答等功能,帮助高效利用信息。 13。 达观数据智能写作平台:擅长写新闻、商业文案,写作速度快。 14。 易企秀:能快速做H5页面,模板种类多,适合活动宣传、产品推广。 15。 来画动画:不用专业技能,就能轻松做出各种风格的动画视频,表达创意更简单。 16。 MindShow:输入文字大纲,自动整理成思维导图,还能一键转换成演示文稿。 17。 文心一格:百度出的AI绘画工具,能生成很有艺术感的图片。 18。 图怪兽:在线设计神器,有超多海报、logo模板,简单改改就能出图。 19。 秒出PPT:输入主题和要点,几分钟就能搞定排版漂亮、逻辑清晰的PPT,大幅提升效率。 20。 智影:集视频剪辑、抠图、配音等功能于一体,界面清爽,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21。 闪剪:专注短视频制作,智能剪辑,能快速把素材拼成吸引人的短视频。 22。 熊猫办公:办公资源丰富,不止PPT模板,还有Word、Excel模板和各种设计素材。 23。 稿定设计:涵盖平面设计、电商设计等,提供超多可编辑模板,满足各种设计需求。 24、Deepseek:文章、推理、写代码
0
0
0
你的华生皮蛋超人
1月前
Danielw: 看了一下外国创业者的成功案例,有两个条件中国在可见的未来是不具备的: 1.中学生上学是可以带手机的,而中国中学生在高压和普遍寄宿制的情况下没时间玩手机也就导致青少年的社交应用没有诞生的土壤。 2.国内没有谷歌的流量生态只能封闭的平台流量,那么有产品的商家只能选择在平台做账号再争取导入私域而不能直接从谷歌获取流量。
0
0
0
你的华生皮蛋超人
1月前
Roc_Yu3188: 如果你长期高频使用GPT,至少是plus会员,试试我的这个prompts,过程中使用deep research,review&refine结果的每个部分,应该会有非常多的惊喜。(纯个人原创,any feedbacks welcome) “ 我要开始正式以DIKW框架来打造我个人的information brain food system,基于你对我的深度了解,请你协助我做以下事情。 1.背景:请再次深度扫描我的背景,兴趣,习惯,我的SWOT, VMV,我感兴趣的创业领域等 2.源头:帮我推荐内容源和内容news,information\&insights源头如newsletter, podcast, blog,books 3.推荐:关联性推荐与非关联性推荐共存 -在我擅长的部分我希望获得推荐的内容能够不断强化我的长处 -在我不知道的部分,我希望能够打破信息茧房获得不那么相关的推荐,能够帮助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给我推荐几个和我的性格底层相似的名人作为benchmark,让他们的经历也可以成为我的镜像和学习内容 4.处理:对信息的SOP处理流程,我的目标是希望我获得的brain food最终是要被内化,能帮助我做更好的决策,行动,思辨性,获得更好的结果 还要补充一点的就是,我的注意力和优质认知的生成也会受到社交网络邓巴数这样的上限受到限制,我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到阅读和实践所有的领域,所以请一定要帮我优中选优,尽可能的减少噪音,到达本质,获得深层洞见,以及真正行动能够拿到好的结果。 以上是我的思路,在真正开始这套系统的详细打造前,你还有什么问题和补充,我们要确保目标和输出的alignment” ”
0
0
0
你的华生皮蛋超人
2月前
童欧巴: 上次让我决定玩通宵的还是 Manus,这次是 Lovart 真正的生产力工具,设计平权了
0
0
0
你的华生皮蛋超人
2月前
阑夕ོ: 又薅了一组塑料模型玩具的提示词,生成效果很棒。 提示词:Create an image of a hyper-realistic 3D Octane render in portrait aspect ratio of a sprue-style model kit titled “风格”. Frame the central subject—a meticulously detailed 主体描述—alongside at least five related components, all connected by clean runners. Use a cohesive 颜色1,颜色2,颜色3, realistic textures (metal, plastic, glass, etc), soft studio lighting with subtle depth-of-field, and crisp shadows for maximum visual impact.
0
0
0
你的华生皮蛋超人
2月前
池建强: OpenAI 首席产品官的 24 条重要判断 1、准备上线某个功能前,先看看内部团队的反应如何。比如,大家是不是为之兴奋。如果所有人都为它疯狂,那就对了。特别是社交类的功能,因为在公司内部,大家之间社交关系非常紧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你在开发一个社交功能,但在内部却没什么反响,你可能就得重新考虑你在做的事情了。 2、人工智能,其实就是那些还没实现的东西。因为一旦它实现了、能用了,我们就把它叫做机器学习;等它变得无处不在,我们又把它称作算法。我们总是在它还不太靠谱的时候,把它叫做 AI。 3、数据库从两年前到今年,也许性能只提升了 5%,它没什么大变化,而 AI 世界里,完全不是这样。现在几乎每两个月,计算机就能做一些以前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彻底换一种方式思考自己在做什么。 4、编写 Evals 会成为产品经理的一项核心技能。因为我们得知道模型在某件事情上的正确率是 60%、95%,还是 99.5%。这需要一个测试机制。有了 Evals,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有些事情模型能做到 95%,有些只能做到 60%。 5、Evals 是对模型的测试,它是一种测试手段,能衡量模型在某个特定领域里的理解程度,或者评估它在应对一组特定问题时的表现有多好。就像你上微积分课,然后会有一场微积分考试来检验你有没有学会该学的内容。 6、模型的智能本质上是多维度的。某个模型在“竞赛编程”方面非常强, 但那并不意味着它也擅长前端开发,或者后端开发,或者能把一堆用 COBOL 写的代码转换成 Python。光是在“软件工程”这个领域里,模型的能力就有各种不同维度。 7、艾森豪威尔有句名言:“计划没什么用,但规划过程很有价值。”我非常认同这句话,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行业。比如说季度路线图,我们可以趁机思考:“哪些做得好?哪些没做好?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所以,哪怕你的规划只有一部分是对的,那这个“规划的过程”依然是有价值的。 8、我们经常犯错。这是我非常欣赏 Sam Altman 的一点。他确实非常鼓励我们快速推进,但他也理解,快速行动就意味着,我们可能有些地方没做对,或者上线的功能没起作用,那我们就会回滚。比如你看看我们给模型起的名字太烂了。 9、但我们没有固定的“流程仪式”,因为我绝对不希望我们的发布被卡在必须等我或 Sam 审核这一步。如果我在出差,或者 Sam 正好很忙,那不应该成为我们不发布某个产品的理由。当然,如果是那种最重要、优先级最高的事情,我们会非常紧密地跟进。但我们真的尽量避免流程中断。 10、我们团队的理念是“迭代式交付”,意思是说,大家现在都是在一起学习这些模型的。所以,在你还不知道模型完整能力集之前,就把东西发布出去,然后在“公开场合”中和用户一起迭代,这其实是更好的方式。 11、我们整体的心态就是:两个月之后就会有一个更好的模型,它会彻底打破现在存在的那些限制。所以,如果你正在开发一个产品,如果你构建的东西刚好卡在模型能力的“边缘”,那就继续做下去,说明你选的方向是对的。 12、过去 OpenAI 可能有一个巨大的领先优势,领先其他公司 12 个月。但现在不再是这样了。我仍然认为我们是领先的,但这已经不是压倒性的领先了。这就意味着,现在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某些方面 Google 的模型特别强,在另一些方面 Anthropic 的模型特别强,而我们在另一些领域也做得很出色。 13、先发优势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如此专注于快速推进的原因之一。我们力求成为第一个推出新能力的团队,像 Deep Research 那类功能。 14、也许对话会成为一个基础兜底的交互方式,用来覆盖所有没想到的场景。我真的觉得,对话是一个了不起的界面。因为它非常通用。就像现在我可以直接跟你对话。我们彼此能看见,还能互动。我们也可以在 WhatsApp 上发消息聊天。这些方式全都是非结构化的沟通。如果我被限制只能用某种更“刚性”的界面跟你交流,那我们之间能谈的事情就会大幅减少。 15、现在我依然认为我们不应该变成一家纯粹的产品公司。我们必须既是一流的研究公司,也是一流的产品公司。而这两者必须真正协同运作。最好的产品来自深入的研究。那需要大量的迭代反馈,需要理解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并为这些问题构建 Evals,然后用这些评估去收集数据、微调模型,让模型在这些用例上表现得更好。 16、一个组织整体上产品经理应该少一些。产品经理太多,会带来很多问题。你会把世界填满幻灯片和点子,而不是执行力。一个产品经理管得工程师稍微多一点,反而是好事。这意味着他们不会事无巨细地管控,而是把大量的决策责任留给工程师。 17、我最看重一个人的“主动性”。我们希望招来的人不是坐等别人给任务,而是自己发现问题就能立刻着手解决。这是我们工作方式的核心。我们也希望这个人能适应不确定性——因为这里的不确定性非常大。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些年轻产品经理会在这方面遇到困难,因为这不是那种“一上来就有人给你划定清晰边界和目标”的地方。 18、当一个决策摆在那里,人们要么觉得没把握、要么觉得自己没权限拍板,或者这个决策牵扯太多人、太多意见分歧时,这时候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果断作出决断。这是一位 CEO 的关键特质,也是一位产品经理应具备的特质。 19、我认为未来的产品团队中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内嵌在团队中。我不仅仅是指像我们这种基础模型公司。其实说实话,行业里让我有点惊讶的一件事是:大家对“微调模型”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你知道吗,其实这些模型已经非常强大了。 20、我们的 API 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得很好,但当你有特定的用例时,你总是可以通过微调来让模型在特定的用例上表现得更好。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人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这样做。 21、微调模型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你给模型提供大量的示例,让它在某个方面变得更擅长。比如说,给它一个问题,配上一个好答案;再给它一个问题,再配上一个好答案。就这样,成千上万次,这样你就可以把模型在这个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22、我们内部使用的模型“组合”比人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并不是说我们有十个不同的问题,就去让基础的 GPT-4o 来回答它们全部。如果我们有十个不同的问题,我们可能会用二十种不同的模型调用来解决它们。其中有一些是使用了专门微调过的模型,有些是大小不同的模型,因为你可能会有不同的长度要求或成本要求,针对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策略。每一个调用可能也会用上定制的提示词。 23、本质上你就是在教模型在特定子任务上变得非常擅长。你要做的是把一个大的问题拆解成更细致、具体的任务,而不是让模型处理一个笼统的高层问题。然后你就可以使用更有针对性的模型来处理每一个小任务。 24、如果你能教会孩子保持好奇心、独立性、自信,还有最重要的——教会他们“如何思考”。不管未来会怎样,那些能力都会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能。所以我们肯定也不是说我们自己知道所有的答案,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我对我们的孩子就是这么想的。
0
0
0
你的华生皮蛋超人
2月前
-Zho-: 两句话让 随手拍秒变美食菜单!!! 受原作者启发,把提示词优化了一波,借助 GPT 4o 的多模态能力,可以轻松实现随手拍食物秒变精致菜单 还是遵循我昨天提出的三步走原则: 1️⃣【参考】高端五星级酒店菜单标准和风格(可加参考图) 2️⃣【输入】手机直拍 3️⃣【提示词】 1)去除图片中的背景和杂物,保留杂酱面,并将其美化为美食宣传册一样的照片,美味可口,背景保持明亮,以产品展示效果呈现 2)为炸酱面设计一个菜单展示页。使用标语:“独具酱心”,并为其配上食材的图片和文字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