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洛林的小铁匠
894关注90被关注0夸夸
🌈
那些将要去的地方,都是素未谋面的自己
洛林的小铁匠
5天前

兔撕鸡大老爷: 看《你行你上》之前,我预期挺低的。 毕竟在我心里郎朗是个老实孩子,就算姜文来了,能把他拍出花来??? 妈呀,真能... 诙谐幽默,热血燃情,都他娘的做到了。 姜文拍出来的feel雅俗共赏,不讲大道理,只显玄妙处。我之前摸过一个月电子钢琴,他那玩意在我眼里别有一番韵味,看着看着竟然悟道了... 我来写一篇篇外解读吧? 郎朗这“老”孩子出生于1982年6月,沈阳市沈河人,皮的,他爹更皮,郎国任见到吉娜第一眼,就问她鼻子是不是做的。 郎国任这位话痨爸爸痴迷音乐,婚前拉二胡吹笛子,结婚后往家里鼓捣了不少乐器,口风琴、手风琴、二胡等小件,还省吃俭用憋出来一台钢琴。 于是,郎朗出生后就在钢琴旁学走路,睡前放的是世界知名钢琴曲,看的动画片是带钢琴演奏的《猫和老鼠》,胎教筑基全是郎国任的钢琴梦。 偏偏,郎朗能把钢琴曲听的很认真,郎国任急了,他自己是个野路子,不能把好苗子折手里,开启了郎朗这辈子的访名师之路,撞壁无数,因为当时的郎朗才3岁。 第一任老师是沈阳音乐学院的朱雅芬,她也觉得太小了,架不住郎国任一意孤行,郎朗还义正严辞的说:“我喜欢音乐,我一定能成为钢琴家,我不怕辛苦。” 郎朗赶上了正统训练,指法被纠正了。 指法重要嘛? 重要,我们人类手指的活动范围有限,拇指短,小指弱,无名指灵活性差,各具优劣,合理的指法能让手指“少走路”,自然衔接下一个音。 譬如让最灵活的食指与中指负责处理快速音群,强指弹重音,弱指不处理过重的任务。这是历代演奏家琢磨出的一套“最优解”,基于手指结构和音乐逻辑,扬长避短。 各大钢琴家们还会根据自身手大手小、根骨力度、乐谱难度,来建设自己的独家指法,成为超高效能的“乐谱打印机”。 郎朗在朱雅芬那学习两年后,夺得了东三省少儿钢琴大赛冠军。 得益于朱雅芬的严格与慢培,朱雅芬认为,要教出好学生,就必须抓住人才成长的规律,不能要求学生在跟自己学习的阶段就一定要“开花结果”,必须给他足够的“营养”和“肥料”,使他能在一生中不断成长。 朱雅芬很有大爱,她常常嘱咐郎朗作为中国钢琴家,要多回国给祖国的观众演奏,多交流,多办大师课,让更多孩子感受到郎朗学到的东西。 国际顶尖钢琴大师的课,通常可达几千甚至上万元。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郎朗大师课,票价为 99 元至 299 元,在知乎上线的郎朗钢琴课299元/30节课,郎朗常发B站贴近年轻人,就因为尊敬他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朱雅芬。 朱雅芬教了5年朗朗,师生情切,更感觉愧对她自己的女儿了,就阔别郎朗等学生去了美国寻亲,让朗国任带郎朗去北京寻名师继续栽培。 郎国任以为自己儿子天下无敌了,结果在北京四处碰壁,递拜帖+蹲守音乐会,都见不上任何一位音乐大家,后来退而求次,盯上了音乐学院的教授们。 在1990年,郎国任带朗朗拜访了一位中央音乐学院的丛老师(何赛飞演的欧亚),一开始认可郎朗的音乐素养,后来又表示郎朗毫无天赋,让郎朗另谋高就。这件事对爷俩打击很大,产生了一起殒命的想法,也就是电影里的要跳楼,吃毒药。把朱雅芬吓得回国找郎朗谈心,推荐起北京的其他老师。 郎国任又经历了一轮碰壁。 这时候出现了一位救星,1991年郎朗从3000多人的报考大军里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身份考进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钢琴课,师从赵屏国(葛优演的王子曰),赵屏国以轻松幽默的教育方式,解开了郎朗的心结,他特别讲究歌唱性,专研表达优美音乐所需要的科学方法,发表过大量著作。 赵国屏早年也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才子,先后师从著名苏联钢琴家阿塔图良教授、苏联功勋艺术家塔·彼·克拉夫琴科教授,能充分理解俄味。 郎朗在他麾下学习3年,斩获德国埃特灵根第四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A组第一名。次年,也就是1995年,郎朗在日本仙台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家比赛中获钢琴组第一名,两度引起国际音乐界的轰动。赵国屏自此荣升中国著名教育家,获音乐教育杰出贡献奖。 郎朗是一位能点亮伯乐的才子。 大量伯乐愿意与他交好,亲自授业,其中有一位伯乐叫傅聪,他的父亲叫傅雷,父子俩之间的书信往来成了一本极为著名的书《傅雷家书》,傅雷在信中叮嘱傅聪:“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聪是中国第一位在国际赛事上获奖的华人音钢琴家,1955年就出名了,傅聪的演奏以诗意和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捕捉肖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与波兰民族音乐特质,他主张音乐是心灵的语言,被国内外称为钢琴诗人。 在《你行!你上!》里面,他是诸葛伯乐形象里一部分,一位多智近妖的大人物,让少年郎朗懂得了情绪的酝酿。 傅聪除了经常点拨郎朗的琴艺,还常常打电话给他探讨文化,让郎朗多看中国文学,特别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让郎朗把中国的诗歌和西方的文献放在一起对比,帮助郎朗理解作为中国人在演奏古典音乐中所应把握的精髓。 傅聪曾把孔夫子的精神与马勒映照,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类比莫扎特的灵动,他非常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知道东西方文化的哪些要点可以互相对应。 能点透,可能是郎朗作为天才备受伯乐们喜爱的一大特质。 但郎国任有更大的野心,他坚信不疑,郎朗会有超越傅聪的一天,站在中国历代钢琴家的天花板之上,托关系把他塞到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 柯蒂斯校长格拉夫曼是一位乐坛神童,7岁考进柯蒂斯,21岁成名,获得列文特里特音乐大奖,此后30年在世界各地巡演,每年平均超过100场,在各类独奏或协奏音乐会上演奏过钢琴史上难度最高的作品。1979年,格拉夫曼的右手受伤不能再弹琴,他不得不把职业方向转向音乐教育,并以惊人的毅力专攻左手演奏的曲目,铸就了音乐史上的“左手传奇”。 从1980年回到柯蒂斯教学,到1995年担当院长,格拉夫曼都收到过大量的录音和唱片。 1997年一位住在印第安纳州的中国指挥叶聪告诉格拉夫曼,中国有一个钢琴天才叫郎朗,对柯蒂斯音乐学院感兴趣,给他讲了一些关于这个孩子的故事。格拉夫曼看了郎朗在日本参加柴可夫斯基青年钢琴家大赛的录像。郎朗在大赛上弹奏的是肖邦F小调钢琴协奏曲,与莫斯科爱乐乐团合作。 格拉夫曼十分惊讶:“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肖邦协奏曲里的主角是钢琴,而不是乐队。钢琴家需要更加自由地演奏,让乐队来配合,乐队要跟上钢琴,不是严格的1、2、3、4的节奏,你需要看着指挥。我非常惊讶,郎朗的音乐直觉让他做到了这一点。我知道,那时中国的音乐教学中没有室内乐,几乎不演奏室内乐,不知道如何与乐队合作。朗朗有着很强的音乐直觉。” 格拉夫曼写信给郎朗,赞扬他演奏得非常好,但他必须来美国当面试奏,那封信和进入柯蒂斯还没有关系。不久,格拉夫曼又收到了来自郎朗的录音带《肖邦24首练习曲》。 郎朗父子靠着母亲工资补贴和向亲友们借来的钱,来到了费城试奏,当时柯蒂斯要从全球160位申请者里录取3个,郎朗是最特别的。格拉夫曼说,试听通常能在10秒到30秒内就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天分,郎朗显然有。 郎朗在格拉夫曼在手底,体会到了更醇厚的俄罗斯学派,学会更复杂微妙的处理细节,并把他的协作曲数目大大扩列了。 我们为什么会佩服钢琴家? 一流理解力,肯刻苦训练的耐性,极度迅捷又不会出错的十指与双脚,还有那份超乎寻常的记忆力。 1份大型知名钢琴曲会有1-5万个音符,几十分钟的演奏里不能弹出错音,还要演奏出充沛、激昂、哀伤的各类情绪。 贝多芬的《降 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大约有42600个音符,被称作“皇帝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被称为钢琴之王的挑战,音符数量大概4-5万个。 像我们熟知的经典音乐小品有多少音符呢? 《致爱丽丝》800-1500个,《梦中的婚礼》600-800个,《夜曲》1200-1500个(因改版不同,总音符数量不同) 中型钢琴作品,2000-1万个音符。 郎朗这等世界知名钢琴家,约等于背了几十套圆周率,还是小数点后上万位数的,手指互不掐架,极有韵律的弹完这些曲目,怎能不算完成过人类超级挑战呢... 放在修仙体系里,郎国任可能为郎朗提供了练气期的生存环境,朱雅芬让郎朗筑了基结了丹,赵屏国再一掌,让他上元婴进化神。再经傅聪多翻点拨,郎朗熬过练虚、合体,到了格拉夫曼手里,郎朗心神品相已磨练至大乘,只待飞升。 1999年,时任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艺术总监的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听到郎朗的试奏曲,觉得很惊讶,决定给他20分钟面试。 郎朗飞过去之后,严肃的艾森巴赫让他弹了一首德奥派作品,海顿的《E大调奏鸣曲》,具备一些微妙的民族性,郎朗弹出了“正确的口音”。20分钟后,艾森巴赫又让他弹奏了其他曲目,一首首听下来,时间过去了两个多小时,错过了排练。艾森巴赫找来艺术节的执行总监继续听郎朗弹,惊讶于郎朗的曲库数量。 “如果你能选择,和芝加哥交响乐团首次登台演出时,你会弹哪首?”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或许是命运之神的眷顾,第二天,原定当晚在拉维尼亚演出的钢琴家安德烈·瓦兹发高烧,需要一个替补和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出,艾森巴赫点名要郎朗。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在艺术节当天奏响在了,郎朗很擅长塑造极快速度和八度音程的乐句,那些乐句中的声调层次,音色的冷暖亮度,踏板的使用,乐句之间呼吸的空间,声音的质感等等经他微妙的处理,征服了所有在座乐迷。 郎朗立地飞升。 钢琴基础、指尖技术、深度乐理、松弛心态、浪漫想象力、东西方文化、民族性理解、敢于冒险、疯狂扩列,这一系列被众多伯乐注入在名为“郎朗”的人形容器里的好东西,群英荟萃了。 在后来的岁月里,傅聪、赵国屏、朱雅芬等钢琴家依旧关注这位好学生,哪怕他在别处学习,成名登顶,授业解惑直至去世,甘之如饴。 郎朗他爹郎国任呢,执念至深,才会一路种出来世界级的果子,与恩师天团是有点小摩擦的。 传闻,姜文7年推翻23稿,才把郎朗的求学之路变得极具戏剧张力。姜导又敬重师傅们的技艺与愿力,怕戏剧化的部分被人误解,就改成了完全不相关的名字。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商业化极为成功的片子。 姜文把大量乐理表现难题做了降维处理,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我在看的时候,觉得周杰伦、郑钦文的传记片,姜文也能拍的好,但他是个犟种,下一部拍啥难以预料。 评分嘛,人心各自有杆秤。 假如是略通一点点乐理知识,可能就视为神作了。 希望我整理出的线索,能为一部分人解惑。 谢谢。

00
洛林的小铁匠
12天前
电影#疾速追杀:芭蕾杀姬 7.5
动作残暴明快爽片,消防对抗影史点睛
00
洛林的小铁匠
17天前

广屿Ocean: 这个世界最大的贫富差距是【认知贫富差距】 有一个调查,是美利坚有60%的人甚至达不到小学4年级的阅读水平(这里并不是要diss美,只是可以当做一个参考值) 正好6月读了计算机科学家,前腾讯总裁吴军博士的一篇专栏,谈的是在我们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普通人,面对当前以及未来的生活会有哪些重要知识的缺失 结论就是,我们作为小镇做题家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在经受的教育上的确有重大缺失,会让我们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上生存时很好地保护自己 —— 甚至对于支撑这个世界运转的最底层规则都缺乏基本认知 传统教育没有教的,我们必须在后天自己补课,不然会付出金钱、健康、情感、甚至生命等代价 上面说了,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培养一个人独立生存该有的最基本的认知思维,有钱人和穷人的差别,并不是完全在于钱,而是认知思维的差距。年轻人大多没有钱,以后有机会可以挣,但认知思维不行将来一定没有挣大钱做大事的可能性 —— 甚至是“凭运气赚的钱,凭实力亏掉” 那我们后天应该自己努力补齐哪些方面的课呢? 比如吴军博士说,“不要相信现实世界中有绝对的公平,这就是一种认知。就像很多老师从小骗孩子,弄得连考试不及格的孩子都想着将来能当总统。最后当他们发现,大学毕业后连饭都吃不上,要么自暴自弃,要么恨社会。” 这一点吴军博士和我之前写过的文章认知惊人的一致,也就是我们要认知【世界运转的最底层规则】,总的来讲,我们必须有至少三方面的认知需要自己后天建立起来 一,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 在任何资源有限的地方都可能产生冲突。比如小时候上学受到欺负,很多小孩和家庭是不懂得很好维护权益保护自己的,这样长大后如果遇到比如职场竞争,好几个人争取1个升职名额,这时候有人面对冲突就只会隐忍做老好人,就会吃大亏 再比如我在现实里看到的,有女生被车撞倒了第一时间是懵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想到的竟然是还得赶时间去上班,还有外卖小哥被撞到了是想起来得赶紧去送外卖怕超时了…以及在公司,很多人可能会对你进行服从性的测试,先欺负你一下看看你的反应怎么样,如果你示弱他的侵犯就会加剧,甚至更没底线的恶意不给加班费,突然裁员不给赔偿等 无论是哪一种,你都要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这种训练最好从学校,以及现在处理生活中日常的人际交往就要开始刻意地觉察和练习 二,对于异性和社交的认知 绝大部分应试教育,以及相当一部分家长在都会回避这个问题。比如在成年后,如果一个男人不能吸引异性,或者反过来,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这不是一个人有没有对象的小事,而是说明ta可能在对异性的认知和正常社会交往上有很大缺陷。比如狂傲、自卑、坏的卫生习惯、猥琐、小气等等,通常会被称为“巨婴”,而且你会发现这样的人的比例在人群中还不小,就是和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它会妨碍一个人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异性之间相互吸引是人的天性,这和长相无关,就像一个社交中极具幽默感的男人,自尊自信、有礼貌、知识丰富,即便长得不帅,也不会吸引不到异性 同样,在职场如果一个老板愿意重点培养你,前提一定是他欣赏你这个人;如果对方觉得你缺乏基本的社交能力和认知思维,你哪怕业务能力再强,也很难获得好的机会 三,掌握社会运转最基本的学科常识 比如我在一个交流经济金融的微信群里就见过一位犹豫要不要投资买基金的用户,连什么是被动基金和主动基金的基本知识都不知道,而她想买的基金是某直播间主播推荐的…幸好她先在群里问了一句被大伙一顿劝给劝回来了 现在很多人,你会发现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庞氏骗局的原理,也就识别不了很多骗局;不知道商业和企业经营的基本逻辑,甚至不知道公司为什么要盈利;也不知道很多消费贷都是高利贷;不知道基本的营养学和医学入门知识,家人和自己日常饮食非常不健康;没有基本的法律常识,没办法保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无意中侵犯了他人权利酿成大错而不自知… 所以如果你在大学里面学的不是法律(与他人权利的交互)、医学(与自然的交互),经济金融(与社会规则的交互)等这些专业,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世界运转的基本逻辑是什么(甚至即便是这些专业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也有很多实际运用知识的缺失) 我自己学习这些常识的途径,分别是公号、书、专栏、付费课程、直播、播客等 举个例子,像经济学,我就会在网上订阅清华大学五道口经济学院余剑锋教授的“行为经济学“课程;公号例如北大国发院唐涯和徐远教授;法律则是胡高崇、杨立新等教授的课程;医学比如生物学专家王立铭的书和课程、营养学专家仝卿的课程等(非广告) 以上,只要你是一个需要为自己生活全权负责的人,在生活中是必然会用到这些,比如我在大学学的是会计学,在毕业后初次遇到以上这类问题就没有基本问题框架意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这些社会规则的设计逻辑是啥,感觉自己简直是一个会识字的文盲… 以上的名单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其他人文、艺术、商业等等内容余不一一,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 能在社会生活中独立思考,立得住,扛得住,关键时刻能保护自己和身边人的人,才是我们应该花时间的地方,而不是只会有时间了就盯着短视频傻乐

00
洛林的小铁匠
18天前
无奈现在营销口号喊得很响 //@冯老板啊: 双赢啊,我觉得并不是坏事

冯老板啊: 四代住宅是一场驴唇不对马嘴、鸡同鸭讲的双赢。

00
洛林的小铁匠
19天前
剧集#鱿鱼游戏 1-3 7.9
现象级生存游戏剧,引领一番全球新风,最终季打破奈飞收视记录。第一季花开月正,打开游戏剧风潮;第二季,第二季狗首续貂总体不如预期,各种未交代清楚的支线故事;第三季中规中矩意料之中的反转剧情,不具表现力的主角个像,以及强行圣母颂的人设都很难让人满意。

整个剧情节循规蹈矩,游戏剧主题较为完整!主线也清晰,二三季力推配角群像有点拘泥于故事线,人物形象专业不合现实,编剧收尾能看出及想升华又想反转,导致最终观众难以理解荒谬胜出的222,其实能让所有观众接受的结局和让所有观众都接受不了的结局是一样难度,千人千面千人千感,图个娱乐就好哈哈哈
00
洛林的小铁匠
27天前
动漫#进击的巨人 8.9
多年后重新再一口气从第一季看到结尾。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经典悖论下,动画囊括政治、历史、社会、外交、人性、情感等主题,涵盖自由意志、阴谋论、因果论、宿命论、因果论、种族、宗教等内涵,在这部作品里我感受最多的就是痛苦和绝望。生而为人苦困皆存。从不断喊着前进、战斗的艾伦,到被过去历代进巨记忆以及艾伦未来记忆碎片影响,成为自由的奴隶哎。

个人信念与家国情怀,历史究因与人性本恶,复仇与释怀,都是看剧难能可贵的心路历程。“不断的前行”难道就是为了让自己成为灭世的恶魔吗?看着最向往自由的艾伦如此不自由,三笠选择了在爱与和平中结束他,不断前进的艾伦在最后一刻也欣慰的笑了。如果三笠回答是爱人,结果会不会不一样,所以“就是现在!前进!前进!”
00
洛林的小铁匠
1月前
小宇宙top榜
00
洛林的小铁匠
1月前
话剧#大侦探赵赶鹅 6.9
赶紧沉浸式话剧首创,五大场景布局合理,特色别具互动性与参与感,对实时影像技术的运用非常成功。审讯室审讯及凶手行凶期间弄堂里观众看不到的一些镜头,通过实时影像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弥补了各个区域观众视线受限的缺陷。

但是,剧本整体没表现出原著的第一人称视角和逻辑推理深度,而是借壳悬疑的一部亲情、爱情、童年阴影的杂剧,基本悬疑路线有偏离,导致最终断案草草收场,未能深度推理真凶和波折反转。希望鹅二编剧再突出些小说细节,更充分借用档案袋加强观众参与度。
00
洛林的小铁匠
1月前
电影#哆啦A梦:大雄的地球交响乐 6.5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