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MUGpotato
102关注56被关注0夸夸
我是土豆
画像素画
MUGpotato
2天前
笔记#7_技术的傲慢

结论先行:AI绘画不可能取代人的绘画创作,除非AI成为哲学意义上的「人」。
数码绘画省去了创作者学习掌握传统工具的环节,让更多人有了自己的绘画作品;AI绘画省去了创作者学习掌握数码工具、绘画技术和理论的环节,让更多人有了自己的绘画作品;而AGI将省去创作者产生灵感和创意的环节,将让更多人拥有自己的绘画作品……?
现代人大多不需要学习如何打猎,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不用杀死一只牲畜就能吃一辈子的肉。屠宰的工作经过社会分工,已经不需要每个吃肉的人都亲自动手了,甚至不久以后也不用屠宰者亲自动手了。有人说这是技术带来的社会进步,我十分认同,因为这种生产的进步让人的生存变得越来越简单。
后来有人说,GPT4o在图片生成领域的更新是绘画领域的革命,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generating一下子就变成painting了?
把生成当作绘画的人,终究只能在技术狂欢的傲慢里裸泳。随着图片生成技术的演进,创作与生产的分工将会越来越分明,人参与图像文化产品生产的间接性只会愈来愈强;从按照自己的需求亲自动手,到提出自己的需求让别人动手(约稿),再到让AI动手,最后到AI主动了解人的需求来生产图像文化产品——这就是图像文化产品生产的去创作化——当我们迎来AGI和超越AGI的存在以及其未来时,我们也将迎来生产与创作的彻底分离。
如果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你会知道创作终究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这意味着创作的主体永远只会是「人」,即有着哲学意义上的意识的生命——无论碳基或硅基,这就是为什么AI不可能取代人的绘画创作,除非它成为「人」,即拥有成为创作主体的资格:有真正的意识、能认识世界、能改造世界,否则免谈创作。
现如今使用AI生成的「作品」,只是一种智力劳动成果,在它产生的过程中并没有「绘画」这一环节,或者说,只要AI没有满足成为创作主体的条件,那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存在创作一说,无论你为了你的prompt花了多少心思,你终究只是规定了如何把肥瘦相间的肉糜塞进灌肠机,然后等待机器吐出肉肠,这就是图像文化产品生产的去创作化,一副画不需要「画」这个行为来产生它了。
既然这样,让满足成为创作主体条件的硅基生命「替」人创作,不就实现了取代人的创作了吗?这么做的确产生了创作这一实践活动,但这是属于其硅基生命的,本质上这种做法就是上文的提出自己的需求让别人动手——此时的AI已经成为硅基生命,拥有了哲学意义上的人格,所谓取代人的创作活动却还是回到了人的创作上,不要形而上学地缩小「人的创作」的范围,AI已然成为哲学意义上的人,又何谈取代人的创作?
对创作的漠然和本能的忽视,让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吃上创作的开口奶,就蜂拥着把生产奉为创作的替代品,而把创作的本质抛之脑后。哪怕有过一次创作的深度实践和思考,也不至于看不到创作和生产的最浅显的区别,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这次GPT4o在图片生成上的突破,让很多人都再次把目光转向图片生成,对创作的本质的认识又迎来新一轮风沙的掩弥。大家在惊叹于宫崎骏吉卜力和新海诚工作室的风格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画风即使被熔铸进AI都还能如此生动、鲜活?
懒得写下去了,乱,2025年4月2日。
00
MUGpotato
7天前
#文生图_a1
画面:过曝的画面里,行人们匆匆走过,留下动态模糊的身影,他们大多身着风衣,头戴帽子,有的还撑着伞。然而,有一男人个站在画面中心,只有他身上是有色的,他穿着棕色的风衣,戴着一顶帽子,橘红色的领带格外显眼,帽子的阴影遮住了他的脸

要求:局部黑白无色,对比强烈,画面过曝,复古,尽量真实,侧视角,摄影艺术风格
00
MUGpotato
7天前
#文生图_人像拍立得_2
画面:一个穿着吸烟装的白人女性,正笑着打着橘红色的架子鼓,画面有一点曝光

要求:尽量真实,镜头视角新颖,配色巧妙,拍立得式的外框
00
MUGpotato
10天前
(使用REVE文生图)

画面:一个穿着古朴西装的男人,用口香糖吹着粉色泡泡,弹着粉色钢琴,画面有一点点曝光,拍立得式的外框

要求:有真实感、氛围感,镜头视角新颖,配色巧妙
00
MUGpotato
2月前
很久没动笔,高考之后再努力
20
MUGpotato
2月前
第一时间下载了DeepSeek,还没体验上
00
MUGpotato
8月前
像素风字体推荐
「寒蝉点阵体」是寒蝉字型又一套像素风格的中文字库,现有7px和16px,不过我用得最多的是7px,体积小,可读性强,方便画世界导入(风格化和实用性强)

(暑假不长,练练手,来锐评)
00
MUGpotato
9月前
还没放暑假
00
MUGpotato
12月前
🌙⌚❤️
20
MUGpotato
1年前
我做了对饭😎
00:20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