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桑塔
193
关注
41
被关注
0
夸夸
喜欢看标签吗?
桑塔
27天前
木遥: 如果你是程序员但还没听说过 vibe coding,那你已经落伍了。 这个词是上个月 Andrej Karpathy 在一篇半自嘲的推文里创造的,现在已经成了标准用语。没有人能精确定义它,但所有熟悉 AI 辅助编程体验的人都多少知道它大概在说什么。一些人对此嗤之以鼻,一些人认为这就是未来,还有更多人勉强让自己适应它。 Vibe coding 创造了一种模糊的实践。用 Andrej Karpathy 自己的话说:「对 AI 的建议我总是接受,不再审阅差异。当我收到错误消息时,我只是复制粘贴它们而不加评论,通常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代码超出了我通常的理解范围。有时它无法修复错误,所以我只是绕过它或要求随机更改,直到它自行消失。」一方面它犹如神助,让你有一种第一次挥舞魔杖的幻觉。另一方面它写了新的忘了旧的,不断重构又原地打转,好像永远在解决问题但永远创造出更多新的问题,并且面对 bug 采取一种振振有词地姿态对你 gaslighting。你面对着层出不穷的工具甚至不知道自己该认真考虑哪个,心知肚明可能下个月就又有了新的「最佳实践」,养成任何肌肉记忆都是一种浪费,而所谓新的最佳实践只不过是用更快的速度产出更隐蔽的 bug 而已。 从技术上来说你可能觉得困难主要在于今天的大语言模型的上下文窗口还不够大,分层长期记忆机制还不够健全,或者别的什么理论上会在未来半年到一年里得到解决的瓶颈。但实际上,vibe coding 打破的是你作为一个程序员的自我认知:你一开始以为自己只是在为了效率做妥协,渐渐地你发现自已陷入在一重又一重建立在浮沙之上的迷宫里精疲力尽,最后你已经忘了效率是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 vibe coding 有点像一两年前的 AI 绘画,第一眼很对,放大后细节都是错的,到处是六根手指的手。问题在于,绘画远比编程更宽容——毕竟真的存在印象派这种绘画风格——编程难道不理应是非黑即白的吗? 但并不是,正是在这一点上现实开始扭曲起来。你很快就注意到 vibe coding 的「正确性」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无法精确观察,你可能每天抱怨 LLM 的注意力窗口太小,而事实是你自己的注意力窗口更小,面对它不费吹灰之力生成的海量代码的冲刷很快就头晕目眩,放弃了审查和控制的执念。你试图借助类似于 .cursorrules 这样的规范来指导 AI,但这就像是野马辔头上的一根想象中的缰绳,你既不确定这些规则是否完备,也无从知道它们是否会被真的遵守。你以为这些原则相当于法律,其实它们只是孔子家语,而社会的运转既依赖于它们的尊崇神圣,也依赖于它们的晦涩模糊。你渐渐不再 care 你的代码是否正确,反正随时在改。Dario Amodei 说未来 3 到 6 个月内,90% 的代码将由 AI 编写,12 个月内几乎所有代码都可能由 AI 生成。在这个即将到来的世界里,六根手指的手应接不暇地出现,然后消失,你开始接受暂时 work 就是一切,变动不居才是事物的恒常。 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这个时代的本质。当国际新闻和洋葱新闻开始无法分辨,当你发现所有号称追求真实的人最终追求的只不过是逃避认知失调,你所创造(或者你自以为你所创造)的一切也不会摆脱同样的命运。八年前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躲在一个气泡里的个体可以假定岁月静好,一切宛如昨日幻乐,但这往往是悲剧的起源。他看到的只是一个复杂屈折的世界在更低维度上的投影,一个对狂飙突进的历史湍流的简笔画般的描摹,一个更容易被媒体所采纳和记忆的粗糙叙事,一座层移倒悬重重折射下的海市蜃楼。而真实——如果真实仍然有意义的话——则掉落在幽暗深邃的维度的缝隙里。在那里,一幅粗粝斑驳扭曲异质的图景,会让一个在不经意的一瞥之间扭过头去的观察者惊骇和战栗不已。」 那时我以为世界刚刚开始崩塌。后来我理解了崩塌的不是世界,而是我自己的天真想象。 Vibe 不是真实的某种投射,而是它的实质。一开始你以为世界是一张完美的幕布,然后你在幕布上发现了一两条恼人的裂痕,接着你发现裂痕越来越多,无处不在,直到最后你意识到不断蔓延和生长的裂痕才是你真正生活的地方。It’s not just vibe coding, it’s vibe living.
0
0
0
桑塔
3月前
庵野老师的手稿
0
0
0
桑塔
3月前
第一次
1
0
0
桑塔
3月前
骂了我两句,吓尿了
0
0
0
桑塔
3月前
@没办法呀吃的多
好看吧!
3
4
0
桑塔
7月前
12
0
1
桑塔
7月前
AI产品黄叔: 从昨天到今天 累计花了10小时在AI编程上 0代码基础做出了两款产品 一款是Chrome插件,提交待审核ing 一款是黄叔精选,正在部署到云上 欢迎关注公众号“降噪AI”体验 先说说两个产品的功能 再说从Claude到Cursor的使用体验 Chrome插件名称“Tab Group Organizer” 支持自定义域名分组 支持对分组自定义设置颜色 一个很简单的需求 之前在生财看过教程 但那会用GPT4生成代码一直报错 现在Claude3.5出来后,直接开干 大概花了2-3h完成 优化了一些功能 “黄叔精选”是一个移动端H5网页 每天我会看到一些好文章 使用DeepSeek API做金句和摘要处理后 输出到一个JSON文件内 然后网页解析 每屏显示一篇文章 可以上下划 可以搜索 都很简单 过去我尝试学习过全栈 真的头都大,各种技术栈 没有一个月,每天几小时下不来 时间成本不划算 最近看到Cursor后又心痒痒 于是拿Claude练手 发现效果很好 用了几个小时后 意识到需要在两个窗口间来回倒腾代码 其实非常麻烦 特别是对代码熟悉了一些后 我开始定位到具体函数内去优化 眼睛都能对瞎了 直到大家和我说用Cursor 打开后世界都变了! 它可以自然语言和Claude交流 然后一键同步,自己就把代码中需要调整的部分自己给改过来了 这样省去了大量的来回处理代码的时间 只需要测试就行了 也是用了Claude,再用Cursor 你才能感受到它的丝滑 社群的张成总结的很好: “你所有的行为,编写,看结果,看错误,都在一个上下文里” AI编程给人的感觉就是 把AI当成人,不断指挥它干活 把需求拆解清楚,让它写代码 当然现在的边界情况是简单产品 其实进入到深水区后,依然会遇到很多卡点 不过没关系,迈出的这一步很重要 同时,我也意识到 研发工程师、产品经理变天的时代要来了 用好Cursor的,会碾压不用的 特别是初阶岗位 哎,写一篇文去了。。。
0
0
0
桑塔
8月前
HackerQED: 两周前我根本不懂浏览器插件开发,一周前我上架了第一个玩具插件,今天我的第二个全功能的插件已经提审了(图1、2)。 cursor能让你像推土机一样工作。接下来分享几点思考。 1 AI辅助,是帮你快进掉浪费时间的细节的 === 图3是我昨天的部分有效代码量,除了一个两三百行的shadcn/ui组件之外,达到了8-900行。而我本人并没有很累。 它就像快进键一样,能让你直接跳到困难的问题。就像游戏里的传送,让你不用赶路。 需要注意的就是,你思路不清晰的话,就算靠传送传到了你想要的地方,也很可能会被他带跑。 我本职是后端,如果让它写go,我可以打包票不会出错,因为看一眼也就明白了;但是写前端的话,偶尔还是会出问题,因为我并没有自信到能检查所有事。 它可以很容易帮你在任何领域达到80分,小无相功,不过对于专业人士想要达到的质量而言,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2 驾驭AI工具的两个窍门 === 我认为目前来看,以下两点是对所有AI工具都成立的。 (省流:写在了图4的便签上) === 第一,描述结果,然后再去指示具体的事情—除非你很自信,你的方案就是最优的,你是专业人士。 在开发浏览器插件上,我是一个外行,前端我也是半个外行。所以我脑子里的方案有时候不是最优,有时候甚至很滑稽可笑。 所以先描述结果,让AI帮你在可能的解空间里搜一遍,就可以有效避免我瞎指挥的问题。 道理和那个经典的代理人管理问题一样:AI可能有更多的知识,但他不知道我要做什么;我没有知识,却要指示他做我想做的事。 要做一个AI的好领导,那就不要瞎指挥而是设定好结果,到这个结果中间的路,都是可以商量的。 === 第二,总会有你和AI都单独解决不了的问题,尤其是当工程大起来,复杂度高起来。 这个时候最好就另外开一个白的仓库,把你要验证的东西放进去,写出来,确认能运行。这就是一个受控环境中的实验。 我在开发这个插件的时候遇到一个存储问题,在这个插件内部debug一直很难解决—在动的东西太多了。 但实际上是因为我思路不清楚,没有想到更简洁的方法—我理解不了的代码,其实AI也是理解不了的。 所以这种时候就不要死磕,而是去回归原点。找个小仓库做受控实验,认真把思路想清楚,代码弄对,很快就结束了。
0
0
0
桑塔
8月前
kate人不错: Cursor AI :编程效率工具 + Obsidian 完美搭档 这个视频发布24小时后,推上已有1.4万人观看,帮我涨了近100关注者,干货很多,欢迎观看 在本期视频中,我将详细介绍Cursor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 Cursor Tab自动补全代码 Cursor命令行直接操作 Cursor与Obsidian笔记软件的完美结合 Cursor Composer一键生成代码和网页 如何利用网页搜索增强Cursor的回答 Cursor使用技巧和小窍门 如果你想提升编程效率,解放双手,千万不要错过这款AI神器!赶快下载Cursor,一起体验AI编程的乐趣吧!
0
0
0
桑塔
8月前
viggoz: 我研究了一套 AI 工作流,可以把任何网页上的任何模块转成 TailwindcCSS 实现。并且支持多设备响应式,下面这个弹窗模块是一个案例前后对比,除了 1:1 还原界面之外,还生成了轮播的 js 动画。 这也是我试用了一些 CSS to Tailwind 的插件以后没找到特别好用的,直接自己搞了。大家如果有类似做的比较好的产品也可以推荐一下我试试看,没有的话我就做一个🌚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