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鸣:AI 不是没用,是你没教对
当我第一次用 MCP + Rube + Klavis 去跑自动化时,AI 确实能帮我干活。
但问题是——有时候它会「乱干」。
我说「帮我重构前端逻辑」,它直接改了后端;
我说「调Stripe对账」,它跑去更新数据库表;
那一刻我发现:AI 不笨,它只是太听话。
于是我开始研究 Lovable 的提示工程(Prompting)逻辑。
它让我第一次理解——AI 就像一个实习生,你得给出上下文、目标、原则、限制。
📍 Lovable 的 CLEAR 原则
他们提出一个超级实用框架,写 Prompt 时照着图中的这五个字母来。
现在我写的提示不再是“对话”,而是“任务书”。
AI 执行就像流水线一样,稳定、可复现。
📍 Prompt + MCP = 真正的AI协作
当我把 Lovable 的结构化 Prompt 用到 Klavis 和 Rube 上时,魔法发生了。
我用 Klavis把 MCP 工作流拆成模块(fetch→analyze→summarize→notify)。
每个模块都有清晰任务描述和约束。
我用 Rube 一键连接 Slack、GitHub、Notion,
AI 通过 Chat 指令直接执行这些任务。
结果?
以前要切 8 个页面,现在一句 Prompt 就能触发整套工作流。
更重要的是——AI 不再“乱动”。
它真的理解了「做什么、不做什么」。
📍 我的经验:Prompt 就是“接口设计”
过去我们写代码设计接口;
现在我们写 Prompt 设计 AI 的「思维接口」。
所以我总结了三句话送给所有正在玩 AI 的人:
1️⃣ Prompt 是约定,不是请求。
AI 不是读心术,你要告诉它规则、范围、目标。
2️⃣ MCP 是协作,不是魔法。
工具多不等于高效,清晰结构才是关键。
3️⃣ 最强的 AI 团队,不是用最多工具的人,
而是最会写 Prompt 的那群人。
📌 #AI博主Charlii #Lovable #PromptEngineering #MCP #KlavisAI #Rube
#AI工作流 #Claude #AI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