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sccc_slience
482关注4k被关注9夸夸
ENTJ前广州鹅厂非典型产品锦鲤
现在在搞跨境电商
真诚热爱交流 并且逢龙遇虎
总是输出我认为是事实的观点
希望你能快乐
置顶
sccc_slience
3年前
我们发表观点,是为了找到同类,而非改造他人。

凭借敲几个字的只言片语要改变他人的想法,这怎么可能,但是如果是同类,他就可以共鸣。

这是我发即刻的意义,希望你也是
1910
sccc_slience
2天前
一个小调研:
在纯C端场景下(不考虑),你愿意为一个好用的工具付费多少钱一个月?
就以AI工具举例好了,不讨论AI帮我作图/剪辑这种工作场景,只说作为一个C端用户的使用,付费的产品和免费的deepseek的区别在哪里
同样的问题,工作场景呢?愿意自费花多少钱买一个这样的生产力?
00
sccc_slience
2天前
万即,有无了解潮玩族一群人群画像的,了解购买心理和上游运营规则的~我可以付费调研
130
sccc_slience
12天前
前两天做了个小调研:
为什么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彩礼那么的重?

大概总结了几个点,蛮有意思的,纯个人视角:

1 男孩子是自家人,女孩子是嫁出去的传统思想。
这里的会演变成,女孩子应该少花销,并且女孩子在合适的年龄就应该嫁出去,这样可以收彩礼,以变现,而男孩子娶媳妇则需要付出彩礼,这样才能平衡,而一些生女孩子更少,男孩子更多的家庭,就会“抬高彩礼”,从而使彩礼“通胀”

2 长期变现手段的单一。
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与之对应的也是思想的开放和变现手段更多,而在于欠发达地区,彩礼会是一种人力资源变现的路径(举例说明,华中和西南的A地区,普遍彩礼在于15万+而当地的平均收入,是3.6万一年,相当于4年的全部收入),彩礼也会使得大家陷入我的女儿不能白嫁的这样的心理

3 男女匹配难度更大,而中介可从中获利
对比起发达地方的婚介所,他们的思路是“频率换概率”,我有足够多的男女生匹配,所以我这个过程里,是通过提频次来撮合,从而获取收益,可是欠发达地方不是,男女生大多数是同学/务工认识的,单身部分的撮合,难度就更大(因为人数也没那么多),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变成“PUA男女方”,以至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矛盾

4 教育的欠发达。
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他们本地的教育,对比经济发达地方,欠缺很多,所以使得对应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和沿海地区不同
另一方面,是教育质量导致的,中考50%分流,某镇上的中学,一个班50人,大概只有20人不到,能上高中,且大概只有1-2人,能上重点高中,而这1-2人,很可能进入重点高中以后,跟不上(我的高中母校昆明一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初中前三名,进入高中以后,排名数百名的例子),这意味着,在9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大多数人的归宿是职高,以及结束后的进厂,使得对婚姻的观念和男女关系的深入,会比正常接受高等教育的同龄人更早,而这也意味着,需要去更早的务工和挣取收入去解决问题

5 经济放缓以后带来的阵痛
此前的时代,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可以通过去房地产做工头/工程/材料等方式,只需要支付努力就可以换取相对不错的收益,可当经济放缓以后,往日荣光不再,且新行业的门槛并不向他们打开,使得失业,低薪,带来了阵痛,可是此前时代拉高的“彩礼”,很难简单降价下来,从而让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痛感

以上,管中窥豹的是,在这样的病态的认知里,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非线性解决问题的困境,希望接下来我们会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毕竟天下有情人,因为彩礼被阻隔,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
32
sccc_slience
23天前
去选择做大事的原因,是选择让自己内在认知密集地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得到提升,可以颠覆很多自己内在认知的障碍,获得内在巨大的提升。

而与之对应的外在显化,是功成名就,财务自由的虚相,大多数人把这当做目的

第二层是功德相,其实就是觉得这个事情对他人好,对世界有价值,其实这也是着相,吾心即宇宙,最终都是转为向内求

最近刘丰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对阳明和六祖又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00
sccc_slience
1月前
今天切实感受到了,人的变化和成长,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遇到挫折,打磨,再遇到挫折,再打磨,抛弃体验和感受,为目标服务
00
sccc_slience
1月前
谁走得远,是性格决定的,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你的战术动作已经用尽,你的资源也已经耗尽,这个时候只有你的勇气可以带你走下去,而这份勇气又是时刻受到威胁的,这是真正的勇气,而这份勇气的积累,来自于你长年累月的性格
31
sccc_slience
2月前
“你苦苦追求的武林秘籍至高心法,早已存在于你选择逃避的事情之中。”
512
sccc_slience
2月前
今天分享一个工作这些年以来对于工作层次的理解:

1 超级战士(90%的人在这里)
这个阶段,对你的要求是能把60分的内容,做到90分,你应该去能回答一些相对突破的问题,去为局部和细节负责,以执行和优化为主
这个阶段的同学,努力的心法其实就是加班和学习新技能,因为这样可以更快涨薪和发展
举例说明:你需要设计一个活动,去让消费者参与来下单买商品,尽可能地提高转化率

2 领导层(9%的人在这里)
这个阶段,你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怎么做差异化?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赢?整体资源劣势的情况下,怎么打赢?需要去对内带来价值。
举例说明:你是2012年的北京某地产销售总监,你用什么办法去让房子卖得更多?
初级领导的做法:销冠话术让大家背,准备温水,准备纸巾给看房的客人,营业时间延长到22点,这些都有用,但是这些可能是10-20%的提升
高级领导的做法:去联合工程总监和总经理,调整盖房子的顺序,让大家加班,卷,让多个项目同时盖到预售楼层的标准去卖房,在那个房地产爆发的年代,大家的做法是房子盖到4层以后预售,但是手上会有几个项目,进度不一,一般是先盖好一个,再去盖另一个,并且政策一个月一变,调整以后,就可以在政策窗口期内,去把地块的消费者带动起来,这是300-400%的提升

3 领军层(1%的人在这里)
你需要去回答和定义,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为什么能行,什么是好的?这个阶段的竞争,不再依靠纯加班,卷,我们的路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需要对外抵御风险
举例说明:现在2015年,你打算造车,并且你敏锐判断到了,电动车未来的补能和续航是最大卡点,在这个过程里,你有几个解法:
1 选择自研电池包,去依赖技术发展提升续航和体积
2 选择标准化电池,但是自建换电站,使之成为基建去带来服务
3 选择增程,用油来驱动电机,使消费者迁移成本最低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1是马斯克 2是李斌 3是李想,他们都用各自的方式去回答了问题,且都受过极大挑战,这个过程里你需要交付的是行业的解决方案和建设组织

最后一层,领袖层,这一层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身边的人都在因为他们而变得更好,他们已经成为精神图腾

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工作,其实就会发现,不同阶段回答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如果以低层级的方式回答更高纬度的问题,那必然会受到挑战和压力,这也是很多人晋升或者职场里遇到的问题,在未回答过的问题面前,败下阵来(比如老板傻逼,比如被同事被刺方案,比如让周末加班不开心等等)
20
sccc_slience
2月前
“没有假球,全是世仇”
这真的是官媒的用词吗2333,官方玩梗,最有效果。确认了一下,的确是新华日报跟昆林省长的内容
苏超牛逼!
00
sccc_slience
2月前
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希望和谁待在一起?
那你现在就应该多跟ta(或者他们)待在一起,为什么要等到最后一天才做呢?

你生命的概述,你希望怎么描述?
故事已经结尾,你希望描述的恐怕不会是还清了房贷,或者考过100分,那你现在就应该按照你描述的样子,去做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

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更少的人和事,因为你的深层次的幸福感和收入,其实来自于这些少部分,而非萍水相逢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