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sccc_slience
489关注4k被关注9夸夸
ENTJ前广州鹅厂非典型产品锦鲤
现在在搞潮玩电商+国际化
真诚热爱交流 并且逢龙遇虎
总是输出我认为是事实的观点
希望你能快乐
置顶
sccc_slience
3年前
我们发表观点,是为了找到同类,而非改造他人。

凭借敲几个字的只言片语要改变他人的想法,这怎么可能,但是如果是同类,他就可以共鸣。

这是我发即刻的意义,希望你也是
1910
sccc_slience
2天前
分享个前段时间听黄老分享的内容吧,应该是近一个月来最让我有启发的内容了:

资本市场发展成熟度的指标,资本市场总市值对比这个国家的GDP比例应该在1:1-1:1.2之间,如果是1:0.6以内,那么就是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全,1:1.3以上,那就是过热,主流的几个国家的比值如下:

美国:1:2.1(过热)
日本:1:1.8
英国:1.1.15
中国:1:1.2(这里包括了港股和A股)

以十五五规划和2040远景来看,中国的GDP会对比当前翻一番(140万亿人民币涨到280万亿),而如果我们只看A股(占比GDP大盘70%,120万亿),意味着如果按照1:1.2来预估是336万亿,接近2倍的空间,如果把港股也连上一起计算(大约170万亿),按照1:1.2来预估,那就是还有1倍左右的空间

而中国最大的金融是在房子,美国是在股市,中国的房产总市值当前大概是320万亿人民币左右,如果对比起此前翻一番的进展:
2016年:GDP74万亿,房地产总值280万亿左右
2025年:GDP140万亿左右,房地产总值320万亿

以此来类推,回看过去的数据:
新能源汽车(以2015为开端)占比从0涨到了当前的10%,代表公司就是比亚迪,宁德时代
互联网行业占比的比重从27%涨到了45%,代表公司就是腾讯,阿里,美团,拼多多

以此来看,那么应该关注的就是:会成为基建行业的赛道(比如AI+算力,算力某个程度上可以等于电力,但是电力≠基建),关注未来有机会翻一番以上的行业,只有这样的赛道能孕育大机会(房地产就别看了,总量不会翻番的)

同样的,资本市场的机会,可能在几个
1 国际化(目前在试点了,可以关注)
2 硬科技,且能成为基建的硬科技(比如今天的微信,移动支付都算),比如AI的规模化应用
3 跟上下游协同多的行业(曾经的房地产,现在的新能源车都是,因为一块钱在里面转一圈,能出来10块钱)

从现在开始,到2035还有10年,2040远景还有15年,期待我们下一个5年的变化~
02
sccc_slience
3天前
之前的几条内容一下子又来了一波量,那趁热打铁再发一条叭~或许可以帮到有需要的同学(大学生或者职场初阶段的同学吧,太资深的问题或许我力所不能及)

1 我是谁?有什么样子的经历?
你可以叫我Benjamin,我曾经做过几个可能你听过的产品(快团团,Temu),也经历失败过一些产品(你听过的可能是摩拜单车),现在在做一个希望过去的经历和坎坷成为铺垫的事业
我不是一个典型的产品经理,我不太关心复杂产品系统设计,也不太在乎一些按钮到底是用圆的还是方的这种交互问题
我在乎的是消费者的心理/供应链的改造/组织的建设/结构化改造上下游错位竞争的例子
某种程度上,我更像一个生意人,只是坐在了产品经理的位置上

2 我关心什么样子的话题?
我关心股票(二级和一级都聊),并且我持有较大仓位的是腾讯/Meta/苹果/拼多多/黄金,我希望交流的是护城河怎么建立和持久(比如我并不看好阿里,希望没有得罪阿里的朋友或者股东2333)
我热爱无用而自由的deeptalk议题,比如辩论(比较喜欢梁秋阳和陈铭),讨论什么是对的而不是谁是对的,比如我跟朋友探讨过为什么佛祖和耶稣都有人像,但是安拉没有
我喜欢看历史和传记,比如曹德旺,比如教员,电视剧我比较喜欢雍正王朝(可我又比较讨厌满清2333很矛盾)

3 我能给你带来什么样子的帮助?
产品经理的工作方法论/P8以内的职场成长方法/对行业(互联网/跨境电商/潮玩电商)的思考和分享

如果你需要我的帮助,可以列下你困惑的问题~或许我可以帮得上一些忙,但是需要具体一些哦,不要写我应该怎么做出来一个淘宝这种问题~

以上!希望没打扰到你嘿嘿
00
sccc_slience
5天前
又是一年校招季,每年都会保持固定的跟一些当下大学生沟通的习惯,以作为一个“老登”来调研现在的大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和喜欢些什么,不过由于天然圈子的原因,身边的大学生都是想创业/加入大厂等画像,在沟通过程中,有些感受想分享下:

1 年轻人最大的资产是时间+学习能力。
这里的核心点在于,作为有资源的大佬,愿意扶持你的核心价值,是因为你可以去allin的探索不同的行业,他扶持100个年轻人,有几个成了就足够大收益了,何况越年轻投资成本越低
所以,以这个逻辑来指引你决策,你的做法就应该是
1.1 住在公司旁边,用于节省时间
1.2 不要怕加班(如果你自己创业,那你就没有休息时间),足够强和高频的迭代,才能带来足够深的认知,而这可以变成钱
1.3 敢去学习你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不管是web3,还是短视频,或者AI,这些赛道此前都没有老师,摸索比教科书更可靠

2 不要迷信“世界是草台班子”或者“我可能不行”
前者过度骄傲,会把你搞死(此前我就是)
后者过度恐惧,会让你迈不开脚
在决策里,最重要的是谋定而后动,这里的关键在于:你要有足够远大的目标,和足够灵活的脚步。短期的目标可以放弃和调整,长期的目标不动摇,坚持下来,只要你选择和判断是对的,那你的成就不会低(10年尺度来看,你会发现,蔚小理零跑,也就10年时间)
以这个逻辑来指引你决策,那你的做法是
2.1 去迭代足够快的行业和公司,这里面行业的机会更大(比如AI,比如互联网,反例是房地产,基建)
2.2 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去做长期选择(比如工资多个几千块就放弃一个很好的赛道,长期来看,这几万块一年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你的时间不能再来)
2.3 去做准决策,尤其是从上到下,先看赛道,再看城市,看公司,再看部门,领导,创业同理,看赛道,赛手,资方,然后发挥结构化的机会(接下来会讲)
假以时日,你会发现“你面对的对手太强大”和你面对的“世界是草台班子”,会同时发生,套用李想的话就是:选的准,选的长,迭代频率够快

3 尽早确立人生目标,然后定向培养你的能力
这里最简单的一个问法是:你愿意成为雷军/乔布斯吗?如果愿意,你愿意承担他们对应的苦难吗?
最简单的方式是:看传记,看他们经历的磨难挫折,如何破局,你在事内如何决策?
比如雷军的粉丝经济能不能应用于你手上的新媒体账号?学具体心法,不学手法
以这个逻辑去看,你会发现,你需要锻炼的是
3.1 抗挫折能力,失败是常态,所以要下能接受输的注,别做赌狗
3.2 学习具体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管理,融资,SQL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到问题就卡住了,那你成就就此打住了
3.3 向外输出的能力,包括演讲口才,短视频,或者写文章等,你需要在这个过程里得到市场的反馈,然后去打磨自己

长此以往,你将收获幸福和财富
2047
sccc_slience
8天前
万即,这几款车怎么选?
A.乐道L90
B.智界R7
C.理想i6
D.智己LS6
家里人想买一辆通勤用,没了解太多新能源车
796
sccc_slience
9天前
最近对曹德旺的一段话有了些新的理解,分享下

“福耀当前市值1600亿,如果真的卖了,花1600亿能再造出来一个福耀吗?恐怕未必,这里面有很多历史的因素和偶然的原因。”

这段话让我对长坡的长期主义有了进一步理解,以时间为尺度,一个事情,如果可以持续迭代,且能穿越周期,那么它一定可以得到时间的回报,而这份回报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这个是复利的价值,且另一方面,还需要有杠杆,或许你可以花几十万的价格,盘下一家好吃的馆子,但是你无法花对应市值价格的金钱,再造一个海底捞,这里面的区别在于对消费者心智的建立,对供应链的改造,对上下产业链协同的培养,这无法用金钱简单替代,而这样的无法替代价值越高,且供给越少的公司,就越有长期价值(比如腾讯,Meta)
00
sccc_slience
12天前
虽然认可,但是好奇朱总的判定逻辑,为什么去HK比去美帝更好?
61
sccc_slience
13天前
可控核聚变我们做到了?卧槽这也太牛逼了
看阐述的意思接下来就是商用的普及了
那意味着,前期的建设,小规模使用,在部分场景已经可以投入了,能源上的卡点进一步被缓解了,太牛逼了
还得是上海
161
sccc_slience
14天前
在做业务的过程里,作为一号位时常会遇到一个关键性问题:
资源和时间窗口有限,做A就无法做B,对应的实验成本可能只能够做一个关键决策,如何判断?

举个例子,当前的业务里,已有的业务增长还不错,但是天花板见顶,需要找新增长点,而新的增长点有流量转化,供给侧需要冷启动的问题,甚至当前放在桌面上的机会都有3-4个方向,应该怎么决策去开枪?
50
sccc_slience
18天前
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
云南少壮派创业者的代表之一了,也算是我作为一个后辈学习的榜样
云海肴的餐,霸王茶姬的饮,都是昆明走出来的好企业和企业家,前段时间在昆明还谈到云海肴的国际化,没想到赵兄突发意外离开,愿天堂没有痛苦,愿还在创业路上的朋友们平安无虞

云海肴创始人去世,年仅40岁

50
sccc_slience
20天前
有一说一
青松咖是我近期在上海遇到品质最好的连锁咖啡店,比manner更适合男生,没那么甜,大杯量,味道也好,很安利!
好想跟青松的创始人聊聊生意!有太多可以优化和做的地方了!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