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京极
16关注13被关注2夸夸
FF14丨FGO丨OC人
OC交流互绘聊天欢迎ʕ ᵔᴥᵔ ʔ
置顶
京极
6天前
2025年图文统计
10
京极
11:49
昨天梦到
一群人在谁家里聚餐,吃吃喝喝,电视正好播到什么“对重要的人要及时抓住不要错过才后悔”的剧
小林看了我一眼,说,我有事想跟你说,我们出去走走吧
我说好啊,那顺便把垃圾带下去吧
大家就一起收拾桌子。完事了我提起垃圾袋,
就醒了。
00
京极
6天前
《蝙蝠》2009韩
00
京极
9天前
本月头像是labubu
00
京极
9月前
太有趣了wwww

阑夕ོ: 二游玩家圈发起的「有男不玩」这波乐子,发展方向变得越来越吊诡了,我觉得整个血流成河的盛况,真的值得盖上一个人间观察的印章 我尽量简洁的总结一下背景: 在主流二次元手游的商业模式基本上都固定在了抽卡——也就是花钱买角色——之后,部分玩家开始对抽到的角色产生一种占有欲,要求角色在设定上完全忠于自己。 圈子里的术语叫作「ML」,即「Master Love」的缩写,起源于二游祖师爷「Fate Grand Order」,大多数RPG二游的世界观都是让玩家扮演类Master的人物,然后通过抽卡组建自己的配队,而抽到的人物会对玩家产生爱恋之情。 但是「Fate Grand Order」只能说开创了「Master Love」这个概念,它本身并不是后面出现的「ML」游戏,或者说实际上原本不存在「ML」游戏这个品类,只不过二游世界观的同质化——开场都是由玩家扮演一个失忆的指挥官式人物,然后逐渐认识新的角色——这种演绎的好处是,可以让游戏厂商习惯于保持主角脸谱的模糊化,以削弱传统RPG里主角自带的人格,加深玩家的代入感,同时把重点放到氪金角色的塑造上。 而「ML」游戏的标准粗略来说,就是要全女卡池、女角色要一心爱慕玩家、最好还要有誓约系统等等,由此满足玩家开后宫的娱乐需求。 纯粹的「ML」游戏其实不多,而且生产方以小厂居多,真的很容易理解,因为游戏性欠佳,所以只能靠媚男打开市场,而这种行业格局也让很多「ML」玩家长期感到憋屈,甚至产生了赛博捉奸的敏感性,只要发现抽来的纸片老婆在剧情里有和其他男NPC眉来眼去,就觉得自己被牛(NTR)了⋯⋯ 除了这种有些让人担忧的精神状态之外,「ML」玩家的另一条腿也跨在性别冲突的战场里,他们认为女性从业者在游戏公司里日渐增加且活跃,导致媚男元素越来越低,游戏里女角色的性情开始变得跟现实里的「xxn」(小仙女)一样独立起来,不甘于做玩家的后宫了。 还有就是因为女性玩家的活跃,会在反馈层面向游戏厂商提供「不要物化女性」的信号,直白来说就是不希望女角色过于媚男,而游戏厂商有时也会以改小胸部这种手段应对,这又进一步触碰到了「ML」玩家的逆鳞:你们(女玩家)的乙游里各种男鸭子卖肉我们可是没去找事,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嘛,为什么要破坏我们的福利? 扯偏一点,其实在我看来这本质上是「Pay to win」种下的恶果,当玩家需要用一个又一个的648才能换来心仪的角色,对于角色的控制欲自然也会变得商品化,就像我有次看到有人直播老游戏「空之轨迹SC」,到了最后的剧情阶段需要配4个4人队伍通关,有新进来的年轻观众充满羡慕的问主播抽了多少钱才凑出这么多角色,就很难绷。 总之,以男性为主的「ML」玩家痛恨自己的权利遭到侵蚀,这种悲愤可以理解——现实里我被彩礼压得踹不过气,连游戏里被虚拟老婆舔爽的体验我都保不住了——日积月累下来,就形成了一句千锤百炼的口号,或者说纲领:「有男不玩」。 「有男不玩」的意思是,只要某个游戏的卡池里有男性角色,我就坚决不玩。 之前说了,狭义的「ML」游戏基本上都只有女角色,比如胜利女神Nikke、尘白禁区、交错战线等等,但绝大多数二游都是男女混池的,因为玩家群体并不只有男性,游戏厂商也要考虑女性玩家的需求,男人要抽老婆,那女人也要抽老公,对吧? 「ML」玩家将这类游戏贬称为「混厕」,这个词的内涵你们应该可以get到,因为二游的抽卡规则是会「歪」的,就是你不能确保自己每次都能抽到自己想要的角色,所以对于「ML」玩家而言,最恶心的事情就是花钱抽卡结果抽到了一个男角色,这比吃了苍蝇还让人想吐。 所以干脆「有男不玩」。 在「ML」玩家眼里,「有男不玩」是他们被逼到墙角后忍无可忍的反击,是以赤裸裸的利益去和游戏厂商正面博弈:只要我们都不玩,游戏厂商的利润一定会受损,由此倒逼对方重视自己这边的声音。 「ML」玩家的大本营集中在NGA和贴吧这两个平台,客观上说,「有男不玩」这句口号起到了很有效的凝聚作用,「ML」玩家突然意识到有杆旗帜可以竖起来,无论年龄性格见识差别多大,只要认同「有男不玩」,大家就是利益一致的好兄弟。 包括本来是「ML」阵营里的游戏「碧蓝档案」,这游戏卡池全女且都是P站二创扛把子的涩气度,剧情基本没有雷点,特别符合「ML」要求,但是因为传出即将和另一款游戏「雀魂」联动的消息,好巧不巧的是「雀魂」里是有男角色和誓约系统的,一下子激活了「ML」玩家的PTSD,觉得自己的老婆竟然有可能和来路不明的野男人产生交集,这不是寝取是什么?于是给「碧蓝档案」的B站动态怒刷10万条评论,要求取消联动。 这也是我觉得「ML」玩家精神状态堪忧的地方,就是无论怎么把游戏里的纸片人喊作老婆,它都只是一堆数据,不是一个能和现实里的情感依恋划等号的东西,一定要追求那种占有权,就必然遇到逻辑bug,你说游戏联动会让女角色和其他男人勾搭上,不可以,那其实你抽了的角色其他男玩家其实也抽到了,「她」根本就是在同时服侍你们所有人啊,这都不算NTR了,属于是大型公交车站吧⋯⋯ 「ML」玩家的洁癖甚至会延伸到女同苗头也不许有的地步,所谓的「猎杀百合豚」也是常见的行为之一,即使有些全女卡池的二游,可能编剧每天让女角色舔玩家舔得实在是有些创意枯竭了,偶尔搞搞女角色之间的情愫,这个也被「ML」玩家视为雷区。 「ML」游戏「碧蓝航线」的开发商蛮啾在早些时候计划推出新作「蓝色星原」,在尚未揭晓时就被传出新作可能是「混厕」,这让它的玩家群体深感背叛,以「一日ML,终生ML」的势头炎上,最后公布时却是全女卡池,「ML」玩家们又忙着给开发商道歉,但同时也有蛛丝马迹,证明蛮啾原本确实是有做男角色的——甚至在年会上做了男角色的Cos——至于为何最后删掉,是不是迫于基本盘不买账的压力,就不得而知了。 无论如何,这正是「ML」玩家期待的预言的自我实现,如果我们都能挟消费以令厂家,就一定能够迎来一个「ML」成为主流的游戏未来。 而「有男不玩」的出征虽然零星攻陷了不少新游戏的宣发区,但所有「ML」玩家都知道有座遮天蔽日的大山摆在面前,只要搬不走,就永无出头之日,而这座大山就是米哈游。 米哈游既是二游这套抽卡模式的发扬光大者,同时也是坚持男女混池的代表,只要米哈游的流水不崩,「有男不玩」的威慑力就大打折扣,以及「原神」曾经在长达一整年的时间里一个女角色都不出从Genshin被骂成了Gayshit,加上米哈游还是「角色都有自己的生活」——意思就是不会设计那种只会围着玩家求宠的角色——的主张者,诸多debuff叠下来,就让米哈游很不幸的成为了「ML」玩家的眼中钉。 加上「有男不玩」出圈之后,B站出了一波嘲「ML」仙人的视频,创作者大部分都是「原神」/「崩铁」的UP主,于是清算矛头就更激烈了。 比较好笑的是,在「ML」玩家的臆想里,米哈游和一众二游厂商代表高傲的「沪圈」——它们都是上海的游戏公司——而转型彻底迎合「ML」玩家需求、让女角色对玩家极尽取悦的游戏「尘白禁区」则代表「京圈」,虽然后者的开发商西山居是珠海公司,但「ML」玩家认为西山居属于金山、金山又属于雷军,所以就应该是北京公司,而北京一定要大于上海,玩家的矛盾也变成了沪京商战的缩影。 虽然至始至终这都像是现代版堂吉柯德的荒诞剧——「ML」玩家把风车当成骑士,假设了一个其实并不存在的巨大势力——但经不住有小朋友入戏过深,编排「沪圈」和「京圈」的各种明争暗斗,结果终于出事了。 起因是米哈游的极端支持者——被称作「仙家军」,经常和米黑发生冲突甚至开盒对方——在B站被批量禁言,这被「ML」派当成胜利的战果,相信塔终于入场开始整治沪圈了,而在一片欢欣鼓舞的氛围里,有一个傻逼在QQ群里口嗨,言之凿凿的表示「仙家军」开盒是米哈游在背后支持的,而且有上千条开盒数据还把军人信息传到境外去了,塔已经怒了,马上就会严惩米哈游⋯⋯ 和风车打架是一回事,拿这种话唬人就是另一回事了,在QQ群的截图被传得到处之后,米哈游直接报警,没过几天就把说这话的傻逼给逮了。 然后就是今天的版本更新,B站参与封禁「仙家军」账号的风纪委员会——相当于社区志愿者——有不少初中生,是的,初中生⋯⋯也就是说,原本都在猜忌「仙家军」的倒台是不是有新的势力入场,搞不好是一帮小屁孩在随心所欲的整顿网络⋯⋯ 但其实B站也解释了,所谓「仙家军」被整治是多设备登录的原因,可能涉及到灰产,跟米哈游没关系,而风纪委也是没有封禁权限的,是小朋友们觉得在社区里展现这个权力很有派头,瞎jb演。 就,什么事儿啊这都是。

00
京极
11月前
准备看看

鸠摩小虾米: 推荐一本我每次看每次都要哭的绘本。 适合家里有5-12岁的孩子家庭,当新年礼物也非常合适。 因为它解决的问题都非常实在: 1: 好朋友是会走散的 小时候的世界很小很小,小到身边的一个闺蜜,就组成了半个世界。 那个她,要么是闪闪发光的,要么是能读懂我所有的情绪。 最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 一起看电视,一起上厕所,一起聊苦恼,一起分享那组最漂亮的贴纸,和那个最深的秘密。 你会以为世界就是这样的。 小时候,这个草地漂亮,是因为跟她一起躺的;这个趣事特别好玩,是因为这是她讲的; 大一点,这首歌特殊,是因为跟她一起听过;这个口红好用,是因为跟她一起买的;这个男孩能记这么久,是因为大部分恋爱攻略是她给的。 日剧《重启人生》里面,闺蜜们为了彼此能一次一次开启自己的人生。 但是现实是:我们走散了。 哪怕她就住在隔壁,走散了,就走散了。 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我最好的朋友,是琴行里跟我一起学钢琴的姐妹。 我们每天练钢琴,吃饭,讲秘密。 有一次我去她家玩,无意中发现她跟另外一个女孩子有一本本子,标题是「最讨厌的人」 里面就有我的名字。 这是小孩子之间常有的事情。 但是当时我才7岁。我不明白。 这件事太久了,我连这个女孩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 但是,震惊和伤心的情绪永远都在。只有感受是清晰和深刻的。 再后来,随着我慢慢长大,心智慢慢成熟,我才渐渐明白,很多好朋友就是会走散的。 因为成为朋友的基础:是同样的地理环境、成长路径、心智状态。这些缺一不可。 而一直保持在同一条线上的两个人,太少了。 所以朋友走散,才是人生常态。 很遗憾,我7岁的时候没人跟我讲这个道理。 而链接这本写给孩子绘本《闪闪发光的小孩》是写给3-12岁的小朋友的绘本,一共14册。 其中一本《新朋友》,就通过精美的图片,跟孩子直面探讨「朋友」的问题。 和朋友走散,不是成人独有的问题,是很多孩子也会面临的问题。 我多希望我7岁那年有一本书,它能告诉我: 我的新朋友,她跟我一起在树林里散步,她带我去探索一条我从未去过的小径,哪里出现开满了我没见过的鲜花。 然后,我醒了。 我决定去找那个新朋友,等我找到她。 我也会一直记得我的第一个好朋友,我最亲密的、长着棕色长头发的好朋友。 但是那个时候,我可能已经不再伤心了! 2: 大人也是脆弱的,会因为亲人去世而走不出来 《闪闪发光的小孩》 —— 蒂波和爷爷 我小时候,总感觉我爸天下无敌。 谁也打败不了我爸,谁欺负我我就让我爸去打倒你们所有人。 后来,我奶奶去世了。 大人们总是能淡定得处理死者的后世。他们面无表情,甚至还会保持微笑迎接宾客。 只是,天下无敌的爸爸那天发了一条朋友圈说:"从此以后我没有妈妈了。" 原来保持微笑的大人们,会脆弱到从情绪里走不出来。 《蒂波和爷爷》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蒂波不明白为什么爷爷总在花园里干活。蒂波跟爷爷说话,爷爷好像也总听不见。 他主动说要跟爷爷玩游戏,没人说出三种最喜欢的东西。 他们最喜欢的三种三明治,三种水母,三辆小火车,最想去的三个地方,三种动物。 还有最喜欢的三个奶奶。 爷爷最喜欢的三个奶奶是: 月光下跳舞的奶奶、给玫瑰花浇水的奶奶,第一次抱蒂波的奶奶。 爷爷还告诉蒂波,奶奶最喜欢三颗星星。 「太阳、北极星, 还有你。」 原来,失去重要的人时,悲伤的不只有小孩子,大人也需要安慰啊。 3: 每个人都是闪闪发光的自己 《超棒的主意》 大炮(我儿子)出生之后,我们家里就定了一套规定: 不要在家讨论孩子长相这件事。这件事毫无意义。 眼睛大小,鼻梁高低,肤色黑白,都禁止讨论,因为它们毫无意义。 我之前写文章也分享过,在「收藏夹-小虾米的育儿日记」里面:《对宝宝的长相不要太焦虑》。 原因有三条: 1:但凡我有能力带他去看到更大的世界,他就会知道:审美是带着极大的地域局限性和认知局限性的; 2:长相,尤其是五官这件事,很有可能是阶段性的。也具有不稳定性。身形、状态等等都比五官重要很多。如果你拥有美貌,就好好利用这一资源,如果没有,就放弃、等待,或者调整。 3: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完整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有很多孩子会因为长相而自卑。 而他们自卑有两点原因 1: 身处一个狭窄的环境,被周边人同样狭窄的审美偏好而定义着。 2: 自己没有看到闪闪发光的自己。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特别特别普通的普通人,用尽全力只能过普普通通的一生。 但是,就算别人看不到,你要看到闪闪发光的自己啊。 特尼普就被自己的大耳朵困扰着。 直到他找到一个面具,能把他的大耳朵遮住。 看到他的人都说,这是好看的面具,漂亮的面具。 大家都被这个超棒的主意打动了。 爸爸用面具遮住了脸上的皱纹,妈妈用面具遮住了她的小眼睛。 从此之后,路上的人都带着漂亮的面具,都长一样。 然后,就没有人夸他的漂亮面具了。 最后特尼普摘了面具,因为他发现他的耳朵,是与众不同的。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现在的美颜相机。 美颜相机把我们五官的缺点全部藏起来了,所以你能看到的都是美女。 大家都有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和精致的鼻头,还有一点瑕疵都没有的皮肤。 所以大家都长一个样,放眼望去全部都是美女帅哥,长一样的美女帅哥们。 但是只有摘下了面具,才是闪闪发光的自己。 特尼普最后把面具摘掉了,你有勇气摘掉你的面具么? 去直面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闪闪发光的小孩》,这套书获得了凯迪克金奖,国际安徒生奖,红房子儿童图书奖,凯特格林纳威提名奖。 中信出版社整理出了14册大师绘本,14个主题,直面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认识过程中会面临的问题。甚至是成人会面临的问题。 我看这套书的评论,有人说,完全不知所云,不知道这套书在写什么。 就像我们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总有家长会觉得它们不是问题不值得关注。 自己在各种心理问题中痛苦挣扎而不自知,然后孩子在各种心理问题中挣扎而不关注。 然后一代一代,互相不理解,互相伤害。 所以,我推荐给每一个能看的懂,能感知到情绪的家长们。 只有我们家长能看到情绪,感知情绪。 我们才能看到孩子,理解孩子,教会孩子,不是么。 这套书,要推荐给每一个 闪闪发光的小孩儿。

00
京极
1年前
😅😅😅😅😅😅想点“动态”点进列表里的别人家去了,第二次了。上次好歹有一丝UI,这次连UI都没露出来你们怎么做的判定啊同志,头像点击的判定面积比我家公摊还大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