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从计划体制走过来的国家,似乎有一种惯性,就是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过个体意识与价值,我们从小接受的是螺丝钉教育,“祖国一块砖,哪要往哪搬”。在这种教育下,年轻人的个体意识长期受到压抑。
一个典型现象就是,在中国,大多数年轻人在最迷茫的时候,却缺乏一个“gap year”的空间去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从校园到社会,每一步都被裹挟着前行,迷茫中盲目跟风,逐渐走向内卷与内耗。即便在失业和无业的状态下,他们也常常感到焦虑不安,不但要面对来自父母和家庭的期待,还要承受社会的拷问——“今天你努力了吗?” 仿佛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年轻人不够努力。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努力就能成功”的观念,这是一种典型的优绩主义。可现实往往告诉我们,努力跟成功之间并不挂钩——努力不一定成功,成功者未必努力,失败也并不能说明你不够努力。
《精英的傲慢》这本书就指出了优绩主义存在的很大问题:每个人的出身、天赋、健康状况、家庭背景、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甚至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发展机会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过分崇尚优绩主义,不仅会使赢家变得傲慢,使输家走向民粹,还会导致社会严重撕裂。
话说回来,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每个人的天赋和潜能各不相同,我们的教育体系更应该重视并引导年轻人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方向是错的,再多的努力也可能徒劳无益。“找自己”才是每个人终极一生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