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野生歪歪
118关注422被关注3夸夸
一位反射弧极长的人类
公众号:YY想要抱抱你
野生歪歪
3天前
扮可爱比扮帅气容易多了

可爱的舞蹈自学都比较容易🤔
00:25
20
野生歪歪
3天前
深夜,看完《时间与自由意志》

这是一本1888年的著作,能把这苦涩难懂的、存在于想象空间的东西看完,我真是挺佩服我自己的。

不得不说,即便是19世纪的著作,有些对事物的想法,现在依然适用,虽然我也不确定我是否真的理解了,但真能一字一句看完,说明这书还是有很大魅力的。

总结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点
1、先感觉,再探究本质。感觉的差异,在自身之内,不在自身之外。
2、希望的未来有很多种,现实的未来只有一个。所以,希望比占有更明媚动人,梦境比现实更吸引人。
3、艺术的目的在于麻痹我们人格的活动能力,从而使我们进入一种完全准备接受外来影响的状态,我们在这种状态中就会体会那被暗示的意思,就会同情那被表达的情感。
4、连续的、可预测的,就会演变为优美的。美感是一种暗示,大自然就在暗示,人在接收暗示后,就会有同情。好的艺术,是丰富的暗示,丰富的情感。
5、我们感觉自己在努力或正在专注,这其实是肌肉的收缩带来的。
6、有了空间的定义,时间被表现为可分割的,但在最根本的意识里,这些都不存在。
7、我们的感觉相同,因为空间的客观存在,而被投射到空间里去,这不是一个在发展的有机体,而是始终未变的客观的概念。
8、绵延和外在性,导致我们误以为时间、空间间隔出现,但实际上,他们是相互渗透的。
9、数学处理的是间隔的两端。绵延和运动是心理上的综合,而不是实物。
10、空间是纯一的,意识感受到的空间其实就是时间。
11、意识倾向于分开的、被切割的象征,而把成长性的自我忘了。
12、能用语言表达、理智分析的人都不是我们真正的观念,要用实际行动内化他们,才能成为属于意识层面的东西。
13、我们一般通过空间折射才看到自己;通过意识状态结晶而成为字眼;自我被盖上外壳,这外壳由心理状态组成,这些状态因彼此隔开而是固定的。
14、当你现在去行动,这就是自由的。一切象征性的表达,都非自由本身。
60
野生歪歪
11天前
顶峰相见
20
野生歪歪
18天前
蹲点抢都没抢到八分半的上海场鸽友会,哭哭🥹
00
野生歪歪
18天前
在星巴克最爱的浓椰馥芮白
10
野生歪歪
19天前
我想得警惕“未来”和“希望”

“希望”带来强烈的愉快,她是依照我们的喜好而被设想的未来,同时通过许许多多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些方式同样吸引着我们,同样有实现的可能。

心目中的“未来”充满无穷的可能,因而好像比事实上的未来能使我们有更多收获。“希望”比占有更明媚动人,梦境比现实更明媚动人。

但实际上,我们真正会走的,只有一条路。找到它、选择它,坚定的走下去。

当下才是创造最好的时刻,不要被“希望”和“未来”裹挟了。
00
野生歪歪
20天前
深思之后觉得这事儿异常恐怖

前年认识了个男生,我觉得这人温和优雅,也是很乐意和他成为朋友,搭伴学习、分享阅读感悟。

但时间一久吧,我能感觉到他对我的关照有些过分了,也让我觉得他的很多行为有些越界,所以口头上我有表明过他不是我的理想型,并且大概在去年这个时候开始,我会找各种理由拒绝他的一切邀约,甚至他发我的消息,有些我都不再回复。

我已经觉得自己拒绝得很明显了,可他总是会做出些让我错愕的举动。比如,年初的时候,他在没有告知我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我的工作场合,其实我是很抗拒的,不想跟他有再多来往,所以午饭的时候,我和他说了很多自己的感情观点,也表明了我其实有喜欢的人。

可最近,我在朋友圈分享学习网球,他也分享在同一场地打网球。在其他社交平台,我还发现他每晚都来我工作的地点想与我偶遇。我内心的恐惧感愈发强烈,所以就将朋友圈屏蔽了他,想切断一切引起他幻想的可能。

但我万万没想到,就在本周,他又在没有告知我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我的工作地,跟我同事讲他带着礼物来找我。我真是一整个大错愕,同事告知他我人不在,他说他晚点再来。不知道正常人听到这些问答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我那时候,只觉得恐怖。我电话联系了他,告知他我已经有对象了,希望他不要再来打扰。

后来晚些时候,他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自己写的公众号文章,表达了这两年来他对我的深情爱慕及我委婉拒绝后他的忧伤。在文章中,他也明知道前段时间我刚表白被拒,我不懂他为何还要这样?

哎哎哎……

我突然觉得,爱情分几种。一种,是两个人的爱情,火花都在平日的相处中绽放;一种,是一个人的爱情,他会做一系列事情来自我感动,浇灌他内心的爱情之花。

希望我们都能获得两个人的爱情,不要在盲目的幻想里,迷失该走的路。
90
野生歪歪
22天前
截止目前,今年的感情生活得用两个字来形容--魔幻😇
10
野生歪歪
24天前
一玩器械就犯困😪
00
野生歪歪
26天前
《无处安放的同情》

在开篇阅读之前,有段文字让我很是好奇:本书系纯粹理论探讨,于实际生活毫无指导意义,谨启。

非常谨慎、非常谦虚。

就此来说,我觉得这书就很不错,值得看看。

书中提到的几个道德哲学问题,很是值得思考:
1、狄德罗-”残暴的思考者“-一个求生的渴望遭遇障碍的自然人,他的求生欲跟别人的求生欲发生冲突,威胁让这个自然人的求生欲变得无比可怕,他将自己置于所有人之上,为了能够保全他自己而威胁他人的存在。

2、卢梭-”捂住耳朵的哲学家“-房间内,哲学家正撰写一部关于社会幸福,或是普世道德的著作。正在这时,有人在他的窗子底下被谋杀。他听到了这个不幸者的惨叫,但在斟酌了一番之后决定对其不闻不问,他不希望自己关于普世伦理的工作遭到打扰。哲学家思考整个人类命运的工作如此重要,眼前的不幸丝毫不能打动他。

3、亚当·斯密-”富有人性的伦敦人“-遥远中国的地震中丧生的人们颇让他感到震惊与难过,但当想到自己也会遭遇不幸时,便把上一刻的同情心与仁爱忘得一干二净,为了不让厄运降临在自己头上,他甚至可以牺牲掉一部分人类的性命。

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

沉思的人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

对自己的影响力范围以外的不幸,无须太在意;对自己的得失,或者身边人的命运,不妨积极介入。这种介入程度越大,它越能在人们心中培育出人性的热情。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