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柿子三分熟
30关注12被关注0夸夸
toB产品经理
文武双修 不直不弯
妈我对象呢?
柿子三分熟
11天前
本来我是不相信MBTI的,因为我觉得人是会变的,各种属性的倾向是会随着更多的经历和心境变化而变化。

偶然认真看了一次自己的特征解析,会觉得它很懂自己,

大抵是它提到了你的优点,是自己现实中很久没有遇到同频的人,与你共鸣,对你产生欣赏和认可,让你觉得自己的这些优点好像没被珍惜过;

也是它提到了你的缺点,那一刻突然给了自己会心一击,哦原来之前的痛苦内耗之源都在这,找到了自己久久不得而又没别人能告诉你的答案。

像我这种高度追求精神共鸣灵魂交流的人,应该是挺难伺候的伴侣,内心敏感又边界感强,片刻的不顺就会默默给对方扣分甚至“断崖式分手”,自己过去的感情关系总是一到三个月就走到了尽头,倒不如那些吃吃喝喝玩玩嘻嘻哈哈的关系来的长久。

认清自己和精进自己,仍然需要长期修炼自己,不是固守着“我就是怎样怎样的人”,而是“我当下的这些特点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又让我失去了什么,该怎么调整自己”。

MBTI准吗,给自己贴个标签,无非是希望别人能快速了解你,可现实是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很少有闲心跟你聊童年聊少年聊成长史,聊你经历了哪些人和事使你成为现在的你,真正愿意走进你内心的人少之又少,甚至无人关心。

以后常态更多是这样子,“我是INJF,我觉得挺准的,你跟我接触了一段时间你觉得符合我吗,哦豁其实也有哪里哪里不准,我已经在悄悄改变了,挺有意思的吧。那你是什么人格,准不准,哦哈哈我觉得还行…”作为一个交流的话题而已。
00
柿子三分熟
2月前
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承诺和履约,我们应该关注成本与收益。

事情的起因是,去年我失业了一段时间,年底的季度房租让老婆帮忙承担,于是她趁机要求我后面找到工作之后工资全部上交,至于给我留多少生活费由她决定,当时我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所以答应了她。然后今年我是顺利找到了工作,并且季度的房租继续由我全额承担,但我并没有把其他工资部分也全交给她,为这事她跟我搞冷战甩脸色。

我说,一个人愿意答应你一件事,要么是当时觉得履约的成本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要么是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暂时妥协所以故意答应一个明知道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想做到的事。

那么到了实际需要兑现承诺的时候,选择履约还是毁约,其实是取决于当时对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回报之间的权衡。是,我之前答应你的事,我现在如果要执行的话,我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成本大到超出了我获得的收益,或者成本大到超过了爽约的危害,那么会选择爽约,即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成本只是有一点点高,但也还能接受,考虑到需要维持这个承诺背后的关系,选择继续履约,如果自身资源不够,是需要从别的地方借调资源的,而且履约之后可能会“报复”性的要求额外的收益。

所以,
第一,当我们面对别人答应了你一件事但是没做到的情况,你要思考的是,这件事他做了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和坏处,他不做是不是因为好处不够或者坏处太多,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对方既然答应了就应该要做到,不能说话不算数。
之前海誓山盟的说会永远爱你的人怎么后来就不爱你了,你不想想他继续爱你要付出多少成本,你又能给他多少正反馈呢?

第二,如果我们意识到对方答应了你一件明显对他没有好处或者危害很大的事,那么大概率是他另有所图,且他付出的成本小于当前或未来会获得的收益。
那些故意借高利息贷款不还的,或者做高额回报的杀猪盘的,一个图对方利息,一个图对方本金,要不是走投无路了谁会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第三,当我们被他人做了一个承诺,我们希望对方能履约,且又觉得这件事对对方的好处不够,不足以平衡掉他付出的成本,我们应该考虑的是给他追加哪些回报以支撑他能够继续履约。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是小孩子之间的把戏,被人鸽了只会哭鼻子怪别人没有诚信,可是成年人的游戏规则是权衡成本和收益。
如果有人用道德绑架的口吻要求你要兑现某个承诺,那么你大概率是这段关系中吃亏的一方。
61
柿子三分熟
2月前
你还记得哪些别人的QQ号码,TA是你的什么人
210
柿子三分熟
2月前
路上碰到个问路的阿姨,她说去客户家里做保洁,一个月3400,不包吃住,是在上海市区奥
00
柿子三分熟
3月前
中年男人的福报:
“不行,我姨妈快来了”
“不行,我姨妈来了”
“不行,我姨妈还没走”
“不行,我姨妈刚走”
“不行,我姨妈还没来”
00
柿子三分熟
4月前
谁的夏天还没吃上西瓜,来啊,我分你一半
181
柿子三分熟
4月前
两年前还在给身边的那位推荐这首歌,后来那人消失在了人海,现在想想那时候也没算听很懂,让人念念不忘的总是那些留不住的人,今天再次听到又是想起那些来去都快像是坐过山车的爱情。这首歌叫慢冷,任然的版本很好听,但梁静茹是原唱,好歌就是这样,总在某一瞬间突然一字一句都在往你心上扎。
00
柿子三分熟
4月前
我已经成了豆包生图成瘾患者
397
柿子三分熟
4月前
分享一下个人或普通家庭如何配置保险,只讲策略逻辑,不涉及任何具体产品

首先是保险的分类,①寿险 ②重疾险 ③医疗险 ④意外险,核心逻辑都是花小钱规避大风险。

先说寿险,即保身故,说直白点就是身故后才有的赔付,作用是补偿收入,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作用是身故后能有一笔钱用于父母养老+配偶子女生活开销+覆盖负债(房贷+车贷),不至于搞得家庭陷入经济困难。所以保额怎么选就知道了,一般配置年收入的20倍,有条件选30倍,即身故后家庭的生活条件能得到保障。按此逻辑,寿险只需要给家庭经济支柱购买即可,老人小孩不需要寿险(身故了对家庭收入不会带来重大影响)。

接着说重疾险,即确诊重大疾病就赔付,作用也是补偿收入,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作用是弥补患病治疗住院休养期间的劳动收入损失,和用于支付治疗费用,有了这笔保险金,就不需要因为家庭开支等经济原因还被迫带病工作,可以安心养病。按此逻辑,重疾险优先给家庭经济支柱购买,其次是小孩(支付确诊疾病之后的治疗费,以及弥补照顾孩子导致的监护人收入损失),一般情况老人不需要买重疾险(老人买重疾险保费高限制多拒保情况也多)。重疾险需要趁着没有确诊疾病之前买,因为有过既往病史的情况保费高且有拒保的情况。

然后是医疗险,即门诊急诊住院治疗费用的报销,需要自己先垫付(用现金存款或重疾保险金)然后再报销,作用是平衡掉疾病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有了医疗险,就不用忌病讳医,该看病看病,该治疗治疗,不用心疼钱,不用家人生了病到就掏空家底卖房甚至到处借钱滴筹来治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当然家庭经济支柱也需要。按此逻辑,医疗险人人都可以买,同样是趁着没有确诊疾病之前买,因为有过既往病史的情况保费高且有拒保的情况。一个月几十一两百块钱,属于花小钱办大事,所有人都可以买。

最后是意外险,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发生意外事故导致门急诊住院治疗甚至伤残时的赔付,保额能覆盖治疗费和收入损失即可,一个月几十块钱,属于花小钱办大事,所有人都可以买。

最后的最后,说明关于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

消费型保险就是花钱买保障,用小钱抵抗大的风险损失(按车险来理解即可);

返还型保险,就是所谓的保费付满10年/20年没出险就返还保费,其本质是消费型保险+理财产品,而且保费中的大部分都是买理财产品而且收益很低,仅一小部分是用来买保险,所以性价比非常低。

正常人按照花小钱买大保障的逻辑,购买消费型保险即可。
01
柿子三分熟
5月前
我爸妈也很迷信这些所谓的偏方和打着中药旗号的三无产品,以至于我现在听到我爸妈说什么“老祖宗传下来的”“秘方”“偏方”“老中医”等字眼我特么的就头疼,给他们科普他们又听不进去,还觉得我读了这么多年书都白读了。其实只是他们的文化和认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我们是经过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培养所以具备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已经远超过上一辈人。有次我感冒嗓子有点干痒,我妈给我喝消毒水(主要成分大概是次氯酸钠和消毒用的酒精),一进口我就觉得那味道相当刺激,觉得明显不对劲,直接吐了,然后给她讲消毒水最多外用,不能口服,说了又听不进去,还跟我争执,最后闹掰了。生活当中少不了这方面的争执,现在不是原则性问题我都能不说就不说了,“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

漂流2017: 早年间我妈腰疼迷信一款药酒, 说吃一把止疼片, 都不如拿药酒搓搓管用。 问题是这东西是三无产品, 只是在瓶子上印了一个中医门诊部董事长兼主治大夫某门派四百年第三代传人的头像, 印得还不清楚, 远远看跟星巴克似的。 我说这不能用啊, 成分不明。 我妈说偏方治大病高手在民间, 我说小作坊用料更狠, 五毛钱一片止疼药, 他敢给您泡里十块钱的, 下礼拜来说好的慢, 医者良心再加十块钱的, 看腰硬还是药硬, 真材实料算上瓶, 挥泪还能挣您89。 我妈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医是其中瑰宝, 我握着国旗护体说对, 传下来的有精华也有糟粕, 我吃肉皮冻您说不健康, 您吃阿胶说是传统文化, 我真是忍了告诉自己去相信, 好歹有名有姓的厂子卖的, 不会有坏处, 一千块钱500g的价钱, 对血脂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可这药酒也太随意了, 它若真的这么神, 发明人不是御医就是院士, 还能在烧饼铺旁边开诊所, 中医就这么耗体力吗? 也不至于嘴就这么急啊。 我妈说中草药都得诺贝尔奖了, 我说对啊, 人家那是把成分明明白白分析出来, 给洋人证明让他们服了, 不是拿一瓶药说祖传能能治病, 成分就是中草药有秘方, 那是卖大力丸的 您见过大力丸得诺贝尔奖吗? 我妈说那就没有别人不知道的秘方吗? 我说您连都知道了, 那叫秘方吗? 您要是深山老林里遇见一老头, 拖着两条断腿健步如飞, 说自己是秦始皇他爹, 咱们问问他吃的什么, 那才叫秘方。 我觉得我是好话说尽了, 但是我妈实在不是善茬, 一挥手又买了三瓶, 我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偷偷倒了换的红毛药酒, 过几天我妈说我可能是对的, 这药酒质量不稳定, 最近搓了不止疼, 头还有点晕, 我说你看是不是, 你看是不是, 这就是过敏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