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李想在央视节目《对话》中的内容总结,里面提到:
创业不是紧绷着硬熬,而是越做越知道怎么抓重点。我每天的时间分配是631原则:60%扎在组织建设(员工培训、文化沟通这些 “软基建”)中,30%留给产品评审(管太多反而添乱),10%扑在AI相关新知识充电上,关键是想清楚“不做什么”。
这和最近在看的《段永平投资问答录》观点一致,段永平也提到:
1. 做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招人分合适的人和合格的人,合适性就是人才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合格性就是人才做具体事的能力。合适是指文化匹配,合格是指能力。价值观不match(匹配)的人,坚决不要。给公司制造麻烦的,往往是合格但不合适的人。
2. 员工培训同样重要,虽然通过工作、实践来学习也是学习的一种途径。但是集中系统的理论学习可能效果会更快一些,沟通的成本也会因此而大大降低。对于一个企业,我觉得成本最高的地方就在沟通上面,如果你觉得培训成本贵的话,那就试试不培训的成本吧。
3.很多人都希望知道把公司做好的秘诀是什么,其实“秘诀”不是做了什么而是不做什么。好的公司都一定是有一个长长的“Stop doing list”,就是“不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