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孟清和
214关注637被关注3夸夸
☘️心安一如既往
🎙喜欢播客、电影和阅读
🧑🏻‍💻互联网项目经理
孟清和
1天前
开张第一天,没想到也有人买我的照片了
10
孟清和
6天前
笑死了,订个婚车要求这么多🤣
40
孟清和
10天前
几个量化指标告诉你现在离牛市顶部还有多远

转自雪球

1.关注总市值/GDP比值,风险区1.28-1.32,目前在0.75左右。

2.融资余额流通市值(A股)占比(2015高点4.7%,目前2.5%),换算融资余额警示线4.4万亿。不要单看融资余额绝对值,目前市场比2015年扩大了很多,社会的流通货币体量也不可同日而语。

3.月度新开户数量未超过24年10月(685万),目前每月新开户200-300万户。

4.小额成交占比(4万以下),2024/10/8金额482亿,单日小额成交额目前处于210-310亿区间。这个数据知道的人很少,绝对压箱底。

请普通投资者对于已经涨了三五倍的个股多份警惕,对于今年涨幅低于30%的个股多点耐心。(房地产白酒除外)
20
孟清和
10天前
段永平又买了点茅台,收盘价 1419.20,一年后能到多少呢🤔
30
孟清和
12天前
《喜人2》不能看纯享版,看纯享版得到的只有快乐,而看每一季的完整版可以看到演员最真实,生活的一面,收获快乐的同时也能得到感动。
00
孟清和
14天前
黄昏
00
孟清和
15天前
Lenny访谈了前谷歌、Spotify产品总监Nasin Shenal,聊到打磨产品细节与核心功能往往无法同时兼顾时,Nasin Shenal提到了应该去真正塑造产品愉悦感而非华而不实的五彩纸屑

什么是愉悦感?

很多人提到“愉悦感”,想到的就是那些华而不实的动画特效。比如,摇一摇手机,屏幕上飘下雪花。这些其实是为“五彩纸屑 (Confetti)”。而不是所谓的“愉悦感”。

真正的“愉悦感”,是一种同时满足用户“功能需求”和“情感需求”的能力。
最好的产品,能与用户建立深刻的情感连接。这,才是“愉悦感”的本质。

Spotify 为例。市面上有大量的音乐流媒体App,但为什么用户对Spotify如此忠诚?
因为像年度总结、心情推荐、每周发现这些功能,让用户感觉自己被看见、被倾听、甚至被连接。

所以,请明确一点:在今天这个市场极度拥挤的时代,“愉悦感”不是奢侈品,它是一个强大的差异化战略。 它可以直接带来更高的忠诚度、更好的口碑、更快的增长,甚至是更高的收入。

三个塑造愉悦感的有效方式:

方式一:消除摩擦
在用户体验中,总有一些时刻,用户的情绪会跌入谷底,充满焦虑和压力。你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些“情绪低谷”,然后用一个极其顺滑的解决方案,把他们拉上来。

Uber的退款案例:
“我最近在巴黎打Uber去赶火车,结果司机无缘无故取消了订单,我急得要死。最后我被错误地扣了款,我正准备写一篇千字小作文去申诉。结果,我打开App,发现只需要点击两次,退款就到账了。在那个瞬间,我本应极度愤怒的情绪,被这个解决方案瞬间抚平。这种体验,就是一种深刻的‘愉悦感’。”

让一件你预期会非常困难的事,变得出奇地简单——比如取消订阅、申请退款——这就是“消除摩擦”的力量。

方式二:预判需求
如果你总是等用户告诉你他们需要什么,那你只是在“满足”需求,而不是在创造“惊喜”。
你需要把标准定得比用户自己还高。

Revolut的eSIM卡案例:
“我和家人去新加坡旅行,落地后才发现手机漫游费高得离谱。正当我丈夫焦头烂額时,他打开了他的银行App——Revolute,在一个标签页里,花7欧元,直接买好了eSIM卡。我当时就震惊了,一家银行App,为什么会内置一个卖eSIM卡的功能?后来才想明白,因为Revolut的用户大多是国际人士或外派人员,他们经常旅行。Revolut预判到了他们在海外的这个痛点,并提前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在用户开口之前,就给他们想要的东西,这就是“预判需求”的魔力。

方法三:超越预期
在你预判了需求之后,更进一步,就是给他们比他们想要的还多的东西。

微软Edge浏览器的优惠券案例:
我丈夫在用Edge浏览器买一台咖啡机,当他正要付款120欧元时,Edge突然弹出一个提示,自动为他找到了一个15%的折扣券。我根本就没想过去找优惠券,我已经准备好付全款了。这个功能,就完美地‘超越了预期’。

Dropbox有一个产品原则叫“纸杯蛋糕 (Cupcake)”。
Snowflake 有一个概念叫“超级英雄 (Superhero)”。
名字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为客户带来喜悦。

当我们在开发Google Meet时,我们不拿自己和Zoom或Teams比较,我们拿自己和“一次真实的线下会议”比较。在这种层面上对比,更容易寻找到超出预期的愉悦感。

建立愉悦感文化
- 从“动机”出发,重新理解你的用户: 除了“功能动机”(他们想用产品做什么),更要深挖“情感动机”(他们想感觉到什么?是安全感、归属感,还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 用“50-40-10”法则来规划你的路线图:
50% 的精力,用于“低愉悦”(纯功能性需求)。
40% 的精力,用于“深层愉悦”(功能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10% 的精力,用于“表层愉悦”(那些有趣的“五彩纸屑”)。
- 建立“愉悦感”文化: 在Google,我们甚至有专门的“愉悦感PM”和团队。在Spotify,我们有定期的“Hack Days”,鼓励团队去探索那些能带来惊喜的功能。
25
孟清和
16天前
从锦屏山森林公园一路徒步到石棚山风景区,在山脚看到有野路可以爬到山顶的小长城,想着来都来了,爬!历经半小时终于到了山顶,是一条值得推荐的徒步路线。
00
孟清和
18天前
朋友一家人特地开车来玩,中午带他们吃完海鲜后,然后去赶海,从下午四点等到下午六点,一直没怎么退潮,只能等着下次再来捉皮皮虾了。
50
孟清和
19天前
成功登岛•秦山岛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