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斯怡Jins
152关注788被关注0夸夸
🦄科技x人文 00后研究员
🌈AI美学/Z世代文化/性别研究
🔍AI产品/VC战略/互联网用研
🍠:@斯怡Jins(科技人文方向)
置顶
斯怡Jins
4月前
2025年7月24日,是我公派欧洲的最后一天。

朋友问这700天出来的意义是什么?当时我的脑子嗡嗡直转,眼前只浮现第一次从使馆出门,便看见金光闪闪的多瑙河—— 那是一只镶满鳞片的巨兽正在呼吸,而我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小的人,凭什么能看到这样美的景色?” 那晚我在纸上写下这段话,日记本的名字叫《布达佩斯小老鼠》。

23到25岁的海外时光,大多是孤独而灿烂的。我一定程度陷入了社会学中“拓展青春”的概念。宁静的小镇让我遇上一群善良得简单又深邃的人,但关键时我还是能感受到中间有一道小小的湾沟,就像《维尼熊》动画中的小猪听到洞穴中传来自己的回声—— “你是谁?你要干什么?”
一定有什么东西等待着小猪回去探究。

所以,这两年最大的意义,其实就是“这两年”的时光本身。作为东亚小孩,从“想要认可”到“想看见你,想理解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还未感受透就得快速抽离了,现在对家竟同时带着一种害怕和期待。
三十多岁的我回看会嘲笑自己吗?我想起2年前翻到15岁的日记:那个孩子好傻好天真,可她比我勇敢,我很羡慕她。

临行前夕,我最后去看望邻里家的匈牙利小女孩。她环抱着上次送她的小树懒玩具,跟着我走到花园门口。

“所以,你还会回来吗?” 她用蹩蹩脚脚的英文问。

我一时不语,只是回看那孩子的眼睛——那双眼睛圆圆的,亮亮的,在月夜下揉开了琥珀的颜色。

2025.7.24
41
斯怡Jins
2天前
【小猫领养🐱】希望上海及附近的朋友,一起为我们家天使/女明星小咪找一个家

脸脸(小脸儿)是一只漂亮可爱的长毛小白猫。大约10月初,我们在一个剧组附近的车旁发现了她。她那时只有3-4个月,肚子受伤了,小小的身躯艰难地爬行跟了很久。

于是我和朋友救助了脸脸,它现在非常健康,肚子的伤口已愈合,完成驱虫开始打疫苗。因为我们工作经常长外出无法养脸脸,故此帮她找个好人家🫂

和小脸儿相处后,她真的是一只很萌还喜欢撒娇的小猫。它适应力也非常强,带去医院的路上不吵不闹。有时它会趴在你的腿上和怀里呼噜呼噜,还会微笑。活力满满5个月宝宝一枚。

【领养需求👐】
优先定居于上海(江浙沪地区),家人都同意养,有病就医(目前小咪很健康),愿意拍照片,视频给救助人。最重要有爱心同理心,救助人可协商分担疫苗和绝育费用。

有意愿的朋友请联系我!
02
斯怡Jins
9天前
在理想情况下,科技作为友谊之媒介
能让你看到一个人的思考、行动和创造力
缓和一个行业最显性的性别问题(尤其对于女性创造先入为主的忽视)
这很大程度也反应了我们的社会从小就缺乏对于女性男性之间的友谊教育
用最直接的话来说,旧世界和旧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异性恋霸权怪圈。

——我们00后研究员有时是这样说话的🤷🏽
10
斯怡Jins
21天前
有两种友谊:一种是Ta们能激发彼此的生机;另一种是必须先焕发生机,才能跟对方相处。
面对第一种友谊,大家为了相聚竭力扫清障碍,面对第二种,大家在日程表上寻找空位。
11
斯怡Jins
25天前
工位上摸鱼走火玩了一上午捏ta
05后App真好玩!
开始全世界推广我的卧底程序员小女巫
00
斯怡Jins
27天前
25岁,和心里的研究和在意的人一起度过.

曾写下自己的状态像一只狐狸,躲避猎人的子弹,用尾巴玩球。但我好像总是忽略了下一句是“想要爱”,以及像陈宝早晨提醒我的:“为什么你总是不提出需求和赞美自己呢?”

谢谢大家昨天能来。小家的好朋友们一直陪我张罗,两个姐姐真诚地分享经验,几年没见的同学舍友和老朋友竟然真的出现了,还有现场的那些女孩子,抱歉没来得及一一交流,但我看到了泡泡外你们会各自精彩的未来。

梦的现实结束又开始。希望像小猫跳树桩一样去面对未知的事情。现在枕头边还真多了一只小猫,一只白花花的,贼能提需求和撒娇的小雪狐。

纪念25这个奇妙的年纪。
以及还会再属于我的秋天。

2025.10.26
10
斯怡Jins
1月前
周日有时间,来听我的AI与女性研究吧👾
UN一份新数据显示,由于教育、技术参与与社会支持的匮乏,未来将有1.5亿左右的女性面临工作被AI替代的问题(约为男性的2.7倍)。

这对未来的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情况,作为科技人文研究者,我不经思考:AI技术究竟能不能促进平等?女性应该如何规划职业发展?以及,那些已经拥有AI能力的女性,她们是怎么做的?

于是一切答案都汇集到份学术研究里!基于这半年真实的深访案例,我将把研究成果视觉化(which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周日的一场学术分享会,和关心AI、科技、职业发展或女性成长的朋友分享见闻。

如果你这周日正好在北京,那我们见面吧🍂

时间:10.26 周日 19-21:30
北京 别的盒子biebox The Box A馆 L5
01
斯怡Jins
2月前
第一次AI和女性职场发展研究圆满结束🪐

在很小的时候,我总会担心思考天上的星星是不是对的,好奇大的新的改变人类的事物是不是对的。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这些怀疑和恐惧,来自外界不断强调’我是一个女孩’。

直到我意识到我确实是个女孩。作为“非头号玩家”,你的任务不是屈服于游戏,而是天然性地洞察、质疑和调整现有的规则。

所以我很幸运,能接触到这些受访者。她们有人充满了攻击性,有人很温柔,有人只想过好小日子,也有人也野心勃勃。但同样的是,她们都是魔法世界里的一部分,是这个世界荒诞而有趣的原因。”

特别谢谢栗子和无碍酒馆准备的场地,谢谢来支持陪着我的朋友,谢谢在场讨论的Tech女巫们,当然,还有闯入我们世界的音乐和小狗🎶.

2025.9.19
20
斯怡Jins
3月前
“为什么我们喜欢斯特朗街上那沾着油污的商店柜台,喜欢码头、喜欢船,喜欢仓库,喜欢工厂的烟囱?这类东西并非艺术品,没有什么巴洛克艺术风格,也无诗情画意可言。这些并不惹人喜欢的房子、街道,并不高于人们的生活条件,也不与此相脱离,它们是后者的体现。我们喜欢这类“人类生活条件”的化身,只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对人类本身漠不关心。”
——西蒙娜·德·波伏娃
00
斯怡Jins
3月前
最近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平衡“便利”和“好的设计”之间的关系?
朋友是柏林的设计师,最近回国告诉我,其实有时候希望国内不要那么便利就好了。因为她感觉:过度的便利会让大家take for granted(一切服务都是理所应当的)。例如,快速的超市外卖固然好,但每当我们在街上看到心急如焚险些出车祸的外卖骑手时,也都会心头一紧。
不禁困惑:当某种设计服务了一群人却没有照顾到另一群人的福祉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10
斯怡Jins
3月前
最近看到GPT5的塌房吐槽,很多博主已经从“感性理性平衡” 和“人需要善意的谎言和理解”来分析。但我感觉这个事情的本质,也可以用人类学家项飙的【认可】和【认得】两个概念。

【认可】是系统权力、社会规则对个体的肯定,依赖外部评价。例如“你做对了”“这个代码是准确的”“这个逻辑才是正确高效的”。
而【认得】是平等主体间的相互理解,贴近人的根本心理需求。例如“你还好吗”“原来你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可以一起改进”。

作为现代社会的成年人,我们对认可这套系统再熟悉不过了。尤其在东亚社会,认可和认得的关系变得非常扭曲,认可成为认得的基础,一个人似乎要先做对才能被理解,抽象无厘头的本性在生活里变得太不重要。

于是,在这场21世纪用户对AI进化的“反叛”里,我们看到了对Emotional Agent的期待,而不单是Raw intelligence 的崇拜;我们也看到了疲惫的现代人对“认得”和被看见的渴望,像是一场微小的,也许夹杂自怜的,生动地对“认可”世界架构的抵抗。

Reference:项飙 康岚《关于承认的两种模式:认得与认可》

为什么GPT5戳中了人性的痛? - 小红书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