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我的兄弟叫铁马
553关注6k被关注7夸夸
前晚点LatePost记者
ENTJ
内心是个超real的糙汉
我的兄弟叫铁马
2天前
在悉尼小镇上拍到了人生照片!
91
我的兄弟叫铁马
3天前
技能五子棋,快点从我的脑子离开🥲
102
我的兄弟叫铁马
4天前
在悉尼两天,和五位来自东亚的女生交流完,深感环境对人塑造的不同。

三位是青旅的室友,和我一样都是单身,她们来自日本、菲律宾和韩国,我们在很多点上都深有共鸣。

韩国姑娘说,韩国人的口头禅就是“Balibali”,干什么都要“快点快点”。

菲律宾姑娘在韩国工作,一个人独居,父母已经去世,所以人生所有决策都得自己拿主意了,有时候也会迷茫,自己的选择做的对吗?

日本姑娘比我们都年轻几岁,21岁刚在悉尼读完语言学校,我在日本遇到的很多日本人完整英语句子都说不明白,可这姑娘来悉尼三个月英语就到可交流的状态了,我说你是我遇到的英语最好的日本人。她说努力学习是为了回日本进外企赚更多钱,而不是像许多日本年轻人一样进日企一干就是几十年。

两位是已经在悉尼呆了14年,做留学咨询的泰国姑娘。她们已到40的年纪,但看起来只有30左右,我说秘密是不是没生孩子?一位女孩大笑,说确实。她有相伴14年的伴侣,仍没结婚,过得也挺好,就没必要走个程序了。

另一位有个十岁的男孩,但离婚了。她和前夫还保持经常一起聚会吃饭,两个人都在努力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也许是年长10岁,比我和三位室友看得更多更透,她们已经不再太多困惑于亲密关系了,而是把重心放在事业上,想着十年后就该退休了。

也许是她们已经在西方文化中浸染太久,急迫的、匮乏性极强的工作、生活环境都离她们有些距离了,所以不再求一时的成绩、结果。

但相同的一点是,我在这些女孩们身上都看到了不限于原生环境的生命力,她们是长女、孤儿、离异女性,目光相对,彼此就知道,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定都不容易。
30
我的兄弟叫铁马
7天前
进大厂半个月,慢慢理解大厂是怎么形塑人的生活的:

首先,用各种小好处来让你把更多精力、注意力放在工作上。

早餐每天都有,可是要来得最后早的人才能抢到;中餐和午餐公司都提供,楼内就能拿到,减少了你出去吃饭耽误的工作时间。晚上10点以后打车报销,还会有小零食发给你,你可能九点想走,但想了想不如再干会等打车吧。

其次,用各种细微的管理动作,增加你的投入度。开会前必须有文档,并且所有人都要在文档上留言、讨论,来证明你看了,不知道留什么留个“mark”“+1”都可以,你得证明你来过。

我们部门不要求打卡,但据说领导曾在会上表示过,上午11点后到超过三次就要开除(估计没严格执行,毕竟没人正式告诉过我),但你知道了,就会自我约束,居家办公?别想了。

出差鼓励安排在工作时间外,这意味着你凡是跑远点,高铁、飞机上花的时间虽然是为了工作,但公司就是希望你用个人时间来覆盖。

还有,用项目制来决定你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心。定期发起一个项目,让大家在短期内给出一个匆忙的工作结果,上层快速做判断,从多个结果中选一两个再进一步推进。

这些管理动作确实让我觉得自己更专注、生活更充实了,但短暂的也基本完全没有个人生活了。希望项目过了,生活能更平衡吧🥹

写了几年大厂,果然还是要躬身入局才理解更深啊🫠
3621
我的兄弟叫铁马
13天前
分享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句话,我们的关系不仅仅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从评论区的不同观点也能看出来,性别关系背后有太多参差的现实,或许有什么很好的社科研究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当代人恋爱如此之难?

我的兄弟叫铁马: 最近问了两个男生,在上海的约会体验如何,都说很好,女孩子们素质都很高,甚至还会抢着买单。 为什么,男人们就是会得到更好的体验,而女孩子们面对的大盘都是Fuckboy,凭什么!

40
我的兄弟叫铁马
13天前
大城市精英有个普遍的傲慢,觉得大城市的生活就是更值得追求的,乡镇总隐含着落后和无聊的意味。

来乡镇调研走了一圈,看到乡镇人们的生活有很多自得其乐的部分:留下来的年轻人们大多在本地学校、医院、小工厂和政府机关上班,工作压力不大,本地可选的消费不多,但他们的消费能力并不差。

一个月3000-5000的收入,还不到个税起征点,住在家里或者单位宿舍,吃在单位食堂或者街边人均20-30元的小店,每个月手上有2500-3000元的钱都可以用来消费,他们会在抖音直播间、拼多多甚至小红书上购物,一个月花300-500元在奶茶咖啡上,女孩子们会花收入的三分之一在买衣服上,剩下的钱就周末和同事、朋友去县城探店、吃饭。

对比刚来到北上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门,起薪好点一万块,到手也就八九千,交了房租水电、点了外卖咖啡、偶尔出去吃吃饭,基本就月光。

两者的差异在于,大城市有很多消费供给,但大城市人的时间紧缺,去线下的时间有限,所以线下娱乐要花样百出、吸引注意力,而小乡镇需求并不差,缺的是优质供给,但这并不意味着优质供给来了就能赚钱,而可能是3-4个小乡镇+1个中心乡镇才能撑得起一家线下店。

可就是这仅有的少量优质供给,也能给小乡镇的人提供不少快乐。

我在路上听一位网约车司机说的话是:个人都有个人的生活,谁也劝服不了谁。是啊,大城市诱惑更多、痛苦和压力也更大,小乡镇看似总是落后潮流一步,但实在的快乐是不打折的。

总之,保持谦逊,保持好奇。
254
我的兄弟叫铁马
14天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在变得越来越封闭?

乡镇的小学中午放学不让出来,吃食堂,晚上放了学家长直接接走,无缝衔接;初高中则大规模住校,走读学生在课间也不让出去,上放学就家长接走。

大学高中化,全面封闭,封闭到催生出一个业务叫“校园送”,从校门到宿舍这一段有学生、民间组织、学校内部人、美团饿了么接力送这几方力量抢着送。

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安全,避免校外车进入、校外人员进入,看起来确实7-22岁的“孩子们”都更安全了,但,代价是什么呢?

年纪小的学生没什么自我保护能力,可到了高中、大学还这么封闭,不会让学生们太活在校园这个小世界里吗?
338
我的兄弟叫铁马
16天前
我们总说生命无价,但是:

用5块就能买一个25岁大学毕业生在30分钟内冒雨爬6楼给你送外卖,万一他不幸在送完所有订单90分钟后猝死,他还会被保险公司拒赔,因为这一条款被保险公司以小字写在了合同了,即使最后轮番上诉,保险公司也只赔了60万。

高速限速更高,通行效率就会更高,间接带动城市发展更快,但死亡率也高,所以高速限速最终是在城市发展速度、死亡率之间找个平衡。

年轻时在上海分到了2-3套房子的上一辈,把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价格的房子卖给小镇来的年轻人们,几百万就换了他们30年青春,其中一小半还付给了时代红利消失,房价下跌。

人的生命很多时候就是被标明了价格,不管是被宏大的社会发展,还是被固执的传统观念,而我理解的无价,是跳脱了这些东西之后,把人当人看,看到的价值无可估量。
714
我的兄弟叫铁马
18天前
最近问了两个男生,在上海的约会体验如何,都说很好,女孩子们素质都很高,甚至还会抢着买单。

为什么,男人们就是会得到更好的体验,而女孩子们面对的大盘都是Fuckboy,凭什么!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