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压缩推动进步》,作者德国计算机科学家施密德·胡贝尔,文章最初写于2008年(原文见链接)。作者提出,科学和艺术,都可以被看作是通过创造或发现新的方式来压缩更多数据,它会产生激励、愉悦感。所以,我们最大化获得快乐的方式,就是最大化、快速地学习可压缩的新序列。
回到2025年,大数据、AI的搜索引擎功能,使得我们被各种内容推送机制吸引,这种愉悦感,我认为实际上是重复感,而非美感。
因此,这篇播客分享的内容是:人类有别于AI,创作美的途径,是“不可计算”、“预期违背”。
本周开了新坑《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书里提出:一种由肯尼斯和乔尔发明的算法,叫作“新奇性搜索”(Novel Search)算法,也是于2008年推出的。这种算法会随机生成一组解决方案,通过评估新奇性并保留新奇性比较高的方案,从而像生物演化一样发生一定的变异,如此往复循环,直到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或者将问题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