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zack_wang
410
关注
65
被关注
0
夸夸
在产品和技术之间游走
罗森内里
我与我 周旋久 宁做我
置顶
zack_wang
2年前
对于一件事情的评论,要么有数据(有信源的数据),要么有亲历(而不是道听途说),什么都没有,纯情绪表达,不值一提,浪费阅读者和参与者的时间。
5
0
0
zack_wang
6天前
先准确定义问题,再选合适工具;别为工具改造问题
0
0
0
zack_wang
8天前
潮水涨了又退,沙滩时有时无。 变化如潮汐,缓慢而无声。我们无法预知下一次涨落,只能在心中慢慢放下对过往的执念,学着拥抱未来的未知。
0
0
0
zack_wang
23天前
Never attribute to malice that which is adequately explained by stupidity.
0
0
0
zack_wang
28天前
从来如此,便对吗?
1
0
0
zack_wang
1月前
任何资产的“硬”都是有条件的、动态的。行业随着时代在迭代不是消亡。它更适用于渐进式创新的领域,破产一个旧企业,同时催生一个新企业。行业也揭示了更深层的需求。柯达破产了,胶卷行业衰落了,但“捕捉和保存影像”的需求从未消失,甚至空前旺盛
1
1
0
zack_wang
1月前
猎头小林子Lynn: 阅历到了吧,辛芷蕾能成为影后并不需要特别惊讶,也别天天写什么悲情苦难叙事,也别天天写什么强者文学。无非是,坚持留在牌桌上,日拱一卒。 我的观察结果是,毕业后就不努力的人有一波,年过三十又筛选掉一波,35岁又一波,结婚生子后退出职场围着孩子家庭转又一波,40岁了学不进东西了开始摆资历了又筛选掉一波,45岁固执了又筛选掉一波,剩下的能保持学习和成长的,继续关注自己不围着男人/女人/家庭/孩子转的没几个了。年龄增长后选择权收窄是定然的,但,学会做排序和减法是必须的,但,人往往又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应该啥都有啥都要。 人不能成事基本就两字,傲和惰。傲就是摆资历,就我招聘来说这是很明显的,混出点名头的特别喜欢摆谱,天天一副你求我呀的姿态,太普遍了。惰,就不学习,不变了,天天说的都是过去,老经验,别人说啥没用,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太早地吃自己的老本/经验,太早地放弃自己。 优秀的具体表现是,日拱一卒,每天/月/年干点不一样的,尝试新东西。聪明人多啦,精于算计,急功近利,但是,我讲真,明明有积累有结果了,为什么学不会等待和舍弃呢?为什么反而没有耐心呢?这应该算是人性的弱点吧,还是懒跟傲的延伸。优秀的,能走得更远或者更高点的人,往往是主动的,有耐心的,不急的,会种地的。 辛芷蕾和我爱的章子怡就一定是吃了很多苦吗?我不信,我真不信,我年纪大了,不信了。懒跟惰的人一样吃苦,吃重复,乏味,心高气傲,停滞不前的苦,吃自己的经验和没人买单和被挑剔,没有主动权的苦。她们就是坚持向前,做好一件事,等而已。章子怡最难那几年拍了一代宗师,她只是换个方式继续做自己擅长的事而已,没有重复,花几年时间练功只拍一部电影而已,我并不觉得多么悲壮,多么苦,上不了这个价值。辛芷蕾背台词有什么厉害的呢?演员的基本功而已。 我现在反而觉得,成功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哦,对了,过早放弃自己的人我见多了,同时,天天仰卧起坐的人更多。天天问自己,问世界,努力么不努力,坚持么不坚持,天天聊想法,聊矛盾,聊纠结,聊社会,搞得好似多有想法,米有,还是懒,急功近利,傲。
0
0
0
zack_wang
2月前
刘勿锋: “我们要做战友,而不只是做同事。” 大概是我工作以来听到的最温暖,最让人感动的话了。 1. 战友,而不是同事 打逆风局的时候,才最是见人心。遇到了困难,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那怎样才会有这个“情分”呢? 答案是感情。 长久以来,我都觉得把事做好就够了,大家都是专业的,哪需要那么多感情呢?直到现实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直到我的研发跟我说:“我愿意为了你,把需求做得更好,因为你让我感觉到你把我当兄弟。” 直到我听到他们主动提出说:“感觉最近xx同事状态不好,压力很大,要不咱们一起关心一下吧。” 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那句老话:人心都是肉长的。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都希望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被关心。这些都是感情最直接的体现。 专业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下限,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才真正决定了团队的上限。当团队成员感受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完成任务的工具,而是一个被珍视的伙伴时,他们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和创造力。这种能量,源自于“我愿意”而非“我应该”。 团队之所以出问题,可能不仅出在流程或制度上,更可能出在“人心”上。当团队缺乏情感的连接,成员之间便只剩下冰冷的“分内之事”和“分外之事”。遇到压力和挑战时,团队很容易就会分崩离析,陷入互相指责和推诿的困境。 而一个充满“战友情”的团队,则会把挑战视为共同的“敌人”,成员们会主动补位,互相支撑,因为他们知道,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2. 战友,不是朋友 但是,这种“战友情”也不等同于生活中的“友情”。 战友是一起背靠背,一起打仗出成绩的。 朋友,可以是一起吃饭、聊天、分享生活喜悦和烦恼的人。朋友关系的基础,更多是个人兴趣和情感的共鸣。然而,战友关系的核心,是建立在共同的使命和目标之上。 战友的定义,包含了几个核心要素。 首先,是共同的战场和一致的目标。战友的凝聚力来自于共同的“战役”,无论是攻克一个技术难关,还是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项目,大家的目标都高度一致——打赢这场仗。 其次,是绝对的信任和依赖。在战场上,你必须无条件地相信你背后的战友能守住他的阵地。这种信任不仅关乎情感,更关乎专业能力和责任心。你知道他不会掉链子,正如他相信你一样。 再次,是坦诚甚至尖锐的反馈。朋友之间可能会因为顾及情面而避免尖锐的批评,但战友之间,为了共同的胜利,必须能够给予并接受最直接的反馈,目的不是为了指责,而是为了让整个团队变得更强。 最后,是成就彼此,共享荣誉。战友情的最高体现,是在胜利后共同分享荣誉。每个人都清楚,这份功劳离不开团队里任何一个人的付出。 朋友关系的边界相对模糊,而战友关系则有清晰的语境——那就是“职场”这个战场。我们因共同的事业而集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最终也要用共同的成果来衡量价值。 所以最后,请珍惜主动把你当战友的人。
0
0
0
zack_wang
2月前
《管子·乘马数》:“若岁凶旱水泆,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为庸。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
0
0
0
zack_wang
2月前
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0
0
0
zack_wang
2月前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