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职场人士的代称一直在变化,前几年还是“打工人”,现在变成了“牛马”“吗喽”。往好了说,它是一种黑色幽默,一种自我调侃,一种压力的消解方式。但这也是一种越来越低的走向,从“人”到“非人”,好像把自己工具化,不再是一个活生生、有主体性的人的角色,你就会感觉个体的无力感越发清晰,也越发沉重。其实,这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自我保护和防御机制,它增加了人们的职场疏离感,给自己这样的暗示:对,我就是一个工作的工具,不指望有什么样的成长,只需要维持最低的职业投入度。这种状态长远来看,其实即不利于心理健康,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