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乐优弥19岁结婚引起舆论关注,当然。他14岁拿下戛纳影帝,至今东亚戛纳影帝也才五人。14岁之后,他的演技和样貌变化饱受争议。可其实,外界并不懂导演和剧本对电影的影响远远大于演员,况且在他少年时期就成为关注焦点,朝他过去的资源谈不上更好或更坏。一来,他无法辨别,二来,他没有帮他辨别的人。对于家境不富裕的孩子,随着自己境遇的改变,19岁找到对的人重新组成家庭,更稳定地投入事业,哪怕历经挫折,也会能扛过去。尤其,他的妻子是同行,对电影也颇有研究。多年后,再次拿下日本国内影帝,成为菅田将晖的偶像, 他早已越过演员转型的迷茫期。可见,影帝仍是影帝,既有做影帝的天赋条件,也有该有的人生决断力。什么时候为自己搭一个稳定的结构,什么时候看明白外界评价,什么时候稳定地再返高峰。也许,他也不明确,只是跟随感觉走,但确实是坚定地走了。
相对比的是,有太子基之称的郑中基,虽然有过人的音乐天赋和优越的家庭支持。可因为资源太多,听到的真话少之又少,对于做成事的渴望小于维系社会关系的表面来往,多年下来未能积攒到某一项过人的实力。反而常常因绯闻上头条。或许,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可以达到的高度,每个选择背后不可重来的影响,以及生活可以有的安定感。
资源不是选择正确的关键原因,任何条件都有两面性。无数个选择才能成就一个人,才能达成一种活法,而我们常常,更应该让自己直面这些难题,相信自己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