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Usernamephobia
195关注201被关注0夸夸
内心是个非主流。
公众号/xsh: 海怪不知道
置顶
Usernamephobia
3年前
打开自己很难,但结果总会是浪漫的。

(长期开放面即!)
40
Usernamephobia
4天前
跟DeepSeek讨论我的失眠问题,看见它的思考过程蹦出来这么一句。
我的内心:😌 姐果然是天生哲学家。
然后心情好了不少。
00
Usernamephobia
14天前
意外剪到了菲姐20多年前的这个同款发型,开心!
00
Usernamephobia
1月前
经过一条绿色的路
00:21
00
Usernamephobia
1月前
今年最满意的购物之一!每天起床心情都变好了~
20
Usernamephobia
1月前
我现在释放表达欲的主要途径:在微信读书上写想法。之前也试图整过公众号和小红书,但我低能量又完美主义的天性实在无法适应这个流量时代对发帖频率的要求,总是发完几篇就灵感枯竭,然后就搁置了。而在微信读书写想法时,完全不会顾虑什么流量,写了一定量的想法(评论)后,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几个点赞,还是有点开心的
00
Usernamephobia
4月前
盒马的这个蝴蝶酥好好吃啊!
想买个能放久点的零食就随便买了,没想到这么优秀,甜度刚刚好,好吃到让我想赞美人生!
00
Usernamephobia
6月前
有对线下活动感兴趣的即友吗?来求个反馈:

最近一直在琢磨办个活动,起因是我在家办公的生活太封闭,想跟外界多些接触,参加过的其他活动又不太能让我坚持下去,所以想要办一个以我的个人兴趣(人文知识、社会观察、自我接纳)为出发点的活动,重点面向和我一样“有社交需要的i人”,每次活动的人数不会很多,保证交流的深度和舒适度。

关于活动形式,我现在想到的大概有两个方向:

1.问题互助会:一个【轮流提问 + 探讨】形式的活动,用以交流最近的思考、疑惑或任何想要交流的问题,可以是自身面对的问题,也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之所以想到这个形式,是因为它可以让每个人都有被倾听的机会,同时,相比讨论抽象的话题或内容,“提问—回应”的形式更直接、更聚焦,也更贴近日常生活。

2.人文社科读书会:因为有很多想看的人文社科类的书都没看,所以想组个小队一起看,面向和我一样的非学术界的人文理论爱好者,主打一个“理论的实际应用”,书目是比较经典的人文理论入门作品和导读,希望能通过讨论,让人文理论知识不再停留在抽象层面,而是可以对具体的生活有一些启发。(打算从对我影响很大的《导读拉康》开始,书单我会有一个框架,也会邀请参加的小伙伴们推荐和领读)

想问下大家对上面两个活动想法的感觉如何?会对哪个有想参加的愿望吗?或者有没有其他你觉得好的活动形式?
00
Usernamephobia
7月前
正因为今年啥都没做而焦虑中,看到伍迪艾伦这句话被点醒了,怒学了五单元多邻国,又看了半小时书。感觉好了不少。

喜欢这种朴素实用的人生建议。
00
Usernamephobia
7月前
为什么现在即刻分享音乐不能直接播放了?之前从弹出复制链接到分享播放很丝滑,现在全没了😳
00
Usernamephobia
7月前
好喜欢这张专辑啊!有种贾樟柯或娄烨电影的感觉,平凡生活中的哀伤和诗意。

宁波人有三譬好譬(The Ningbonese Philosophy of Consolation)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