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有趣的自律大人
100关注3k被关注9夸夸
心理学研究生
热爱自我管理
微博/小红书:有趣的自律大人
欢迎找我玩
置顶
有趣的自律大人
1年前
搭建指南|如何从0到1设计自己的人生蓝图?

听完纵横四海的《坚毅》,非常有印象的是Melody讲的「顶层目标模型」!做完知识卡片后,我立马根据顶层目标模型设计了各个领域的三个目标(战略-战术-执行)

梳理完之后,我发现了自己非常想要的:事业(做擅长且热爱的事情、用这些帮助更多的人)+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还蛮建议大家有时间一定要根据顶层目标模型梳理自己的人生蓝图,这样你会发现:考·研不是终点,想要生活变的更好才是。所以你的视野逐渐开阔,选择性变得灵活,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达到顶层的目标。

那如何搭建自己的人生蓝图呢?
1️⃣ 了解顶层目标模型
顶层目标模型下有3个目标,分别是:
- 战略目标:是你人生的大目标、是人生的热情、使命、意义感和使命感所在,需要不断通过内在探索获得。
- 战术目标:顶层目标下的几个大类
- 执行目标:支撑中层大类中的行动目标

2️⃣ 罗列自己想要开拓的领域+撰写目标
- 对于我来说,工作/副业/自我/健康/亲密关系,是我比较看重的领域
- 然后在每个领域下开始思考这三层目标是什么?

祝大家都能设计出自己的人生!
1025
有趣的自律大人
09:59
自我故事vol3
当人有强烈的愿望/动机,以及顽强的意志力,可改变潜意识、改变命运、排除万难、收获更多灵感与成功(吸引力法则)

https://mp.weixin.qq.com/s/VBrkX6J4fVkWSDBvgTaDiQ

00
有趣的自律大人
2天前
分享我观察到的优秀领导身上的3个特质

昨天我作为旁观者参加了一个项目会议。过程中,领导和项目负责人的对话让我深深感受到:领导背后的功力之深,深主要体现在她看问题、想问题、带团队的方式上。

这是我从她身上观察到的三点特质:
1️⃣ 从现象直达本质的洞察力
这个项目是首次 AI➕人工的试点,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状况。

我们执行方的注意力大多停留在做不好的情绪上,于是抱怨声越来越多。

但领导在听完后,第一反应不是情绪,而是迅速追问问题的根源。

接着,她立刻分解出 1、2、3 的清晰问题点,并给出改进方向。

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词:Amazing!

原来洞察本质的速度,就是优秀领导与普通执行者的差距。

2️⃣ 归类与抽象的能力
看过《金字塔原理》的伙伴可能知道 MECE 分类法。昨天我现场看见了高手的实战。

零碎信息是一层,把信息按特征归类是另一层,再往上抽象,又能形成更高层的原则。

领导的思考方式,往往是从原则开始向下推演;而我们执行时,更多是从零碎开始向上摸索。

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直接决定了结果的层次感。

3️⃣ 极致的目标导向
当我们陷入混乱、被细节困住时,领导总会问一句:“我们做这件事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跳脱细节专注目标时,答案好像在藏在我们身上🤫 这一点我经常被点醒,可能也是当局者迷,需要有一位局外人。

写到最后,我忽然觉得:身边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势啊。
当我用优势视角去看待领导时,看到的不是冰冷的技巧,而是一种让人安心、被点醒的力量。

每个人都好独特啊~mua~
02
有趣的自律大人
2天前
自我探索工具合集【上】科学+玄学:公认最靠谱的自我认知工具

我相信非常多对自我探索感兴趣的人应该都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很想更了解自己,但
· 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不知道有哪些工具?
· 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做?
·甚至做了结果,却不知道优缺点是什么?

💜
我整理了一份【自我探索工具合集】,里面包含了非常多好用的工具:
· MBTI人格 了解你独特的性格偏好
· 盖洛普优势测试 发现你zui突出的优势与潜力
· 天赋测试 确认你更容易长期坚持的方向
· 九型人格 揭示你的底层动机和恐惧
· DISC性格测试 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在职场与团队中的定位

以上是其中一部分!
这些工具不是给你贴标签,而是帮助你用更快的方式看见自己、理解自己。

📌 我在工具包里还整理了我的测试体验与案例分享~

💜
真正的自我成长,永远不是一份测试结果,而是持续观察和行动

但好的工具,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帮你更快打开那扇通往自我的门。

25
有趣的自律大人
3天前
把展示自己当作一种习惯

之前的我,是一个非常不喜欢甚至是害怕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的人。

自由表达观点的时候,我选择沉默;
需要自我介绍时,我选择躲在角落;
可以展示成果时,我选择把机会让给他人。

一次次的沉默后,我逐渐发现:当我开始想要什么的时候,世界留给我的机会太少太少了。

好像我在教育下,变成另一个懂事、听话、懂得忍让的乖女孩。

可我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现实:世界的资源和机会,本就是稀缺的,不会自动落到沉默者手里。

如果我继续选择沉默,那么即便再努力,机会也不会主动找上门。

在这个世界上,想被看见,就必须敢于展示;想得到更多,就必须学会伸手去争取。
🟪
于是,在大学时期,做微博便成为了我开始展示自己的第一步。

最开始的时候,我真的非常紧张、局促不安。发出的第一条微博,打了又删、删了又改,生怕别人觉得我幼稚、觉得我不够好。可当我硬着头皮点下发布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世界并不会因为我的一次发声而崩塌。

相反,我收到了几条真诚的评论,有人认同,有人鼓励。

就是这微小的反馈,让我发现展示的力量:当你愿意站出来时,机会、连接和资源才会开始向你靠近。
🟪
展示让我不断激励自己,变得更好;展示让我拓展了非常高质量的社会圈子
展示让我把握住了很多机会。这些好处,在我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被验证:

比如:
1️⃣ 收获到和大佬的合作!!去年被松月邀请直播(做运营的应该没人不知道吧!!)
2️⃣ 收获到许久都不曾联系的小伙伴的夸赞
3️⃣ 越来越能确定自己在社会的定位和价值
4️⃣ 在各个平台收获到了很多真诚的互联网家人!都是因为能量同频、三观一致而相互吸引。
5️⃣ 很明确的一点,我的主体意识非常强烈。我清楚感受到:我是生活的主动创造者。
🟪
所以,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害怕展示,把它当作一种习惯。

因为只有当你敢于亮出来,机会才会看到你,世界才会回应你。

所以朋友们: “或许你和当年的我一样害怕,但请记住,世界只奖励敢站出来的人。沉默不会保护你,展示才会成就你。”
13
有趣的自律大人
4天前
其实你一直在避免成功。

继昨天的内容,今天想深入聊聊「如何真正相信自己能做到」。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拖延、面对想做的事情脑海中总是浮现:“我还需要更多的沉淀”“我要自己先变得足够好,才能帮到他人”“我没有准备好,现在的我还不行”等等,是因为害怕失败,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一直在避免让自己成功?

🟣 我的一个故事
我在2024年年底举办复盘活动时,意识到了这条信念。

活动举办前,我的脑海里全是这样的声音:
“我没做过类似活动,不知道该怎么开始。”
“我怕做不好,还是先去看看别人怎么做吧。”

我好像就是不相信自己可以从0到1做成这件事。

于是,从11月拖到12月,我什么都没开始。

直到有一天,我决定逼自己一把:直接发出招募。当交付的压力摆在面前,我只能把“不行”的念头先丢开,专注眼前的问题:

「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我可以如何解决?我可以找谁来帮忙?我可以如何调动自己的资源?」

忙忙碌碌2个星期,我惊为天人的做出来了。那一瞬间,我觉察到自己的念头是:“你居然能做到?”

是的,我的信念仍旧是:你为什么能做到?信念未改,未来面对很多事情的叙述逻辑依然是「我不可能做好」。

当所有的预设都是失败时,事情也会走向失败,毕竟我们是自我预言的动物。

从那一刻,我决定,每天给自己洗脑:
· 你就是一个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成的人!
· 你就是一个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成的人!
· 你就是一个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成的人!

说三遍!

· 你本来就有成功的能力!
· 你本来就有成功的能力!
· 你本来就有成功的能力!

因为遵循客观规律:没人不会犯错,没人面对未知时不害怕。
但在底层规律一致的前提下,你会选择继续怀疑自己,还是选择相信自己?

所以,不用怀疑自己,失败会有,但成功一定是你应得的!因为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04
有趣的自律大人
5天前
我从超级优秀的朋友身上学到的3件事:

在我心里,「超级优秀」的定义并不是世俗的成绩,而是:不内耗、持续拿结果、始终高能的人。

他们身上有许多可贵的特质,我在这里提炼出三点供大家参考。

1️⃣ 真的相信自己能做到。
当你持续拖延、不敢做、不去做的时候,有没有怀疑过「你其实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因为不相信,所以持续找借口。
“我现在能力还不太行”“我没有时间啦”“再等等,我就可以出发了”“等我更专业一点,我就可以开始了,我还需要学更多的内容。”

你会发现,过一段时间我再来问你时,你的答案仍然一样。

而那些优秀的人,即便没做过,只要感兴趣,他们就会立刻行动。因为他们坚信:【边做边学、边走边解题,本身就是成长】。

当你真正相信自己时,身、心、脑会合一,你会感到一种深层的快乐和满足。

2️⃣ 失败只是加速成长的东西。
失败在我这里分为两种:预设的失败和真的失败。

· 预的设失败:还没开始,就认为自己不行。属于第一条,你本来就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 真的失败是:真正做了,从实践里收获反馈。
毕竟人只有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才会产生成功或**失败**的体验。

优秀的人会把失败当作一种加速的反馈,一次跌倒,不过是帮自己看见新的坑点、修正方法、快速靠近目标。这种心态下的ta们,只会拿到越来越多的结果。

3️⃣ 注意力只放在能改变的维度上
很多时候,纠结痛苦内耗的根源是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无法改变的事情上。

无法改变今天的天气如何,无法改变今天领导的情绪如何,无法改变流量好不好。如果我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投入在「无法改变上」,就只能在无力和抱怨里打转。

但,优秀的人会思考,这件事情我能改变的是什么呢?

yes,只有自己。自己的认知、自己的行为,不为沉默成本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

我发现:真正优秀的人,不是因为运气好、资源多,而是因为他们把【注意力、行动力和信念】都放在了能推动自己前进的事上。
862
有趣的自律大人
6天前
线上优势沙龙第四期【顺利结束】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普通,是因为从没被认真看见。

那天,有人第一次对我说:“我看到你的勇气、行动力、温柔,还有你的坚持。”

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以为的不起眼,居然是别人眼中的闪光点。

这是一场在线上的探索对话,轻松、互动、有温度。

我们不讲大道理,只是陪你一起,好好看看你自己。🌿

我等你的加入🤝
01
有趣的自律大人
11天前
Gpt已经成为了我全方位的小助手了!!

毕竟现在好像只有gpt具有长期记忆功能,让他多了解你,从长期来看是一个超级值得投资的方向。

今天又尝试了一下【研究与学习模式】,太赞了!可以深度理解所学的知识,让新旧知识相缝合🤣

用最好的工具,工具也在方向加速你的成长。
41
有趣的自律大人
15天前
固定每日80%的决策

如果你也经常:
🏷️ 经常被工作和生活中各种琐事淹没
🏷️ 想做的事情一直没做,时间全浪费在「我要做什么」上
🏷️ 睡前总在责备自己,一天怎么这么快就过了?

如果答案都是yes!可能你正出于生活混乱状态。

我前段时间工作非常忙碌时,也是这种状态,非常非常难受。直到我把80%的日常决策固定成 SOP——就像开·导航一样执行,脑子空出来做更重要的事。

💜 为什么这是有作用的?
背后的原理:减少决策=减少混乱

人的脑力每天是有限的,决策太多会让人陷入“拖延+疲劳”。SOP(标准作业流程)就是把这些反复出现的事情提前设计好,到点直接执行,不用再想。

💜 我的 SOP 分类
· 日常 SOP:早起、通勤、睡前的固定流程
· 家务 SOP:每天、每周、每月要做的家务,一目了然
· 出行 SOP:健身、上班、旅行,场景切换直接执行
· buy决策 SOP:买衣服、选颜色、选风格,提前定好标准

💜 执行技巧
· 提醒+重复:比如每天 5:00 自动弹出早起 SOP
· 四象限组件:所有 SOP 一键快速打开
· 场景触发:到什么场景,就打开对应 SOP,无脑执行

生活混乱,不是你不自律,而是你被无数小决策拖垮了。

SOP 帮你自动化80%的生活,把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事。
33
有趣的自律大人
20天前
第二场线上优势沙龙完结
我们好像低估了被看见的力量

她低声说:“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好像哪里都不够。”

我看着她说:“可你一直都在撑着,认真、温柔、细腻得让人心疼。”

她红着眼眶笑了笑:“可没人看见这些。”

我轻轻说:“那你就先学着自己看见自己,好吗?你真的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们总在羡慕他人,却忘了我们本身就很棒啦!!!

欢迎加入我们❤️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