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个人完全出自理性自由选择了某信仰,又完全出自理性自由背弃该信仰,那么他的信仰是最虔诚的,因为他的信仰完全出自理性的必然,除非信仰本身出了错误,否则他的信仰是毫不动摇。
若一个人完全出自感性偶然接受该信仰,那么他也会毫无征兆地背弃该信仰。但他的信仰也是最虔诚的,因为他信仰该信仰毫无利己的成分。
理性与信仰不相容,一个需要坚持信仰的信仰,说明它不是必然的理性与理性的必然,而如果不是必然的理性与理性的必然,则完全信仰它是荒谬的,你要在信仰发生错误之前改变信仰,或使信仰能纠正自身的错误。不过,这样理性地去信仰就不是纯信仰了,而只是将信仰当成工具。
而出于感性偶然的信仰,他们在无知觉的情况下背负着信仰如同背负着命运,例如出于犹太教家庭的孩子背负着信仰犹太教的命运,出于爱国者家庭的孩子背负着爱国的命运。他们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被信仰这位家长操控着,并与之产生着爱恨情仇,直到他们有完全的自由理性后,他们才能做出如下决定:要么继续信仰,要么背弃信仰,也就只有在这一刻,他们的信仰才是出自选择。但是,他只要他“选择”,那么信仰也已经沦为方法论的存在了。
也就是说,不存在绝对的信仰,要么被信仰操控着(圣愚),要么基于工具理性(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