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纳博科夫star
39关注603被关注3夸夸
天真,烂漫,幼稚。
置顶
纳博科夫star
6月前
我该如何提问?大家对哲学最大的好奇是什么?
5721
纳博科夫star
23:05
如果坚持在冰箱里塞蔬菜,能不能养成吃蔬菜的习惯?甚至代替一些原本的碳水脂肪摄入?
20
纳博科夫star
19:16
《毕竟我根本上还是中国人》

我护送两条金鱼流放
它们因不好看被放逐

金鱼有三个等级
最次等喂鱼
第二等摆摊
第一等观赏

我羁押苏东坡们
试了衣服,买了新鱼,拿了快递
花完一下午,不紧不慢来到河边
把金鱼扔进去
没扔对地方,金鱼被地板和流水折磨
但万幸,金鱼还是折磨完流入水底了

我像羁押苏东坡的犯人
00
纳博科夫star
19:05
是历史的功人。往小了说,抖音促进了社会稳定,往大了说,抖音发动了新世纪启蒙运动,塑造了最广大的共识。

在抖音制造傻子之前,这群傻子可是比傻子更甚的不可言说者,抖音让不可言说者变成了不暴动,知晓世界之大的傻子,乃功德一件——难道没有抖音,他们就会去读书看报,了解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吗?我们这样的想法,跟把孩子不学习的原因都怪罪在小说,游戏上的家长有什么区别?

每当你要批评别人,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HandsoMeng: 张一鸣会在几百年后成为历史的罪人吗😂

00
纳博科夫star
2天前
吃完督工的瓜了。

说白就是以督工的营收,完全招不到专业尽职的员工,所以来帮督工干活的人,基本全是被督工吸引,为督工廉价发电的。

因此逆风时大家能抱在一起不树倒猕狲散;走出困境了,督工也不可能不念旧情,去调整人事和敲打混子。

但由嘉不知道督工与他的员工们的这层交情,以公司的视角看待工作室,结果得出结论内部有混子在白吸公司的血。

而督工的做法是冷处理,既不想处理员工,也不想得罪由嘉,且因此事,督工嘴硬心软,重人情淡制度,真的只爱嘴巴输出的实际形象暴露在大众面前,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与他在镜头面前经营的“专业”“铁血”形象截然相反。

其实督工团队存在办公室矛盾完全没有任何意外,毕竟是幸福和睦的一家三口人,每年也难免吵几次架,难免有人出乱子,何况是有三十多人的中小型企业,有混子,有帮倒忙的完全在意料之内。

督工百密一疏的一件事是没让离职员工做好保密协议,这一搅直接把督工“专业”“铁血”的形象搅没了。比起工作室那几个混子,由嘉才是女魔王,几个混子只是占了本就不多的收入,由嘉可是直接对督工的商誉财产造成重大打击,而这可不是开掉几个混子,节省的工资能弥补回来了。

由嘉确定有冤,有理,有据。出于现代伦理,她也不算私德有亏。

但最好还是远离这种强人,因为常做人,哪没有不小心,无意识得罪人的一天(督工更惨,仅因没管理好,就不知道是由嘉故意趁流量,还是好心帮坏事,倒了大霉)而这种人就是你撞到时,最硬的混凝土墙。
00
纳博科夫star
3天前
小红书可以写一千字以上了,会自动编辑,还不大懂怎么回事。

但是,我也写得越发简练了,感觉都用不了一千字。

现在就是即刻什么都发,小红书发即刻精选。小红书用户真是好啊,不用看我在即刻评论区跟人抬杠。
00
纳博科夫star
3天前
我觉得21世纪尚待解决的事情就是人们的精神压力。即还没做事就先被自己吓死的压力。

这种压力反映为焦虑,担心,心神不宁,烦躁,失眠……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全民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坏处是鼓励人们将自己的生活投放到网上,让自己时时刻刻处于被监控中。《1984》没做到的事,让抖音朋友圈小红书做到了。乔治奥威尔和福柯绝对没想到,当代人(特别是一零后),会主动上交隐私,并将自己的经历主动“价值化”(可交易化,货币化或金融化)。

这种将自己隐私的“主动上缴”,是对资本主义下仍有一亩三分田的自由,仍有一片不可被异化的净土的幻想的彻底嘲弄——你喜欢书法?OK:国学的,早慧的,可能也喜欢汉服的,找喜欢传统文化或有思想深度的搭子的,可挂二手平台卖五十块的,想教新人做副业的……其兴趣,需求匹配的逻辑是以物易物的,其以物易物的逻辑是暂时不能货币化的。

渐渐地(特别是直接活在互联网的一零后们),“值多少价”成为了人们看待多数事物的阴影。

这种势利的心态就是所谓的成熟,在以前,这是政治家才有的品质。而现在,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最小的政治活动(宣传自己),也就同意习得了这种品质。所以可以说,我们这代人,大部分是不幸的,他们直面了资本主义,直面了万物可量化,可价值化的事实,他们战战兢兢,又藐视。

战战兢兢是因为,自己无法撒谎,无法隐蔽,自己“值多少,值什么”,已经被社会所定,投机取巧变得很难,信仰一跃也已经无法忽悠人了。

藐视是:一切皆是有限的,相对的,除了时间外,除了我下来旅行的这段时间,一切“什么都没有”,坚不可摧的楼盘可以没人要,毫不值钱的娃娃可以炒上天价,而这些都是时间任由人心自己摆弄自己的杰作。你说你是个伟大的人,那我就用全力赞助你,超额支持你青史留名的方式,让你的伟大显得像兑现利益的投机。我让志愿者能拿高额奖金,我让极限运动者只需好好练习与纵身一试,也许你仍沉溺在自我感动中并将外界帮助当做自己信有应得,但在旁人看来,你的伟大就成为相对的了——因为他们看到政府和赞助商时会相信,还会有前赴后继的“伟大者们”。

这就是超人时代,唯有时间与虚无主义永恒。
00
纳博科夫star
4天前
在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时,中国在网民嘴里也是要完的。我不认为这是被灌输,而是文明的残忍:大部分人必然不是主角(无论是努力的还是没努力的)

这没办法,我想起一句动画片台词:没有我们的存在,好人怎么会显得厉害。

难道你要把我(末人)的自由意志也剥夺吗?我的悲伤出自灵魂的痛诉与呼喊,你们眼中的狭隘,是我认识的世界。为什么我又是被灌输的,为什么我连自由思考的资格都没有!

一起毁灭吧! //@月亮星: 这个我是同意的,但在所谓主流历史文化里,那些有生命力的声音也只是昙花一现,我并不认为左派就一定是进步的意识形态,也不意味着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保守的就一定是落后的愚昧的和无产的,而我想说如今的教育和社会环境是在生产保守的右派,而左派就像是日本新左翼那样已经是一群老头子了,社会中的泛左精神已经消失了,但也可以说是经济问题,甚至面临的问题都很像,抛开左右派来说,是经济政治文化塑造了国民性格,然后社交媒体的民主化又把他们的声音释放出来,从而强化了这种性格,保守的思想更多不是自发的而是被输入的

月亮星: 我有一个很片面的观察,b站上的年轻人已经把保守稳定的生活当作了唯一可能的生活,且把任何影响稳定,不赚钱的,具有兴趣爱好性质的职业排除在外,也就是说,他们越来越像他们的家长,年轻人变得越来越保守,这也是在失业潮下年轻人的普遍选择:要稳定不要兴趣,发展兴趣的前提是先吃上饭。 现在发生的很多事件都在表明是社会氛围的整体右转:多元化的退潮,思想和文化的保守化,职业选择的保守化,生活方式的保守化,稳定大于一切 这种全球性右转的同时也是对左派的围猎,这个我在许知远的播客里面就有很深的感受,他代表着一种泛左精神:对生命力的热爱,对爱好的追求,对激情的渴望,不受规则的束缚,酒神精神,反单向度的生活,这种活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社会氛围已经在当下的社会中消失了

00
纳博科夫star
4天前
我不觉得奇怪,一直以为媒体都是被进步派裹挟,而那些保守,落后分子,或被迫保守,被迫落后的分子在媒体里一直要么失语,要么是被描述对象,即使在当代的主流媒体话语中,也仍保持这种“傲慢”——那些二本学生们,我在北京送快递,考到了职高一辈子就完了吗

也就是说,占全世界百分之八九十,或者叫占全中国百分之八九十的“非主流人口”,他们的意识形态,精神,意志,从来就未在历史,甚至只是在传播媒介里主流过,他们总是被一群京爷,沪爷给代表了,如同我们一说起上世纪的美国就是大豪斯,嬉皮士,而处于百分之八九十的劳工,保守派人士,则像印第安人一样是拿来“猎奇”的。

义务教育与互联网让他们掌握了发声能力与发声渠道,而他们掌握后,也必然会诉说自己的意识形态,精神,意志,以及诉说自己为什么会显得没有主流般有生命力——不管他们所遭受的困难是实际的还是精神的。

“这是末人发声的时代。”尼采说,“来吧,见证物种为何被淘汰。”

月亮星: 我有一个很片面的观察,b站上的年轻人已经把保守稳定的生活当作了唯一可能的生活,且把任何影响稳定,不赚钱的,具有兴趣爱好性质的职业排除在外,也就是说,他们越来越像他们的家长,年轻人变得越来越保守,这也是在失业潮下年轻人的普遍选择:要稳定不要兴趣,发展兴趣的前提是先吃上饭。 现在发生的很多事件都在表明是社会氛围的整体右转:多元化的退潮,思想和文化的保守化,职业选择的保守化,生活方式的保守化,稳定大于一切 这种全球性右转的同时也是对左派的围猎,这个我在许知远的播客里面就有很深的感受,他代表着一种泛左精神:对生命力的热爱,对爱好的追求,对激情的渴望,不受规则的束缚,酒神精神,反单向度的生活,这种活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社会氛围已经在当下的社会中消失了

00
纳博科夫star
5天前
唉,杨振宁死了。

我喜欢杨振宁,我一直喜欢随心所欲,不沽名钓誉的知识分子,哪怕是露面,也是因为时代所需,社会所需,并理所应当地帮忙。

至于花边,人们还是觉得,比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大脑,还是年轻性感的肉体更有吸引力。其实到那种地位,作为一种物质的“女人”也已经过剩了。

我不懂物理,但我知道,当他说应该有神存在时,不是指有种人格化的神(他闲着没事造了宇宙和人类玩),而是指“绝对真理”(绝对规律)应当存在,否则怎么支撑宇宙的有序运转,否则这一辈子的研究,又是在研究什么?

至于他的功劳,很不幸,他是我们这时代的爱因斯坦,所以等他像爱因斯坦一样出现“原子弹事件”,从而家喻户晓并受到所有人敬重时,我们这群零零后也是德高望重的中年了。

我们会忘记我们刚成年那会,听信营销号所导致的质疑与不解,并在课堂放出录像,跟孩子们说:物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三大代表人物,分别是牛顿,爱因斯坦,还有就是我国的杨振宁了。

并在最开始念出来时恍惚一阵:

原来我们和那些所谓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的之一,曾活在一个时代,我们参与了历史,虽然是生下来就不得不参与了这段历史,但感觉就像游客自由游览了一番。

那股震撼将伴随着我们,并无声地接续给下一代人。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