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超级无敌孙太太
421关注1k被关注5夸夸
温州人搞钱血脉觉醒
在互联网摆摊做生意
赚信息差|写点干货
躬身入局|创富真相
👀见面礼Leechee51129
置顶
超级无敌孙太太
23天前
👋,这是孙太太的「互联网摆摊陪伴群」说明书。

讲真,我是做了知识付费以后,才开始有为知识付费的习惯(除了买书外)。

因为我发现人都会偏心的,值钱的信息和资源,只会留给自家人独家享有。

非常感谢2023年1月3日支持我的第一批摊主,在我啥都没有的情况下,就给我爽快打钱了。

第一次摸索做课程,做社群,刚开始确实做得很烂,但因为摊主们的鼓励和支持,一点一滴迭代和完善。

我是那种别人对我一点好,就会掏心掏肺,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掏出去的人,所以就割不了韭菜。

不过这样也挺好的,互相筛选。

如果你对互联网摆摊赚钱有兴趣,欢迎来加入我们,入股不亏~

「互联网摆摊陪伴群」说明书

00
超级无敌孙太太
13:37
前两天在曹大的知识星球,看到有人提问:如何摆脱牛马思维?

想起去年 2 月在即刻发的一篇小爆款,这条爆款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当时立马有 20 多位朋友加入我的社群。

大多数人打工打久了,都会陷入一种思维固化,即我会 XX 技能,能不能靠这个赚钱。

很不巧, XX 技能只存在于求职市场,自由市场要的是产品,是服务。

那么如何打破牛马思维?直接到市场上赚钱。

敏锐地洞察到人们需要什么,把产品更好更快地推到他们面前。在同质化的情况下,想办法吃掉竞争者的流量。

记住,你会什么技能不重要,消费者要的是产品和服务。如果有人付费购买,要么边学边交付,要么找第三方做。

就像我当时做闲鱼课程,也是先找到买家,再熬夜加班加点把手册做起来交付。
00
超级无敌孙太太
10:33
你擅长的,也会困住你。

早起复盘,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在过去 17 个月里,我居然跑通了 12 0-1 项目。闲鱼项目 9 个,知识付费 3 个。

0-1 关键看产品,1-10 重点在流量。我好像陷入了一种思维定式,一直在找新项目,不断重复 0-1 的过程,而不是聚焦某个项目,继续放大。

大脑总是趋易避难,在流量获取方面,是我的软肋,然而我却企图视若无睹,一直在舒适区里打转。

好在现在思路越理越清晰,也不再恐惧未知,今年必须把流量这条路打出来。
00
超级无敌孙太太
06:58
你擅长的,也会困住你。

细细数了一下,从去年 1 月开始,这 17 个月跑通了 12 0-1 项目。
00
超级无敌孙太太
1天前
又是高产的一天💪

我发现拆解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不管做什么事情,拆项目也好,拆目标也罢,第一步就是先拆解。

把复杂拆成简单,把大块拆成小块,再根据自己的情况 ,拼成一个个易上手的路径和步骤。
00
超级无敌孙太太
1天前
念念不忘,必回回想。

今天把实现“年入30 万”的路径拆得透透的,晚上提炼下方法论,分享到摊主群。

之前看网上的目标拆解,都没讲到点子上,还是得自己上手琢磨才行。

现在目标精准,路径清晰,低门槛,易上手。接下来就是执行💪(•_•💪)
00
超级无敌孙太太
2天前
以前觉得“走捷径”是偷懒,是原罪,现在:真香。

之前一直说做小红书电商,却迟迟没动起来。在摊主逢年、铃铛、大华的影响下,这两天开始搞店铺的事。

按照以前的思维惯性,我会先去找对标,再优化商品介绍,再再研究怎么开店铺,最后上架商品。当我这么计划时,脑海里突然有个声音说:为什么不直接开店铺上架呢?在执行过程中,再优化商品文案。

猛然发现,在目的地面前,总是会给自己设置很多“非关键”操作。

于是我需要换一种“找捷径”的思维:做一件事前,有没有更快、更直接的方式?

减少废动作,快速上手。
00
超级无敌孙太太
2天前
虽然这么说有点俗,但钱这东西,确实能解决很多事情。
00
超级无敌孙太太
2天前
造成拖延症严重,很大原因是计划有问题。

我发现,当我想做某个件事时,给自己增加的事项是:阅读 1 个小时,运动 30 分钟。

看起来计划有模有样,但实际上我不知道要在这 1 个小时里要阅读什么,在 30 分钟里我要做什么运动。

无法落地,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于是,我调整了下计划:以要事第一为原则,阅读生财相关主题精华贴 1 篇,并结合自身实际,在金山文档里,结合 KISS 复盘法写笔记。

如此一来,阅读一来改进生活和工作,二来把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思考沉淀下来,喂给ima 知识库,作为日后决策辅助。

你会发现,以上的操作步骤是非常清晰的。做计划做重要的是,清晰地知道自己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20
超级无敌孙太太
2天前
以前很怕踩坑,现在想来,“坑”也是我们的创作素材。

念头一转,黄金万两。现在满脑子都是选题,多到写不完。
00
超级无敌孙太太
2天前
今天@沈三土 问了我一个问题:做社群更想突出人的陪伴,还是给人提供功能。

在此,也给各位在做社群/想做社群的朋友一些参考。

其实我的社群是在功能价值上,进行冷启动的。因为对某个品类商机的敏锐度,2024年1月我做了一份全网首发的《闲鱼摆摊手册》,累计迭代了3次。

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在分享这个类目,但在玩法上依旧没人能得过我(自豪脸)。

跟图二的案例相反,我不喜欢以纯功能性方面去交付内容,很讨厌一直晒收益,尽管它作用立马见效。

我更喜欢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和陪伴,在填了涛哥70多道,关于社群的问题以后,我看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情绪价值。

刚好这是我的擅长之处,我在跟人交流过程中,不会觉得消耗,而是滋养,甚至兴奋。于是,我果断转了社群的方向,以陪伴为主,功能为辅。

做带头作用,冲锋陷阵,把摊主们的积极性带起来,在闲鱼/小红书卖货,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在5个多月的摸索中,社群的运营流程基本成型,我很喜欢每天吭哧吭哧给大家提供价值,带动大家行动和分享。

如果你想做社群,确实需要一个吸引别人加入你的点。比如你擅长XX,就像我信息挖掘能力很强,擅长跑通0-1项目。比如你的积极心态,你的见识,你的能量,等等。

不管是功能价值,还是情绪价值,一定是有一个独特的点,打动了他。

最后,很感谢身边朋友帮我推荐,替我做背书,今天又迎来了两位新摊主~

继续加油,冲冲冲!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