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短视频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
如果你一直只会习惯性地去做你看到的别人在做的事,引起你关注的事
那你永远只是别人的仿品,你永远成为不了你自己,也不可能有自己真正的独立品牌
而网络社会很推崇也习惯了这种,谁因为什么内容出爆款了起号了,就抄,拆解好了,抄得好肯定会有结果的,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对标”
市面上做自由职业年轻人的社群品牌冒头了,就取一个名字开始发小红书办线下活动(光这两年我都能看到杭州好多这样的,千篇一律)
每个人都会被路径依赖和这个社会推崇默许的“抄”所影响很深,因此当我们面对新事物,创新的点,比起“为什么那个人会想到这个面”、“为什么之前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思考”、“为什么还可以有这样另类的颠覆想象的创造”这样的思考和反省,而是习惯性地——抄
别人讲什么话题火了就拍一条,别人用什么封面点击量大了就照着做一张,别人办什么活动火了就跟着做一个……
流量和AI社会,不仅独特性、创新性会大幅丧失,原本可以由独立思考深度思索实践而诞生的“有趣灵魂”都会大幅减少
这样一想便不有趣了,有点可悲了
所以朋友们,尽可能扔掉“对标”“抄爆款”“拆解同行”……多深度想想你是谁,你身上有什么别人没有的,你小时候觉得自己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你最容易让人喜欢上你的点是什么,你中学时的理想大学毕业时的最想完成的事是什么,那个时候你的头脑和灵魂还没有被现在这些短视频图文浸染,是相对“纯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