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Wenser
45关注2k被关注7夸夸
无,我,自,在。
Wenser
1天前
练背日。

头发长太快的坏处就是,
漂了6次,染发不到2周就冒出一层黑发了。
00
Wenser
1天前
王子不会拍的视频是我每次看到都会点开的,
因为每个视频背后都有一个善良的故事,
都有一个个可爱的人,都有托举他人的力量。

有时候善良不需要耗资千万,
也不需要感觉自己力有不逮。

善良是一种选择,
是一种力所能及的坚定,
是一种伸出双手的温暖。

对陌生人拿出对家人一半的耐心,
那么就足够很多人将其作为回味珍藏的美好记忆好多年。
01:44
00
Wenser
2天前
文字的记录会比图像的记录更长久也更幽微。
00
Wenser
2天前
1/100。
00
Wenser
2天前
看看,走走,停停,留下点东西,也带走点东西。

李继刚: 你来世间干啥的?

00
Wenser
2天前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因为大道至简,简单到没有人相信。

因为万卷书齐,有心之人才能添油加醋。
00
Wenser
2天前
停了7天,掉了5km续航。
190
Wenser
3天前
我觉得这种欲望主要来源于想象,比如想象多方便,多快捷,多便宜,多酷炫,多好玩,但其实电子消费品的80%的功能都是用户的低频需求点,但往往为此支付了超过20%的溢价,也就是说,用户其实用120%的价格,购买了不到80%的低频服务和20%的常用功能。

X_9: 汽车电子消费品, 看得多很容易激发人的购买欲。

00
Wenser
3天前
同意现在进入下一个竞争周期的判断,我上面的主要观点是纯电产品的核心在于动力-内容-大脑,不做整体的华为个人判断不是常驻选手,而是供应商角色,只不过现在技术和议价实力太强,所以店大欺客;之所以说纯电汽车产品更应该对标磁悬浮列车,是因为随着能源、材料和低空经济的发展,个人认为远程公共交通工具是纯电的演变方向,所以我个人比较看好小鹏(也用脚投票了),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如果没办法及时转变思路和战略,死守底盘技术和量大管饱,我个人觉得30年前后或许有可能被蛇吞象。当然,也是纯个人视角的主观判断,仅供交流。 //@西泽亮: 这几个企业我大多参与了合作。我们将纯电技术的时候是三电+智能座舱+智驾。而很多人往往讨论的只是智能。
目前没有一家是六边形战士。
吉利系的座舱和智驾不行,但是三电很好。
华为我没明白你表达什么,但华为是深度参与到软硬件+体系的整体标定的,三电+智能,只不过体系太大,合作方太弱,他需要时间,是小六边形战士,但我不喜欢他的宣传和溢价。
小米有吉利团队带过来的对车的理解,其它的优势如你所说。需要时间整合就好。
纯电产品的电和智能是两个体系,
芯片,座舱,智驾是一个体系,如你所说。
另外的电池电控底盘+补能是另一个体系。两者都重要。
智能体系前三年大家狂卷,选出了当前的排名。但差距在缩小。
早上我的内容主要是谈下个阶段的竞争,是在硬件体系的竞争,硬件的竞争周期更长,护城河也更深。
行业进入到新一个竞争周期了。
我觉得我对行业的理解还可以的,欢迎探讨😊

Wenser: 看你列的这几个企业,感觉你还在用老思路看纯电新产品,蔚来的换电未来大概率要被整合到电池集团;吉利传统造车功底扎实,但智能化和新突围点欠缺,比亚迪同理;华为以“不造车,只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为主打概念,永远不是直接下场的直接竞争者;小米在市场营销遥遥领先,但人车家生态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程度,IOTA一体化也会受芯片时延性影响。 个人认为纯电新产品的关键判断要素在于:1,芯片。考验自研芯片、芯片算力和芯片车辆耦合深度;2,体验。智驾、智能座舱、智能生活化体验才是关键。3,能源类型。超充网络、固态电池等技术进步。真正的纯电车对比目标不应该是油车,而是磁悬浮列车。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