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空手
196关注3k被关注25夸夸
《传神文案》作者、广告圈知名自媒体「空手」作者
⏱️ 误入广告15年
🏷️待过两家4A,离职前是高级群总监&内容中心负责人
🙋‍♂️ENTJ,戏迷,关注商业和品牌
🈳公众号/知乎/小红书同名
置顶
空手
2年前
很多刚认识的朋友,都问我为什么叫空手这个名字?这里解释一下,顺便写份个人介绍。

电影《卧虎藏龙》里面有句经典台词:“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放开,你将得到整个世界。”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不管你在从事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都是保持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观察、学习、思考、验证。所以,叫我空手。

最开始,空手是我的QQ名,后来是微信名,再后来我注册了一个叫做“空手”的公众号,数年笔耕不辍,有了20W关注者。慢慢得,大家都开始用这个名字来称呼我。以前在公司,碰到写了我本名的快递,很多同事都不知道该拿给谁。空手就这么沿用了下来。

在我公众号目前285篇原创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有这些——
增量大模型:mp.weixin.qq.com
增长的算法:mp.weixin.qq.com
营销简史:mp.weixin.qq.com
广告简史:mp.weixin.qq.com

还有我最近两年,刚花了40多万字更完了“品牌思维30讲”这个系列。如有毅力,推荐阅读:mp.weixin.qq.com

我大学读广告系,工作后进入广告业,几乎干过广告公司除设计师以外的所有职位,从文案、策划、AE到CD、AD、PD。后来调入公司中台,负责过企业成长中心、内容中心,对增长、数字化、品牌战略、内容营销有点看法。写过一本评分、销量还凑合的书《传神文案》。从业期间,主要服务快消和汽车品牌。

目前工作的重心就是读书和写作,为了再写几本专业书籍,这几年荒废了我最大的兴趣爱好,读欧美现代小说。工作以外,最爱听戏,能哼几句京剧那种;日常跑步,人菜瘾又大那种。精酿和西装爱好者,酒量一般。

欢迎多聊。
1823
空手
10:58
传播情绪的人赢得流量,传播观念的人赢得未来
00
空手
10:31
营销史上有一句名言,忘了是哪个欧美企业家说的,不太政治正确——
千万不要把消费者当傻瓜,但也千万不要忘记他们就是
11
空手
2天前
贵,不应该成为商业原罪
31
空手
2天前
人类天性关注热点和流量,所以觉得公关很重要。其实公关一点都不重要,纯粹是媒体、自媒体给自己加戏找存在感,动不动就自作聪明教企业如何正确应对,甚至化危机为机遇。
去年年初,农夫山泉那么大的舆情,3-6月份业绩下滑了18%,但是到了发年终财报的时候,业绩不是全涨回来了嘛。
决定一个企业存亡发展的,是它的产品与服务,供给端的成本与效率,需求端的用户经营和长期品牌价值。
14
空手
3天前
罗永浩吐槽西贝是预制菜这事,说说我的看法~有人说西贝不回应老罗才是最好的策略,躺平等风声过去;而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不回应是最糟糕的应对。

罗永浩那么大体量的网红,又是说你难吃又说你是预制菜,不回应不反击不就成了默认吗?西贝如果不回应,“预制菜”会成为它品牌上最显眼的一个标签,你看今天的热搜,“西贝预制菜”已经变成一个专用名词了。它甚至会延伸出来各种梗和段子,未来几年都会对西贝持续造成伤害。

在今天这个网络环境下,沉默已经不是最好的公关策略了,积极回应才是良策。昨晚这个事一出,一大堆媒体、自媒体眼瞅着又有了新的流量和话题,一窝蜂就冲了上去,就跟鲨鱼见了血一样,全都在发报道、写文章、发视频,还上了一大堆热搜话题。在这种情况下,你说西贝沉默不回应才是最好的策略?鸵鸟心态、逃避现实要不得啊!积极表态,更主动邀请消费者参与进来,到西贝厨房现场看一看、体验一下,才是好的做法。今天消费者要的不是官样文章,而是开放真诚的对话和参与。看看胖东来吧,于东来更强硬,起诉更多,结果呢?

另外,还有不少人认为西贝起诉罗永浩、硬刚罗永浩这事,不管是胜是败,对西贝的业绩来说都是一场惨败。这我同样不认同。

西贝目前的战略是主打家庭带娃吃饭场景,打造“家庭欢聚餐厅”“家庭带娃吃饭首选餐厅”,西贝的各个门店连续多年都在大力度在开展莜面DIY亲子课堂,邀请爸爸妈妈们去西贝体验手搓莜面,走进西贝厨房。根据西贝的数据,2017-2024年间西贝亲子活动累计举办11.6万场,吸引了超过125万组家庭参与美食手工体验。

而只要是体验过、参观过的家长,基本上就会成为西贝的忠实用户,然后几千几千地充值。这构成了西贝的增长飞轮。另据数据,西贝现在有2000多万私域会员,会员年复购率比普通用户高出100%,2015年光线上商城流水就1个多亿,全部来自会员消费。这些人才是西贝的基本盘,也是西贝的制胜战略。

他们亲自带娃到西贝店里看过、体验过、手动参与过,当然更能理解西贝的品质和食材如何,你说他们是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还是相信网上一句“西贝是预制菜”?

最后,这个事说到底是好事,对整个餐饮业都是大好事。它确实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现在舆论一提到预制菜恶意太大了,在很多人看来”预制菜=难吃、不健康”,甚至消费者只要觉得哪个餐厅的菜不好吃,第一反应就是这家餐厅肯定用的是预制菜。但实际上预制菜是有好处的,对顾客来说更能保障食品安全,对餐厅来说更好控制成本和提升出餐效率,最终保证消费者吃到“平价优质”的食物。

除了对预制菜本身的认知,还有更多的人分不清食材预加工和预制菜,将食材预加工也视为预制菜。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预制菜是有国标的,并非定义不清晰,大家可以去网上查。国标写得清清楚楚,把预肴预先制做好,食用的时候只需要解冻、加热,那叫做预制菜(并且国际明确规格,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仅清洗、去皮、分切但未烹制的食材不叫预制菜,而叫做净菜;速冻米面制品等主食产品比如速冻包子、饺子也不归类为预制菜,这些东西大家吃了二三十年,也没人觉得是预制菜;餐厅中央厨房预先处理食材(不仅清洗分切,也可能会过水),然后配送到门店再加入其他食材进行煎炒烹炸那也不是预制菜。

如果预加工也算预制菜的话,那整个餐饮行业一大半都得关门,现在连锁餐饮基本上都是用中央厨房预处理食材,然后再配送到门店进行煎炒烹炸,就算很多小店也是各种食材预先处理好,不然上一个菜等大半个小时,顾客又不满意了。

西贝实际上是预加工食材,而不是预制菜。这两个概念借助这个事也有助于大家进一步分清。
229
空手
19天前
营销案例不能充分证明一个营销理论是正确的,但是案例却可以证明一个理论是错误的。
11
空手
19天前
连能不能说“销量第一”都搞不清的广告人、营销人,或者说认为广告中不能说“第一”的广告人营销人,都是不合格的,说明他连才万把字的广告法都从来没有看过。
00
空手
24天前
打倒孔家店已经喊了100多年了,近百年来学校也不教儒家经典了,也没有多少人会主动去读论语了。
尽管如此,现代社会出了什么问题,人们还是习惯性怪罪儒家思想。不得不说,儒家就是全体中国人的“原生家庭”。
00
空手
1月前
可能是年纪大了,越来越不爱跟人争辩了。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几乎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立场,先入为主的个人倾向和思想刚印。很多人也没有先看事实,再看逻辑与常识,最后再带入个人立场与好恶的思维习惯。更何况全面、深入占据事实本身就对人有极高的能力要求,也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

看到那些存在明显的事实谬误和逻辑漏洞的蠢话,千万要克制,不要上头,不要生气,不要试图反驳与争辩。这本身就说明你和对方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双方存在巨大的认知鸿沟,与之争辩不仅无法说服对方,更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情绪。
(此条无他,仅为自我提醒)
12
空手
1月前
10年前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打座冥想,每天轻轻松松做到45分钟以上,甚至不知不觉1小时就过去了;现在冥想越来越难了,收束思维,掌握情绪特别难做到,连冥想半小时都经常做不到,坐在那只觉得焦躁不安。我只能一遍一遍在脑海里观想某个事物,画太阳。

空手: 当我身体状态、精神状态不佳时,通常有四种方式重启身心:睡觉、跑步、冥想、洗澡洗头。从效果上来说,跑步最佳,洗澡最差。跑步分泌内啡肽,最能改善身心感觉;如果晚上早早睡觉,第二天一早就跑,效果更佳。从难易程度来讲,以前跑个10公里最难,冥想30分钟容易;现在却是跑步易,冥想难。晚上早睡最难。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