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心换真心,最近总能感受到好多真诚流动的时刻。
我在朋友圈写了一条关于中学生活的回忆,提到某个男同学经常上课睡觉、神出鬼没,但什么数学题他都会,脑瓜子绝对好使。我的同学里确实有很多高智商的,且基本是男孩儿,印证了屠龙讲男女差别里说的: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男性群体表现的方差比较大。(
web.okjike.com)
他看到后,单独告诉我,其实他那时候是身体有一些异样,时常头晕。他不过是不想让自己的病人身份被发现,而采取这种策略进行伪装。好在大学后发现了病因并顺利解决。(这也说明,小孩子太害怕被歧视、被不合群了,我小时候不愿意治疗弱视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戴个有一块遮光布的眼镜实在是太异类了。)
其实我跟他只是普通同学的关系,没想到他会如此真诚地跟我分享自己的隐私。
我的中学生活回忆里很大篇幅讲述了我潜意识里对成绩不好的惧怕,对自己努力学习觉得被辜负的委屈。
妹妹看完告诉我,她看到的总是“完成形态”的我,会让她觉得我不会像她那样笨拙又无助。
其实她念高中的那些日子,我一直特别担心有我在前给她造成的心理压力。但遗憾的是,那时候我们从未聊过,准确地说是,我从未主动找她聊过。
我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类啊,有太多笨拙又无助的时刻了。
在未成年时期,尽管父母从未要求过我要学习成绩如何如何,但像我们这样的“乖”小孩,早已把这套评价体系内化于心,在无数个时刻用来审视、贬低自己,自我攻击。这大概是这种文化下的这种教育环境,带给我的最大伤害吧。
虽然遗毒难除,好在我已觉察到这些,在慢慢学习更好地与自己相处,看见那时的创伤,更从容地面对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