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辉老板
4关注1k被关注13夸夸
开公司在深圳南山
写长文在《许辉闯商海》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置顶
辉老板
7天前
跟大哥们聊完一点思考和记录,未来想赚到至少一个小目标,必须这么思考:

1、去赚钱效率更高的地方赚钱

2、效率更高,就看哪些比你年纪轻,阅历少的人在哪些地方赚到了大钱

3、在效率高的地方赚钱,是很轻松的,赚钱是被大风吹来的

4、一定要想尽办法到达这些效率高的地方。然后和这些人玩。

5、努力的因素占比只会越来越低,最最最核心的是,是选择做决策。

6、赚大钱一定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而是所有人都不相信都毫无感觉的时候,你就开始思考,开始行动。

7、地理套利,AI应用,海外自媒体,所有有识之士,都要去做。一定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00
辉老板
1天前
我的一位老板朋友,有这样一个理论,每隔几年,你的梦想就会有一半会破灭。人们放弃梦想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无法再实现这些梦想。

我不同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有了更多的梦想,现在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儿,而且能获得比以往更多的资源。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实现。

举个例子,比如AI开发。

我从来没学过编程,但因为AI时代的到来,竟然能开发能卖钱的软件,你敢相信这事儿以前能实现?
00
辉老板
1天前
我妈退休后忙得停不下来。每天骑着电动车干2份活,陪她沉浸式体验。现在在小工厂里打螺丝
00:03
00
辉老板
2天前
回到家好困,下午睡了长长的一觉。

晚上陪爸妈吃饭,开车去买水果,再去医院看我住院的奶。

这次回来,心境有很大的不同。

感觉吧,比去年平静了很多很多。创业的确是和平世界里对普通人最大的历练。

历练多了,人就会变得不一样。

能够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代入父母的立场看到以前很多看不到的点。

这一点,让我自己很是感慨。

赚钱了,还是多陪一下爸妈,时光荏苒,一去不再回。

这或许,也是创业的意义之一。
00
辉老板
2天前
回家一星期。
小区里的金桂开得到处都是。
00
辉老板
2天前
今早从深圳宝安机场过安检的时候,这种感觉太强烈了。前些年去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机场,都没啥人,连托运行李都要手动自助。

我举这个例子,说白了,想说明一件事,好比做电商,同样一个赛道同类品,你在中国有10万人跟你竞争,到了外面可能是100人跟你争。

只因为中国人口太多,总资源有限稀缺,任何资源又不可能均分,所以必然出现有的人吃饱,有的人饿死。贫富差距导致竞争极其惨烈。

极其惨烈的竞争到最后,就是内卷。

但若是把视野放到全球,找到一个成本更低,资源利用效率,赚钱产出效率更高的地方进行商业经营,成了战略中必要的一环。

起码对我来说如此。接下来的十年,必须出海。

我去过全球不下10个国家,以前大学的时候穷游过,创业后也富游过。我最大的感受是,世界很大很美好,赚钱机会遍地都是。

如果当一件事做得很累很卷,也就是赚钱效率很低的时候,就要想一想,是否是整个行业出了问题?是否有迁移环境而提升赚钱效率的机会?

今年,我会去深度感受下越南,可能旅居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从胡志明到河内到岘港,打算好好逛逛,找几个在本地华人老板聊聊。

很多人对东南亚印象一般,但说话,我自己很喜欢曼谷、胡志明、吉隆坡,这些城市的生命力绝对不亚于深圳。

从深圳飞曼谷,2小时多点,飞胡志明,3小时,不过就是深圳飞北京,飞杭州。从交通效率上来说,成本越来越低。

核心是什么?是你想不想,愿不愿意,先肉身出去看。

最近腾讯私域整肃风暴,很多私域团队瞬间瓦解,我自己也有三个微信号被临时封禁。

在zg做生意,只要记住一点,政策的结构性风险是第一位的。不是来自市场,而是从上而下。这让小微企业的身家性命,全部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你说让我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不焦虑?

必须分散风险,必须全球备份根据地。举个例子,微信,现在注册一个新号,东扫码西扫码的,放到五年前,随便你注册。现在一个身份证实名五个号,最早哪有什么限制?

但到今天,出海最爽的一点依然不用实名,号无限量供应。比如谷歌邮箱,国外任何平台服务,都能用谷歌邮箱来注册和登录。

这里也建议大家,多屯点谷歌邮箱(Gmail),一个人至少囤100个。有些在国内开展不了的灰色业务,在海外是既合法,又合规。

最后,不管是国内还是选择出海,一定要往赚钱效率高的地方迁移。当踩到一个赚钱机会点时,抓紧“套利",用监管空白,红利窗口期很短。
00
辉老板
3天前
看屏幕时间太长了,眼压有点高,下来散个步,读会儿书。
00
辉老板
3天前
AI编程不是“程序员的事儿”,而是未来每个人的必修课,再过几年,不懂AI编程,就像互联网时代不会基本的写作和表达一样,已经失去了上牌桌的机会。
掌握 AI 编程与产品化能力,这是一个各种长尾细分需求都可以被充分满足的时代。一种强烈的自由呼吸的感觉。
00
辉老板
3天前
Meta的田渊栋被裁。工作十余年的顶尖AI科学家与入职仅两个月的新员工一同下岗再就业。暴露了一个真相:好学生的赚钱之路,可能从一开始就错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一辈子只敢“交易”一次。

到底怎么赚钱?说白了,交易才能赚钱。金钱只是一种媒介手段。

山上的隐士可以自力更生,但永远不和人交易,就永远赚不到钱。闭门读书,让你远离金钱;开门交易,才能让你离钱更近。

普通的上班族,或者说“好学生”,一辈子只做一次大交易。拼命考上好大学,把自己包装成高价值商品,然后一次性卖给大厂,一个月拿一次钱,年终发个奖金。

既然是交易,就看两件事:交易频率和交易盈亏率。

很多人信奉这种“一劳永逸”的交易。他们远离交易,远离市场,也就远离了金钱。

被Meta裁掉的田渊栋,大概就是这种思维的代表。当然,他最大的可能又是把自己打包成高价产品,再一次性卖出去。

反观那些没法在第一次交易就获利的差生们,被迫走上了“高频交易”的路。

回看我自己的打工人之路,一开始才拿4500的工资,能怎么办?只能想尽办法,在市场里低买高卖,一开始卖别人的产品,后面卖自己做的产品,想办法提升交易的频率。

结果,当然懂得了市场里的生存之道。

你的交易频率越高,你试错和学习的机会就越多。你越懂交易的门道,赚的钱自然就越多。

而且不会主动交易的人,也非常脆弱。

2008年,那些在大银行工作的人,以为自己端着铁饭碗,结果一夜之间全部失业。

那些一辈子没生过病的人,一场大病就垮了。

那些从不吵架的夫妻,离婚时最决绝。

为什么?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小的压力测试,失去了自我修复的能力。

我们被教育要追求稳定——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稳定的关系、稳定的人生规划。

整个社会都在贩卖这个幻觉:只要你足够努力,就能得到一份“稳定”的生活。

只是危机还没来到。

这个道理,放在自媒体上也一样。

你把你发的每一条内容,都看成是与读者的一次“注意力交易”。

认真对待这次交易,你的自媒体就会越做越好。

但如果你想赚钱,光做“注意力交易”还不够,还要把注意力变现,比如卖货,卖课,有需求的万物,皆可卖。

把每一次交易,都当作下一次更大交易的筹码。

让交易越滚越大,频率越来越高。这样,你自然就会越有钱。
11
辉老板
4天前
昨天被一口气封了三个微信号。
腾讯最近太严了。不过危机也是转机,咱们往内修,一点一点找出问题,好好整改就是了。做其他项目一样的。遇到问题就解决,没啥大不了,不怕麻烦。
20
辉老板
5天前
早上工作三小时,边让AI写代码,边思考边写今天的文章。开发AI产品和自媒体更新两不误,真爽啊。生产力比以前翻了十倍。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