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出海去孵化器
3关注3k被关注3夸夸
帮助一人企业做好出海增长。一个支持独立创客的平台,提供从产品选型到个人IP打造的全方位服务。👉https://chuhaiqu.club
出海去孵化器
4天前
一个周末捣鼓出的“丑”产品,3 年后月入 2 万美元 🤯。Lukas Hermann 从未想过,他点子清单里最简单的那一个,竟然成了印钞机。

他是如何做到的?背后这几个关键决策值得所有独立开发者学习。

1. 从解决一个真实痛点开始。他看到朋友还在用老掉牙的方式操作计时器,于是用一个周末,只做一个功能:一个能远程同步的网页计时器。没有账户,没有付费,甚至界面很丑。关键是,它能用!

2. 在小众社群里找到第一批“铁粉”。他没有广撒网,而是精准找到了 r/CommercialAV。这些早期用户不仅没吐槽,还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 50% 的客户来自 Google SEO,30% 来自口碑,而口碑的种子,就从这里埋下。

3. 最聪明的商业模式调整。初期 12% 的月流失率高得吓人,因为客户只在办活动时用一次。他的解法?推出“活动许可证”——一种价格更高、30 天有效、不自动续费的一次性购买选项。客户超爱这个模式,流失率骤降到 3%!#商业模式

别追风口,解决小问题。Lukas 的故事告诉我们,最简单的想法,加上对用户的深度倾听和快速迭代,也能长成参天大树(详情见👇)。

https://mp.weixin.qq.com/s/PkExTxu2Uy6BVHxFmz4MkQ

00
出海去孵化器
4天前
Paul Graham 的名言是“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创造人们想要的东西)。

这句话里,建议把重点放在 people 上,而不是 something。

从“人”或“社群”出发,去观察他们的行为和遇到的困难,更容易找到真实存在的需求。
01
出海去孵化器
4天前
马斯克(Elon Musk) 也是从一个微小的、解决身边问题的项目开始,一步步构建起自己的王国。

先追求时间自由,再追求星辰大海。这是最聪明的路径。

他的创业轨迹,完美诠释了“自下而上”的力量:

- 他的第一个公司 Zip2,是个非常简单的软件生意,卖地图软件给报社。
- 这笔生意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实现了初步的财务自由。
- 接着,他才有资本和底气去创办PayPal,然后才是众所周知的 SpaceX Tesla。
00
出海去孵化器
4天前
这张潦草的笔记,就是如今市值百亿的 Twitter 的起点。

没有私信,没有算法推荐,没有 Spaces,只有一个最纯粹的功能:“我正在做什么?”

所以,别再为你的产品疯狂堆砌功能了!

一个强大、独特的核心功能,就足以引爆市场。

用户想要的不是“全家桶”,而是一个能解决核心痛点的“神兵利器”。
01
出海去孵化器
4天前
一个创业成功的秘诀是:顺势而为。

你无法在平静的湖泊里冲浪,必须去到浪潮涌动的地方。

当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浪潮?这里有一些例子:
- 线下到线上 (Offline to Online)
- 桌面端到云端 (Desktop to Cloud)
- 单人模式到协作模式 (Single Player to Multiplayer)
- 手动到自动 (Manual to Automated) (⭐️对独立开发小微团队最合适的)
- 封闭到开放 (Gated to Open)
- 用户到自服务 (User to Self-Service)
- 中心化到去中心化 (Centralized to Decentralized)
- 肉食到植物基 (Meat to Plant-based)
- 机构到个人 (Institution to Individual)

你的想法,能和以上哪个趋势结合?
01
出海去孵化器
5天前
如何系统性地发现商业机会?分享一个思维框架,它来自基础经济学:经济效用 (Economic Utility)。

基本上,所有成功的生意,都在优化以下 4 个维度中的至少一个。

1. 形态效用 (Form): 让产品更有用。
把复杂的功能简化,把丑陋的界面美化,把多个工具整合为一个。Figma 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它让设计协作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

2. 时间效用 (Time): 让流程更快。
帮用户节省时间,就是帮他们赚钱。所有能提高效率的工具、服务,都在创造时间效用。

3. 地点效用 (Place): 让获取更容易。
把商品带到离用户更近的地方。无论是线下的零售店,还是线上的电商平台,本质都是在优化“空间”,降低用户获取的物理或虚拟距离。

4. 拥有效用 (Possession): 让拥有成为可能。
降低某个产品或服务的使用门槛。比如,让原本只有大企业才能负担得起的软件,通过 SaaS 的模式,让个人和小团队也能使用。

思考一下:你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被改造得“更有用、更快、更容易获得、或更容易拥有”?那里就藏着机会。
00
出海去孵化器
5天前
赚钱的方式只有三种:

1. 帮别人省钱。
2. 帮别人赚钱。
3. 帮别人省时间。

尤其是如果想建立一个 B2B 生意,产品的价值主张最终必须归结到这三点之一。
33
出海去孵化器
5天前
一个创业成功的秘诀是:顺势而为。

你无法在平静的湖泊里冲浪,必须去到浪潮涌动的地方。

当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浪潮?这里有一些例子:
- 线下到线上 (Offline to Online)
- 桌面端到云端 (Desktop to Cloud)
- 单人模式到协作模式 (Single Player to Multiplayer)
- 手动到自动 (Manual to Automated) (⭐️对独立开发小微团队最合适的)
- 封闭到开放 (Gated to Open)
- 用户到自服务 (User to Self-Service)
- 中心化到去中心化 (Centralized to Decentralized)
- 肉食到植物基 (Meat to Plant-based)
- 机构到个人 (Institution to Individual)

你的想法,能和以上哪个趋势结合?
00
出海去孵化器
7天前
寻找商业创意,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种核心路径:

- 自下而上 (Bottoms-Up)
- 自上而下 (Top-Down)

Peter Thiel 的《从 0 1》推崇后者,但我更信奉前者。原因很简单:

“自下而上”的本质是解决你自己的问题 (Solve your own problem)。

这种方式更适合“极简主义创业者”,因为你的目标是个人自由,而非建立一个帝国。这意味着你可以、也应该进行多次尝试。

每一次小的成功,都在为你最终的自由添砖加瓦。

“自上而下”则更像是寻找巨大的市场机会,比如像 Apple 一样去创造 iPhone。

这种机会屈指可数,风险极高。但有趣的是,每当一个 iPhone 这样的庞然大物出现,就会催生出成千上万个“自下而上”的商业机会——那些为它提供服务、构建生态的小企业。

你不需要成为 Apple,你只需要成为那数万分之一。
00
出海去孵化器
7天前
分享一下嘉宾 Alex 的创业框架非常清晰:只做踮踮脚尖就能够到的事。

「踮脚尖」指的是,利用你现有的能力和资源,去探索相邻的可能性。比如,一个程序员去学习如何与客户沟通。

「奋力一跳」指的是,完全跨入一个你毫无积累的全新领域,仅仅是为了追赶风口。比如,一个 iOS 程序员突然决定去做 Web3 项目。

找到你的能力与机会的交叉点,至关重要。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