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出海去孵化器
2关注3k被关注3夸夸
帮助一人企业做好出海增长。一个支持独立创客的平台,提供从产品选型到个人IP打造的全方位服务。👉https://chuhaiqu.club
出海去孵化器
3天前
一个开发者坦诚:用 AI 后,产出 x10,但每天都感觉像个“作弊者”...

他的角色不再是代码“作家”,而是代码“主编”。

这是他令人不安又效率奇高的 AI 编程新范式。
一个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颠覆性的故事👇 (🧵)

他的秘诀是「40-20-40 法则」:

- 👨‍💻 40% 时间:用语音(而非打字)对 AI 进行超详细的口述,将开发思路和所有上下文信息,构建成一个完美的 Prompt。
- 20% 时间:等待 AI 生成代码。
- 40% 时间:逐行审查,确保质量。

前期沟通的深度,决定了最终产出的高度。

他有一条不可动摇的铁律:必须完全理解 AI 写的每一行代码。

这不是盲目信任,而是深度的“代码主编”工作。AI 是副驾,但方向盘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从“作家”到“主编”的转变,关键就在于这份审查和判断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今天用的 AI,是它未来最糟糕的版本。

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打字速度或语法记忆,而是:
1. 清晰思考、拆解问题的能力。
2. AI 高效沟通、表达意图的能力。
3. 辨别结果优劣的判断力。
23
出海去孵化器
3天前
Tibo 自述 10+ 年创业血泪史:

4年 屡战屡败
2年 复盘求索
4年 终见回报

客户不买单的真相 👇
🔴 错卖功能,而非价值
没人起床就想着"买新工具"
他们要的是省时、赚钱、解决痛点

🔴 逃避核心验证标准*
浏览量/注册数/点赞 = 噪音
真金白银 = 信号
没人付费?说明问题没挖透

🔴 定位模糊钝如木刀
"帮X群体解决Y问题" 秒杀 "强大工具套装"
精准才可信
泛泛而谈=画大饼

🔴 闭门造车盲目开发
写代码容易,验证需求艰难
无需隆重发布,只要落地页+支付链接
越早卖,越快学

这些坑我曾反复踩——直到彻底醒悟。
如今我:
快速验证 | 文案极简 | 只交付真实痛点
12
出海去孵化器
3天前
一个残酷的事实:对于 80% 的程序员来说,“先做个产品来卖” 这个想法,可能从一开始就错了。

你的目标是赚钱,而不是“拥有一个产品”。

从目的倒推,你会发现,赚钱的路径有很多,但开发产品往往是最长、最不确定的那一条。

有没有更短的路径,能让你直接切入业务,拿到现金?
41
出海去孵化器
3天前
与其闷头做 SEO,不如试试最“笨”的办法?

James 曾经在出海去的一场直播中分享了一个脑洞:想做一个 AI 绘本服务,第一步不是写代码,而是先印一堆传单。

然后,开车去附近几十家幼儿园,把带二维码的传单贴在布告栏上。
接下来,就是两个最原始的“数据监测”:
看后台有多少人扫码。
下周再回去看,有多少传单被撕掉了。

这个思路,是典型的“线下 MVP” (最小可行性产品)。
它带给你的反馈,可能比线上数据更真实:
撕掉你传单的是谁?
传单贴在哪里没人管?
扫码的人是什么样的?
你甚至可以直接问他们:“嘿,你为什么不扫码?”

对于习惯了坐在电脑前的程序员来说,这种“走出去”的商业实践,不仅能验证想法,更能锻炼一种完全不同的能力。

毕竟,我们最终要做的是“生意”,而不仅仅是“增长”。

你上一次为自己的项目做线下推广,是什么时候?
00
出海去孵化器
4天前
一位全职程序员如何靠副业年入 万?答案竟是放弃“先做产品”的思维。

本文深入剖析独立开发者 James 的成功秘诀,揭示程序员在定价、增长和构建护城河上的普遍误区,提供一套从技术思维转向商业思维的实战手册。

https://mp.weixin.qq.com/s/5T2MnYs_f7tDzCCKsQd6GA

13
出海去孵化器
6天前
> 软件开发的核心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开发者 Arvid Kahl 将他的工作流重构为“40% 精准指令 - 20% AI 生成 - 40% 严格审查”的模式,效率提升数倍,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份焦虑”。
>
>
> 在这篇深度复盘中,你将看到:
>
> 🔹 如何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代码编辑者”。
>
> 🔹 “口述式编程”如何解锁远超键盘输入的上下文带宽。
>
> 🔹 为何“理解 AI 的每一行代码”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
> 这不仅是工具的胜利,更是对开发者价值的重新定义。推荐给每一位思考如何在 AI 时代演进的同行。

一位开发者用声音取代键盘后:效率提升 10 倍,却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

01
出海去孵化器
9天前
一个关于 “失败” 的故事。2017 年,一家 SaaS 公司月入 $15k。创始人之一,斯坦福博士,觉得这 “太可悲了”,拿钱走人。另一位创始人,不会写代码的 Amar,却觉得这是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分歧?因为写代码的合伙人盯着增长曲线,而 Amar 每天都在跟客户打电话。他听到的不是服务器的噪音,而是客户真实的哀嚎和感激。他知道,这生意有戏。

Amar 的反击开始了。他不能写代码,但他能创造价值。他参加了所有教人 “快速致富” 的网络课程,比如如何办线上峰会、如何做内容网站。但他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全部免费!

他把付费峰会变成了免费的行业盛会,把内容变现课程变成了公司博客的创作指南。结果,整个行业都成了他的推销员,每天 50-100 个精准客户主动上门。他把别人的 “产品”,变成了自己的 “营销渠道”。

4 年后,公司月入 $150k。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最强的护城河不是技术,而是对客户最深的理解和最“笨”的坚持。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吗?完整故事在这里:

从月入 1.5 万到 15 万美金:一个非技术创始人的生存法则——先忘记产品,再忘记 AI

01
出海去孵化器
9天前
如何为你的初创项目获取前 100 名用户?

- 冷启动邮件
- 社交媒体私信
- 免费试用计划
- slack/discord 社群
- producthunt 等平台发布
- seo

等等,详情见图片👇
04
出海去孵化器
10天前
氛围营销(Vibe Marketing):AI 智能体将成为你的新营销团队
15
出海去孵化器
11天前
分享一个非常真实的创业故事!

创始人为了搞懂怎么管从大厂来的员工,竟然在公司最火的时候跑去大厂“当卧底”了……

她说聊了 400 个投资人才发现,想拿钱就得反过来给投资人“上课”;还说 Demo Day 能不能火,全看你设计的“套路”够不够深(比如砸金蛋)。

里面关于“情侣创业”的部分也超敢讲,全是干货和血泪。感觉每个想做事的人都该看看。

聊了 400 个投资人、融资千万美金后,她为何离开去大厂?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