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终于看完了 Pat 在油管上的关于不懂代码纯靠 AI Vibe Coding 11 天挑战 1w 刀的 11 个视频,笔记记了很多,如果一定给一个 5 分钟以内的看完后好印象深刻的点,大概是这些:
关于如何驾驭 AI
1. 上下文卫生法则(Context Hygiene)
AI 是健忘且易受干扰的。永远不要在一个已经进行了 50 轮对话的窗口里写新功能。**新建对话**是防幻觉的第一神器。使用 Composer 时,只选中与当前任务相关的 2-3 个文件,不要让 AI 看到不该看的东西。
2. 乐高积木原则(Atomic Modularity)
不要试图一口气吃成个胖子。AI 的推理能力随任务复杂度呈指数级下降。Vibe Coder 的核心技能不再是写循环,而是**拆解任务**。先让 AI 写一个独立的按钮,再写一个表单引用它。你是策划者,AI 是搬运工。
3. 毁灭重于修复
在 AI 时代,代码不再是资产,而是负债。当一个功能修了三次还没好,或者为了修 Bug A 引入了 Bug B 时,立刻停手。删除整个文件,用更清晰的逻辑重新 Prompt。重写一遍只需要 5 分钟,而修补那个烂摊子需要 5 小时。
4. 视觉盲区补偿
LLM 不懂视觉。不要用自然语言跟 AI 抠像素(“往左一点点”)。直接截图扔给它,或者使用成熟的 UI 库(如 Shadcn UI),直接告诉 AI:“给我一个 Shadcn 风格的卡片”,而不是让它自己发明设计。
关于 微型 SaaS 的运营增长
1. 分发即护城河
在写第一行代码之前,先问自己:我有流量入口吗?技术已不再是壁垒,谁拥有受众,谁就拥有解释权。
2. 订阅制的陷阱
现在的用户患有严重的“订阅疲劳症”。如果你的工具是“维生素”而非“止痛药”,请务必做终身买断(LTD)。它是早期的现金流加速器,能帮你迅速积累种子用户。
3. 克服冒充者综合征
你会觉得自己的产品“就是一个套壳 API 的垃圾”。但用户不关心你的底层实现,用户只关心“你能帮我省时间吗?”。只要前端按下去能出结果,能帮用户省下 10 分钟,这就值 10 美元。解决问题比好看更重要。
完整的笔记在这里:
mp.weix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