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聆风Raymond
1k关注1k被关注4夸夸
🤓希望我的2025年,是疯狂输出的一年!
👨🏻‍💻一个做运营、喜欢捣鼓AI的
😃多探究事件背后,沉下心研究工作细节
置顶
聆风Raymond
2年前
去年新年计划没完成,目标不明确、方法也没落地,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2025,我打算从输入和输出两方面好好优化。输入不再给自己定死规矩,不再让数字成为负担。就像我计划阅读名人传记、历史故事、科技类以及业务方面的内容,这些输入都要为输出服务。

输出上,,不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到处分享,而是集中输出主题。而且要把输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输出的意义。

另外,我还打算通过写人生周报来明确输出方向。
75
聆风Raymond
1天前
扣子空间居然还有app版😲
30
聆风Raymond
2天前
记录一个最近在使用虚拟商品短信自动发货时遇到的问题

如果需要用自动发货短信里放上网盘链接和微信号,最好在详情页标注上“中国电信用户,如未收到短信消息,请联系客服领取”

因为最近收到几个退单的,都是中国电信手机号收不到短信消息导致的

中国电信对于这方面的短信审核,非常严格
00
聆风Raymond
2天前
腾讯元宝上线了一个【帮听腾讯会议】的功能,在文本框里直接艾特就能看到

不过似乎是一个未完成的功能,测试了一下目前还不能实时总结内容

估计是后续有相关动作,现在先上一波?😏
20
聆风Raymond
2天前
之前用ai阅读,追求快速搞懂一篇文章内容、想让AI帮忙快速总结要点,列出个一二三来

但总觉得ai返回的总没有自己阅读的体会完整

所以现在我阅读时用ai,更追求自己阅读+ai辅助,把书读厚

这个,跟继刚老师的思考有些类似

不过,这样操作对于信息源和阅读前的内容筛选,要求会更高
00
聆风Raymond
2天前
春天周末就去逛公园,
夏天太晒+雷阵雨,就去书店蹭空调!😏
00
聆风Raymond
2天前
用AI“把书读厚”,可以结合“今天学点啥”这个工具来辅助。

“今天学点啥”的特点是:你只需要输入一个概念,它就会自动帮你检索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著作和论文等资料,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像做演讲一样,生成PPT讲解给你听。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今天学点啥”对同一主题下不同论文的内容进行对比,或者对同一篇论文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比如精讲、略讲,甚至是苏格拉底提问法、霍金提问法等。通过这些不同的讲解方式交叉了解,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握新概念。

而且,论文本身相比普通文章来说更权威,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新概念,可以大大提升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样一来,你获取的就不再是别人转述的二手、三手甚至四手、五手知识,而是直接来自论文的一手资料,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阅读和理解原始内容。

此外,“今天学点啥”这个工具对于普通人来说也非常友好。很多人觉得读论文,尤其是英文论文,会比较枯燥乏味,有时甚至难以理解。但有了这个工具的辅助,它可以帮你“解读”,让你更快地抓住论文的核心内容,从而轻松理解复杂的知识点。

聆风Raymond: 如何用ai把书读厚? 哪怕是在看书时,看到了一个新的概念,也能用ai搜索出相关著作,作为引申阅读

00
聆风Raymond
3天前
终于用上小宇宙的播客翻译功能啦!囤了好久的英文播客终于可以听起来了😭

它能精准翻译英文内容为中文,而且可以分别调节英文原声和中文翻译的音量,感觉跟央视英文访谈的后期效果很类似——两种声音混合播放,强弱可自由控制,这个设计对学习英语、练听力的人来说特别友好。

另外,如果是多人访谈类的播客,它还能根据不同人的声音自动区分音色,甚至依据性别调整AI音色,让听感更真实清晰。

两个功能结合,简直是为语言学习者量身定制的宝藏功能!
01:56
11
聆风Raymond
3天前
朋友在单位组织的一次ai培训中,了解到了豆包,然后问我怎么用豆包,需不需要报课程去学习之类的😅

我直接把官方文档发给他,跟他说看完这些文档,他也是豆包高手👋

是啊,有官方这么详细的免费教程,还要花啥钱去买课程呀!😆

不过不得不夸一句:不愧是字节,产品的文档写得就是细(¯▽¯)👍
———
豆包应用创作1.0(豆包编程):
bytedance.larkoffice.com

豆包超能创意2.0(豆包绘画-内测中,需申请):bytedance.larkoffice.com

豆包超能创意1.0(豆包绘画-已正式上线):bytedance.larkoffice.com

豆包使用宝典:bytedance.larkoffice.com

小云雀内容创作Agent:bytedance.larkoffice.com
9162
聆风Raymond
4天前
如何用ai把书读厚?

哪怕是在看书时,看到了一个新的概念,也能用ai搜索出相关著作,作为引申阅读
21
聆风Raymond
4天前
一直觉得能把账号做大的人(十几万、几十万粉丝以上),对于说话或者做事总有一种我没有的特点(说话的技巧)

所以一个账号能做大,仅仅是有一种内容创作能力是远不够的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