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神经旷野舞者
493关注57被关注1夸夸
神经旷野舞者
21天前
天上白云太神奇了,盯着看,可以忘记一切。
00
神经旷野舞者
24天前
中午外卖 18 块买了个遮阳帽和墨镜,早应该买了,偏偏忍着晒出毛病来,这个脑子是不是有病。
00
神经旷野舞者
2月前
大学生应该创业而不是想着毕业找个好公司上班。
00
神经旷野舞者
2月前
听东方红睡觉不失眠提神
00
神经旷野舞者
2月前
人们的想法总是高度相似,区别主要还是性格和行动本身
00
神经旷野舞者
2月前
商业源自不完美,完美的世界不需要货币不需要商业
00
神经旷野舞者
3月前

dereknee: 产品过去四天收获了比过去两年还多的正反馈(X 上上万条 flowith 相关的 post 正面的比例在 95% 以上)。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力量,有种过去的工作终于被人看到的感觉。 flowith 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第一次公开亮相,可能大部分人觉得我们好像一直很乐观、很在状态,也发展飞速。但在去年这个时间点之前,我们一直是处于痛苦时刻。 当时我们自己觉得产品还不够好,也觉得时机还未到,因此迟迟没有公开推出,但大家已经 build 快10个月的时间了,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极反馈,我们团队只有四个人,最早我自已去微博超话评论区发帖引流,我的号都被封了(现在都解封不了笑死)还有在各个渠道一个个发帖介绍,总之用了最朴素的方式获得了 flowith 前 2 万个内测用户,但当我们强推最早期的画布功能时那批用户对此接受度连 20% 都不到,一些用户甚至特别情绪化的抱怨这些功能,这也让我们开始了一定的自我怀疑,后面花了更多时间去迭代交互和产品的形态,但好像没有什么大的反转和起色,直到去年 4 月时,我和zion在黄浦江边走路反思了很久说到:“md 现在我们必须要推出去了, 即便推出去可能毫无反响或一片骂声,也得给搞了,大不了我们从头再来”。于是在一周之后,我用一个0粉丝账号在推特上非常“随意”的发了四张产品截图(制作只花了半天时间),这就开启了我们第一次的公开发布。 没想到那天晚上,我们收获了第一次至亮时刻:那个草率的帖子有上千个推特网友转发、还有很多很多国内的科技kol和博主,包括@杨远骋Koji @orange.ai @歸藏 @Yangyi. 宝玉等等ai博主前辈们的无偿深度推荐和支持。flowith 一下子就起来了,那几天收获了几万用户,各项数据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于是我们开始扩充团队,开始更进一步的向大家介绍产品,飞轮从此就转起来了。 因此,过去一年到现在我一直是非常感激的状态,我知道很多东西我们不能 take for granted,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大家的鼓励和给产品的反馈让我们的飞轮真正转了下去。 (不知道为什么心血来潮周五深夜在即刻发了个帖,可能是刚刚收到的推特用户真诚反馈给我的触动,也可能因为这里是国内创业者/冒险家浓度最高的地方。总之这个时刻想给那些和我们一年前类似、痛苦又在勇敢尝试的朋友们分享一些我们曾获得的力量,也希望让我们获得的,可以传递给更多人。我们在做伟大之事,我们的用心也一定会被看到。 现在,没什么能阻挡我们了。

00
神经旷野舞者
3月前
技术是欲望驱动的,技术无法自我驱动。
00
神经旷野舞者
3月前
万事万物都存在细节里,就好比一个鞋底的一个沙粒会毁了整个步行。
经济是心理学的放大器。
00
神经旷野舞者
5月前

Simon的白日梦: AI替身来了,开源+本地存储,大家会用么?🥹 Second Me - 你的 AI 分身,自我增强与隐私保护 🧐 Second Me 是一个开源项目,允许用户创建个性化 AI 分身,以本地训练和私有部署的方式增强个人智能,同时保持完全的隐私控制。 ➡️ 链接:https://github.com/mindverse/Second-Me ✨ 重点 ● 🤖 个性化 AI 训练:采用分层记忆建模(HMM)和 Me-Alignment 算法,使 AI 分身能够学习用户的行为、偏好和思维模式。 ● 🔗 去中心化 AI 网络:支持 AI 分身在去中心化网络中运行,与其他 AI 互联互通,同时用户仍保持完全控制权。 ● 🏗 AI 角色扮演 & 协作:AI 可切换不同角色,在各种场景中代表用户,同时还能与其他 AI 分身协作解决问题。 ● 🛡 完全隐私保护:所有数据和训练过程都在本地进行,不依赖云端,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 🚀 跨平台支持:支持 macOS 和 Apple Silicon,未来还将优化对更多平台的兼容性。 ● 🔬 增强 AI 推理能力:通过长链推理训练(Long Chain-of-Thought)和 L2 级偏好优化(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提升模型表现。 ● 🛠 易于安装 & 开发: 通过 git clone 下载安装 支持 make 自动配置环境和依赖 提供前端访问,用户可在浏览器中交互(http://localhost:3000) ● 📚 开源社区支持:基础模型基于 Qwen2.5,结合 GraphRAG 进行数据合成,支持社区贡献和改进。 Second Me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 AI 交互方式,使用户能够在本地训练和管理自己的 AI 分身,适用于个性化助理、增强记忆、隐私 AI 代理等场景。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