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歌剧院在沙特上演《卡门》
又是一次华人利雅得赶大集的活动,住在北京七年,唯一一次去国家大剧院看昆曲,睡了大半场。
我以为自己的艺术细胞绝迹了,但在沙特,一切能出门进行娱乐活动的机会,别管网球、歌剧、脱口秀、电子竞技、都会成为华人们的大集。
虽然想不出中国人在沙特演法国人是个什么景象,但出门前,我劝说朋友们都进行了中沙文化dresscode,我自己穿了沙特礼服,其他朋友们穿了旗袍。
姑娘们出门前就像大学宿舍的女生们结伴去舞会,挑衣服化妆嘻嘻哈哈,果然迟到了。
本不富裕的出门时间加上沙特人糟糕的大型活动管控能力,错过了前面两幕才抵达现场。
我坐的远,发现根本看不出演员的国籍,国家队的专业功底和法语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看完歌剧才发现自己早已听过《卡门》的诸多名曲,但今天第一次知道剧情。
男生盆友们说,这是海后翻车的故事,女生朋友们说,不要交往情绪不稳定的男生。
我从前大概是看不懂这种情节的,我是一个看《第一炉香》,都恨不得劝说男女主去投身革命的人。
我总觉得爱情从根源上就具备了悲剧的底色,欲望与自由、激情与责任常常难以两全。
极致的爱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往往导向极致的毁灭。
现实中大部分的爱情不过是人们想象中爱情的拙劣模仿。
何塞是内核不稳固的悲剧,卡门以生命证明了自由之可贵,塑造了女性为自由毋宁死的先驱形象。
我问AI,“现代版的卡门,如何充分享受爱情,也保持自由和安全。”
我问完就关上了电脑,并不在意它的答案。
我想答案,应该由我们这一代女性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