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过期萝卜皮
15关注3被关注0夸夸
土木老狗,酒中扫地僧
过期萝卜皮
3天前

姜旭: 月薪1.8万的北京与月薪6千的东北:一位28岁女性的两难选择 我看了一个钱婧老师的短视频,里面一位年轻女孩的提问,特别有代表性,简直说出了很多在外打拼年轻人的心声。 这个女孩今年28岁,本科毕业于一所二本师范院校,学的是英语专业。毕业之后,她就来了北京,现在在一家小型的教培公司做英语教研,干了三年,每个月税前能拿到一万八。 她和当程序员的男朋友一起,辛辛苦苦攒下了40万。男朋友收入也不错,月薪两万,家里还能支持四五十万用来买房。照理说,这在北京的生活也算看到了曙光,站稳了脚跟。 但她心里却越来越慌。 为啥呢?首先,公司规模小,去年整个公司赚的钱还不到一百万,感觉没什么发展前景。其次,眼看就要奔三了,她特别担心自己在这个年龄,在北京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那种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也让她感到疲惫,一心想“逃离”北京。 那逃到哪儿去呢?她和男朋友把目标定在了天津,或者老家的省会城市,比如沈阳、长春。她的计划听起来很完美:考个研提升一下学历,然后去考公务员或者教师编,过上一种她想象中的“低压力”稳定生活。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她很清楚,一旦去了这些城市,收入会断崖式下跌,预期月薪可能只有六千块。一边是北京看得见的收入和积蓄,另一边是理想中慢节奏却低收入的生活,这个巨大的矛盾让她无比纠结。 钱婧老师听完她的讲述,给出了非常犀利的分析。她说,这姑娘犯了一个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在用“北京真实的痛苦”,去对比“一个自己想象出来的、完美的东北”。 第一,关于“低压力”的想象。 大家都觉得小城市收入低,压力就小。但钱老师提醒,千万别把“低薪”和“低压力”简单地划等号。在东北那样的人情社会,很多隐性成本非常高。比如,人情往来,亲戚朋友同事结婚生子,份子钱一出手就是一千两千,这对于一个月薪六千的人来说,压力一点都不小。父母那辈的社交圈,同样需要你们去维护和支出。 第二,关于“公平”的代价。 钱老师点出了一个很关键的现实:“你现在能在北京攒下钱,恰恰是因为这里规则相对公平,你主要靠你的专业能力吃饭。” 作为一个没有体制内家庭背景的“外地人”,在北京,你只需要管好你的工作。而回到地方,在考编竞争异常激烈的同时,你可能还需要去弥补家庭在本地社会关系网中的劣势。 第三,算一笔现实账。 她和男朋友在北京,俩人月收入加起来三万八,凭借存款和家里的支持,完全有能力全款买下一套百万上下的房子。而在东北,即便双双进入体制,收入大幅缩水后,生活品质和财务自由度将会是完全不同的光景。 所以,钱婧老师的最终建议,并不是直接告诉她该选哪条路,而是给了她一个更理性的思考方式:不要用自己还没经历过的“想象”,去做重大的人生决定。 她建议这个女孩,真正花点时间,去目标城市实地考察一下。然后把北京和东北两边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各自的局限性,一条一条、清清楚楚地写在纸上。比如,具体的收入、房贷(或房租)、日常开销、人情支出、职业发展天花板等等。 只有当你对两边的“底牌”都有了清晰的了解,你才能做出一个在未来多年里,让自己不后悔的选择。

00
过期萝卜皮
11天前
不是?好奇点名册怎么回复啊?
10
过期萝卜皮
22天前

人间有味风雨无晴: 近期,中国拟推出的K字签证政策引发广泛讨论。这项旨在吸引“境外知名高校STEM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的政策,看似为我国科技发展注入新动力,但实际执行则可能带来一系列隐患。 一、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存偏差 K字签证政策定位高端,希望吸引STEM领域的青年科技人才。然而,欧美顶尖人才更倾向于选择本土或高福利国家市场,政策实际吸引力存疑。 与此相反,东南亚、南亚地区部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申请人可能利用政策宽松性大量涌入。与美国H-1B签证(需雇主担保、高费用)相比,K字签证“无需国内聘用单位”的低门槛设计,更易被非顶尖人才视为便捷通道,而非精英引进渠道。 二、学历审核漏洞与造假风险 政策要求“知名高校学士及以上学位”,但国外“水硕”“假文凭”产业链成熟,印度等国家学历造假问题尤为突出。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审核能力与标准尚未细化,难以有效甄别真伪学历。 学历认证体系薄弱将成为政策实施的一大隐患。如果没有严格的学历核验机制,可能导致大量持假文凭者蒙混过关。 三、审核机制不完善留下监管盲区 K字签证允许5年内多次往返、单次停留180天,但持证人若想工作仍需申请Z字签证。这种“入境易、工作难”的设计可能促使部分人逾期滞留或打黑工。 政策强调“持证人可从事交流、创业、商务”,但对其实际活动的追踪手段未明确。缺乏定期报备机制,易形成监管盲区,增加社会管理成本。 四、冲击国内本已紧张的就业市场 2025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峰值,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岗位竞争激烈。此时引入外来劳动力,恐加剧“抢饭碗”矛盾。 中国STEM教育规模全球领先,高端创新依赖顶尖人才而非普通本科生。东南亚本科毕业生难以贡献“从0到1”的突破,却可能挤占基层岗位,加剧人才质量错配。 五、文化冲突与宗教风险不容忽视 印度移民群体常强化种姓制度、抱团聚居,易引发本土文化冲突。一人拿签,全家投奔的戏码也在其他国家反复上演。美国、加拿大已出现因印度移民激增导致的社区纠纷与宗教矛盾。 多元信仰若未经引导,可能冲击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针背道而驰。 六、政策价值观偏离国际主义初衷 我们依然坚持世界人民大团结,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但真正的国际主义是支持发展中国家自主培养人才(如援建实验室),而非吸引其精英来华享受发展成果。单向吸引模式反而可能削弱对方国家建设能力。 我国一贯坚持“授人以渔”的对外援助理念,K字签证的单向吸引模式与之相悖,易被误解为掠夺人才。 七、地缘政治风险需要警惕 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的记忆犹新,对印宽松政策易被解读为妥协,助长其左右逢源的投机心态。 若印度公民借K字签证大量来华,可能为间谍活动、情报收集提供便利,威胁国家安全。 八、决策程序仓促缺乏透明化 政策定于10月1日实施,但申请标准、审核流程等具体细则至今未全面公开,公众监督缺位。 缺乏民意论证使得政策存在先天不足,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容乐观。 九、出台时机不当忽视民意反响 在举国庆祝祖国母亲生日之际,推行争议性政策,易被解读为忽视民众情感,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悖。 象征意义负面可能影响政策的社会接受度,进而影响实施效果。 十、意识形态隐患需警惕 毛主席曾教导:“必须和群众商量”。19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尚需征求民意,移民政策更应公开听证。当前专家闭门决策模式,易滋生“境外势力代言”的猜疑。 思想防线失守易导致系统性风险,政策推行需以人民理解支持为前提,而非强行“替民做主”。 面对K字签证政策可能带来的多重风险,我以普通中国公民的身份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暂停实施K字签证,重新评估人才引进标准,优先确保本土就业稳定。 二是建立公开听证机制,就政策细节征求社会意见,尤其听取青年群体、教育界及边境省份建议。 三是强化审核与监管:与教育部合作建立海外学历核验系统,重点排查东南亚、南亚高校资质;设定年度引进配额,明确K签转工作签证的严格限制。 四是开展政策解读宣传:避免误读引发社会对立,澄清K签具体管理办法,真理越辩越明。 任何政策的出台都应充分考虑其社会影响和潜在风险。在开放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真正对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负责任的态度。

00
过期萝卜皮
2月前

优思集团池俊秀Geson: 池俊秀:刘强东依靠京东一家公司并不会改变全中国低收入人群,因为中国已经进入存量竞争,京东外卖在高薪挖角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外卖业务,但是有对应工作量来对冲,如果你达不到工作量也领不到京东外卖的薪资,一些自媒体开始鼓吹刘强东,但是京东这家企业别忘了还有京东金融,京东金融和百度度小满和抖音、360借条一样作为中国网贷的毒瘤,祸害着一批负债人,这些都是没人提的,为什么360借条最近周鸿祎被问能不能不还,因为这些放贷毒瘤,这些都是很多媒体不敢提的,这些放贷毒瘤干的事情都是极其肮脏,都是干爆通讯录违法催收的事情,包括刘强东旗下的京东金融,因为没出大事没流量,如果刻意去总结还会被举报,你会相信京东金融的仁慈和善良?就像相信京东外卖一样是及时雨和造福百姓一样,这种企业有几个会真心造福人民?不过都是各自抢市场做增长点,包括放贷首位百度度小满是最坑害人民的,这些都是没有人提的,所以不要看刘强东做什么,要看刘强东不做什么,刘强东也是做放贷,这些放贷你们去网上了解下,再去看京东这家公司如何做企业。之后你再去想刘强东承诺多少优惠,说比美团23%、25%低,能低多少目前没提,但是偏偏拿净利润只赚5%说事,其他数据不提,只拿一条数据说是很难计算,除非京东出个计算清单,明确让人知道比美团饿了么低综合服务费,那么再来谈京东外卖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京东外卖就是补短板,和美团一样,美团是外卖,补电商短板,但是京东要补外卖短板,来做增长点,别说刘强东约谈王兴、姚劲波等人,约谈有用吗?你要抢市场,市场就是摆在那边,你能抢,别人也能防守。任何企业都可以抢,不是说外卖只能是美团饿了么的,谁都可以抢,关键你能不能抢成功,能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社会发展创造可持续性价值、良性价值。

00
过期萝卜皮
2月前

李亚松: 近期有伯纳天纯猫粮疑似翻车的情况,松哥简单聊下。 伯纳天纯2014年左右注册,伯纳天纯是品牌名,公司叫「上海依蕴」,2009年成立,属于是国内比较早做自建工厂的品牌。基本上一开局,就做重资产投入,搞生产研发。 你以为他是做狗粮起家的? 不是哈,一开始是做保健品起家的,叫「维斯康」,做的第一款产品是狗子的美毛粉。 在2012年以前,那都是国内排名前6的保健品牌子(排名牛逼,主要是那时中国的宠物用品市场很小,也没几个国产牌子)。 后面市场铺开了,赚到钱了,又融到钱了,就涉足了猫狗粮宠物食品赛道。 2015年4月,上市了伯纳天纯的第一款猫粮,8月,又上市了伯纳天纯狗粮。 松哥认为,伯纳天纯的狗粮还是ok的,中小型犬的日常粮,性价比也高,品控算稳定的。 但是伯纳天纯的猫粮,我觉着是竞争力不足的。至少从松哥入行宠物行业5年多以来,俺是没卖过伯纳天纯猫粮的。 也不是瞧不上。 就是感觉伯纳天纯做猫粮,差点意思。用做狗粮的思维在做猫粮。 或者我直白点说,他们喜欢做肉粉粮。 比如说伯纳天纯全价猫粮10kg,原料表第一个是鸡肉粉,第二个鸭肉粉,第三个是大米。。。后面的还需要说吗 主打的就是一个低端市场。 吃不出啥大毛病,但是也别想着多有营养,毕竟也就那价了。 至于说最近2年新推出的猫粮,确实是提升了不少,但我感觉还是竞争力不足。起码同价位的比你伯纳天纯还能打,多了去了,为啥要选你呢。

00
过期萝卜皮
3月前

广屿Ocean: 我们养大一个孩子,平均要花53.8万 最近国家出的生育补贴挺好的,简单来说就是你如果从今天开始生了一个小孩,就能拿满3岁以下,每年3600元的补贴,一共3年10800元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同时我查了一下各地0-17岁孩子养育成本数据,最高的是上海需要花101万元,最低的是西藏也需要34.9万元,平均是53.8万元… 一共3年的10800元补贴就显得杯水车薪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不能止步于此,未来必须更加大力地持续加大补贴力度 附上我查询到的世界主要地区的养育成本和补贴情况(单位我换算成了RMB): 美国:养育成本222.8万,补贴24.4万(主要为年度儿童税收抵免2000美元/年至17岁,部分可退税),净养育成本198.4万 日本:养育成本48.4万,补贴11.0万(儿童津贴:0-3岁726rmb/月,3-15岁484rmb/月,高中有学费支持),净养育成本37.4万 韩国:养育成本191.1万,补贴16.3万(主要是按月发放的儿童津贴,8-18岁主要教育支持非现金),净养育成本174.8万 俄罗斯:养育成本41.8万,补贴5.6万(主要为一次性母性资本,额外月津贴针对低收入家庭,直到17岁),净养育成本36.2万 新加坡:养育成本132.5万,补贴83.7万(包括Baby Bonus 11,000新元现金、教育/医疗补贴等全面支持),净养育成本48.8万 英国:249.1万,补贴23.4万(周津贴26.05英镑第一孩子,直到16-20岁,只取截止到18岁),净养育成本225.7万 法国:99.7万,补贴10.3万(出生奖金950欧元+3年基础津贴185欧元/月+年度学校津贴6-18岁400欧元/年,针对一孩有限),净养育成本89.4万 德国:124.7万,补贴45.8万(月津贴255欧元,直到18岁或教育中),净养育成本78.9万 以上,昨天我写过一篇文章,《有钱人最大的资产,是穷人》,里面提到了我记录的一场聊天 “在我们这,你只用去专心赚钱就好了,各种事情都有 ‘低成本’ 的人帮你盯着,家教老师、家政阿姨、甚至是打理资产,我们这的人力成本比外面低太多了。” 我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我们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优势之一“人口红利”,其实不仅是产业的红利,也是富人的福利,更是中产们生活在此之上的“无形资产” 我们吃到的每一个只要几块钱就能配送的外卖,1块钱的西瓜,在一线城市几块钱缝衣服补鞋,背后都是一个个高达几十万的养育成本,我们享受的福利,都是从这些养育成本中获得了“补贴” 而对于那些还愿意生孩子的人,3600块/年,还远远不够

00
过期萝卜皮
5月前
过期萝卜皮
5月前

世俗的灵魂: 《沉默的真相》 钱包丢了可能是整部剧里江阳这个角色最令人动容的一场戏。 我是江阳,那年我风华正茂,当了县检察院最年轻的科长,女朋友是副检察长的女儿,优秀又漂亮,事业爱情双丰收,年少有为,前途一片光明。 直到有一天,一个大学女同学找到我,希望帮忙平反另一个同学的三年前的冤案。我年轻气盛,一点小困难又算的了什么。只是我一点点地查,不断有人劝我放弃,我不相信有人能阻止正义的到来,有人能无视法律。只是我的人身安全开始受到威胁,线索查一条断一条,心中有着正义,我没办法说放弃,为了不拖累,我和女朋友分了手。继续的追查中,我开始越陷越深,好在有刑警老朱和法医老陈与我共同追查,一次次找到证据,一个个证人出现,那只背后黑手却一次又一次把希望扑灭,很多无辜的人在死去,但我仍然没有放弃。后来,最开始找到我帮忙的那个女同学李静说要结婚了,想过平静的生活,一开始是他找到的我,如今她却率先全身而退了...几年来我受尽屈辱,遭遇威胁,抵挡诱惑,突然一纸罪状丢到我面前,我数年时间收集证据不成,今天几个粗陋的栽赃就坐实了我贪污的罪名,一时间我身败名裂,前途与希望尽毁。只不过我心中的火还没有被熄灭,我不曾后悔,也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两年的牢狱生活身体也落下了病根,出狱后靠着修手机勉强度日。今天和老朱老陈喝酒,老陈给我一个红包,说给儿子读书用,厚厚的一叠,可能有几千几万元,我维护着最后的尊严说以后有钱就还给老陈。我本可以前途一片光明,年轻有为还有一个所有人都要羡慕的妻子,如今我穷困潦倒,修着三十元一次的手机...我一摸裤兜,我钱包丢了!钱包丢了!“有多少钱?”不多,也就几百块“没事,让老陈给你报销。”可我钱包还是丢了!银行卡和身份证都还要去补办。“没事,我们警局明天给你一条龙服务。”可我钱包还是丢了!钱包丢了!江阳呜咽着。好似所有的委屈都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一个三十左右却老得像四十多的男人终于在这一刻,泪如雨下......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