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王梦珂Mengke
336关注18k被关注110夸夸
⚡️Builder, Seller, Founder, Dreamer
🪐好事发生App,小红书运营手册,Asuka腰旗橄榄球俱乐部及更多
置顶
王梦珂Mengke
1年前
你好,我是王梦珂,这是一条置顶即刻。

我做的App叫「好事发生」,是一个专门记录好消息的软件,你可以在应用商店搜到它。@好事发生App
近两年的周末我一直叫着大家玩腰旗橄榄球,小红书搜「北京Asuka橄榄球俱乐部」了解。

我今年主做的业务是以小红书为中心的课程、咨询、培训、陪跑业务。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很有必要在2024年了解小红书,最起码它可以是一个你展开生活可能性的新起点。
课程卖得很不错,行业内受到不少认可,目前读者两千多,读者群6个。
长按图4订阅。需要付费,订阅后添加我,我拉你进读者群。
企业服务的部分,如果你的业务有需求,请带产品、行业、城市、营业额私聊我。

过去大厂给了我很多职业化训练。不过该怎样独立把买卖做好,我也还在学。
我在公众号「后厂女工小王」记录我的混社会心得,你可以扫描图5二维码关注。

另外,我是圈子「副业探索小分队」的主理人。欢迎你在圈子里表达所思,和即友分享交流。m.okjike.com

最后一张照片是我的小狗,很可爱吧。
感谢相遇,好事发生了。

原置顶一:m.okjike.com
原置顶二:m.okjike.com
334
王梦珂Mengke
1天前
朋友们好。虎嗅送了一些今年的F&M创新节的免费门票,第一批已经领完,虎嗅帮忙又补了些。11月23日在北京798。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兑换,咱们现场见。

兑换流程:

【虎嗅F&M创新节】小程序,下滑至底部票务信息,点击【立即购买】,点击右上角【兑换码】,输入兑换码【虎嗅好事发生】。
21
王梦珂Mengke
2天前
快到年底了。今年挣什么大钱了吗,没有,事业有什么牛逼进展吗,无,但是我对我的生活100%满意。

下午和朋友说,我现在完全实现了我小时候的职业理想,是真的。我小时候想当记者,想表达,想到处走,想有作品,想被人看到,想受人尊重,想传播理念,分享快乐。

我现在就在这个方向上,我正在做我认可的事情,我还有一些成果,感受上我还不用被压迫(各种社会对人的结构性压迫就不说了),甚至我的阶段性可量化目标也实现了:我3年前从公司出来的创业目标叫做「避免上班」。

我不用摧眉折腰事权贵,如果一件事只挣钱那我就不干了。甚至对于我所从事的表达工作,我的影响力也非常恰当而不至于被其反噬,我在我的行业里,被尊重知识的人爱戴。

当然走到这一步并不容易,我花了一些时间,现在当然还没到那个我想去的终点,但我感到踏实。

我爱世界如世界爱我。
128
王梦珂Mengke
2天前
分享几个看似微小但改变生活质感的小细节,没有复杂流程。可能有用,尤其是对女孩子:

1、剪头发一定要化妆去。化了妆人一定是更自信的。如果是素颜去理发,人会不那么想照镜子。而化着妆能直观看到发型和气质的适配度,和理发师沟通起来也不会因为嫌麻烦敷衍自己的要求。

2、找到着装风格,买新衣服前先翻衣柜。先看看现有单品的风格、颜色,避免买重复款或不好搭配的闲置款,既能盘活旧衣服,又能减少盲目消费。30 岁以后,该试图寻找自己的风格了。所谓风格,就是避免「什么都要」。什么都要,没有风格。

3、精简家里的垃圾桶。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垃圾桶。我把家里卫生间的垃圾桶挪走了,原来对生活没什么影响。

4、如果有耳洞,出门戴耳环。耳环这种东西,纯粹戴给自己,多花不了30秒。如果要搞搞穿搭,一定要靠首饰提升精致度。不用选夸张款式,简单的金属耳扣就能提亮气色,当天穿的衣服也会变好看。

5、如果习惯做美甲,那么试着不做一段时间看看。近一年没有做美甲了,省去了一个令我极其难受的重要环节:就是美甲开始脱落的尴尬期。去打球也不必考虑手不方便了。

6、常用小物定好固定位置。这项我一直做得不好。今年开始规定自己不乱丢东西:钥匙放玄关托盘,口红收在随身包侧兜,耳机放书柜数码区。不用花时间立刻找到想要的东西,会感谢没乱放东西的自己。

7、每天固定时间关掉消息提醒。人的信息焦虑不是来自工作,而是随时可打扰。我现在整个上午都没有消息提醒,需要的时候再看,晚间的免打扰也开得很早。这一项大家因地制宜丰俭由人。

也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私藏好习惯,一起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216
王梦珂Mengke
5天前
今天刷到了小红书拍的纪录片《寻找杜塞尔多夫》。

杜塞尔多夫原本在欧洲语境里是个不太起眼的地方,但在小红书上,已经有七千万浏览量、四十多万条笔记。

这些内容不是某个机构策划出来的,而是餐馆老板、留学生、艺术生、脱口秀演员……他们在真实生活中留下的痕迹。
城市的形象,就在这些痕迹里被慢慢重组。
在我看来,纪录片讲的不是一个城市怎么红了,而是一座城市如何被无数普通人online共建出来。

像小红书这样的内容平台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基础设施。
它的功能不只是表达,更是连接。
当杨小麦、怪素、脱口秀社群们在小红书上更新时,他们其实在为城市编写一部集体使用手册。

我所从事、研究的领域叫内容产品学。
今天的内容,不再是由某个作者一个人写完的东西,它更像一个在使用中不断得到反馈,多人一起共建的系统。
每个用户的评论、模仿、再创作,都在丰富和延长内容的生命。
换句话说,当代内容的作者,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了。

我看《寻找杜塞尔多夫》时,会觉得它其实拍的是一种「共建现实」的过程。
人们在小红书上写下吃饭、散步、唱K的日常,这些微小的记录最后竟然改变了一座城市的气质——德国人开始吃麻辣烫,剧本杀馆变成本地人新的社交场。
内容传播影响社会行动,内容传播本身就是社会行动。

城市因记录而生动。而我们这些使用内容的人,也正在无意识地改写世界。
14
王梦珂Mengke
6天前
昨天在 43talks 分享我对小红书的见解:
01
王梦珂Mengke
8天前
前几天听妈妈讲了一个故事。

她小时候家里穷,白面是很珍贵的食物。姥爷在隔壁镇上当校长,每周六才回来一次。那天就是家里的大日子。

姥姥做饭,做两样儿。馒头和窝头,馒头是用白面做的,窝头是用粗粮做的。舅舅和姥爷吃馒头。妈妈和姨姨吃窝头。

姥姥常常表扬她们,说这两个女儿懂事,从不抢着吃馒头。

妈妈说,她后来才意识到,那种被夸懂事的感觉,其实有点像一种道德的捆绑。

一旦被贴上懂事的标签,就算再想吃馒头,也伸不出手了。

因为懂事的孩子,要一直懂事下去。

我和妈妈一样是家中长女。和这世界上的所有姐姐一样,对弟弟妹妹,总会有一些自然而然的照顾,觉得那是分内的事。

妈妈总跟我说:别太懂事,管好自己就行。

听了这个故事,我才更懂她说的「别太懂事」,到底是什么含义。

我在这里写这些东西,不是为了歌颂母爱的伟大,也不是为了赞美女性的坚韧,我只是感受到,写小小的,珍贵的,人间的感情:

我和妈妈,作为两个人类,互相看见了。

愿你被看见。
愿你会爱人。
92
王梦珂Mengke
8天前
明晚有个小分享,六点半开始,在五道口。
欢迎朋友们放工过来,图片扫码报名。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