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杨Sir-杨知卓见
36关注98被关注1夸夸
都进来了,关注下吧
联创6年掉坑👉摸索4年一人公司
个人IP顾问🧑🏻‍💻鼓吹一人公司🎙
商业📔虫,🏃‍♂️🐴爱好者
公号杨知卓见,视频号杨sir一人公司
杨Sir-杨知卓见
23:28
#一人公司百日谈 029

不懂“冠军战略”,IP迟早被淘汰

上周末在上海,参加猫叔的线下闭门会。猫叔反复提及的“冠军战略”,也成为很多IP追求的目标。

说一个反常识的结论:知识IP的冠军战略,不是靠疯狂输出内容,而是精准聚焦的独特定位。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断产出内容,就会有流量和粉丝,其实大错特错。面对全网多如牛毛的信息,如果没有独特的定位和聚焦,就很容易被淹没。

那么 ,普通IP该如何制定“冠军战略”?

首先,成为小池塘里的大鱼

2022-2023两年间,我也被割过韭菜。当时我还以为IP就是啥都能讲,自己想涵盖所有商业技能,结果啥都不精。

先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再找一个有潜力、竞争相对较小的细分领域,围绕这个领域打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和内容体系。

其次,让用户一眼能记住你

单纯模仿,很难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如果将个人优势、特点融入到方法论上,就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金枪大叔的白发+营销,红衣大叔的红色POLO+犀利言辞,家庭教育者融合心理学背景,都能体现独特之处。

最后,深度运营私域流量

公域流量是荷尔蒙,私域流量是多巴胺。相较于不稳定的公域影响力,私域流量更稳定、更有价值。

将影响力从公域传导至私域,为粉丝定期举办分享会、答疑活动等高价值的内容和服务,加之一定频率的私域触达,就能增加粘性和深厚的信任关系。

总之,在细分领域打造独特的个人品牌,持续输出个性化内容,并深度运营私域流量,才是IP该有的“冠军战略”。
00
杨Sir-杨知卓见
16:16
#难得一见好活动 面见猫叔

剽悍‮只一‬猫“猫叔”,近期在上海‮闭做‬门会,为期一天。

荣幸受邀,我是推荐大使。经我推荐且面试通过后,可以免费。

如果你想面见猫叔,获‮营得‬销真经,做人靠谱,欢迎私信,我来‮帮你‬对接。
00
杨Sir-杨知卓见
4天前
#IP盟友备忘录

“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
很多“一类”朋友,都有“一类”特征

·相信有一种目标,能实现使命愿景
·相信有一种路径,能拥抱自由主义
·相信有一种方式,能具备复利效应

·持续变强,拥有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
·持续变好,拥有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

·自己成为品牌,能对抗诸多不确定性
·自己成为节点,用能量回流互相成就

时隔半年,魔都见好朋友Cindy教练

“一类”间的交流回流,总能进入心流
00
杨Sir-杨知卓见
4天前
#IP盟友备忘录

和好朋友操盘手林夕老师见面,交换很多关于IP商业链路、品牌营销、项目操盘方面的观点,感受到很深的能量回流

见天地,见牛人,见朋友,见自己
00
杨Sir-杨知卓见
5天前
#一人公司百日谈 028
商业化核心:用内容构建信任基石

个人IP商业化的核心不在流量,而在于“信任前置”—即用持续的内容生产构建信任基石。

无论是朋友圈、文章还是短视频、直播,用户每天接受的内容触达,决定了他们对IP的认知强度。

很多人都想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而这背后,是持续优质的内容生产力,是用户对“确定性价值”的绝对信任。

因此,要持续输出解决痛点的过程性内容——比如展示产品研发中的用户反馈、呈现客户使用后的真实蜕变等。

当用户因内容产生“这个人能帮我解决问题”的笃定感时,变现就水到渠成了。
00
杨Sir-杨知卓见
5天前
路过常德公寓,张爱玲曾在此住过十年,也是她重要作品和那场轰动恋爱发生的地方。
20
杨Sir-杨知卓见
6天前
赶路 #特种兵的日常
00
杨Sir-杨知卓见
7天前
真是快入夏了,深夜外面🐸蛙声一片

想起小时在老家旁边的池塘,逮蛙,养蛙,抓鱼,捕蜻蜓,截泥鳅

河边看母蛙产卵,围观蝌蚪成群

用柳树枝折成半圆形,插到苞米杆儿末端,再到屋檐墙根下找蜘蛛网

将半圆形一侧扫到几张蜘蛛网,360度转圈,捕蜻蜓的工具网就制成了

找到黄色翅膀、头部和体型硕大的最吃香,其次是短小、尾部深红色的蜻蜓,会咬人,俗称“小辣椒”🌶️

还吃过烤蜻蜓,真是既残忍又童趣的时光💤
00
杨Sir-杨知卓见
8天前
#一人公司百日谈 027
知识变现到底是割韭菜,还是凭本事换钱?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卖课、搞私董会这些事,被人直接和"割韭菜"划了等号。

说白了,知识变现就是把手头的本事换成钱——你教会别人Excel帮他提升了工作效率,或者律师懂法律能帮人避坑,这都是实在的价值创造。

这和菜市场卖土豆一个道理:有人需要做饭,你正好有新鲜土豆。这种你情我愿,当然是正经的价值交换。

当然,菜市场里也混着奸商。有人把烂土豆当新货卖,把度娘搜到的信息包装成秘籍;还有人直接卖空气,拿一些飘在天上的玄乎词汇当包装纸。这手法和算命先生没啥区别。

怎么辨别真假?关键看三点:
·能不能当场验货?真本事就像刚出锅的包子,闻着香吃着更香。
·敢不敢说人话?镰刀最爱用各种互联网黑话、高大上词汇糊墙。
·在当下能不能用?叫人种明年的庄稼不算本事,解决眼下问题、让人行动起来才是硬道理。

说到底,知识变现不一定是坑人,但买卖双方都得拎得清——
卖方卖的确实是“被人需要的硬货”,买方买的也得是“解决当下问题”的真家伙。
10
杨Sir-杨知卓见
8天前
刚收拾完,准备给大小杨烤肉🍖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