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杨Sir-杨知卓见
43关注117被关注1夸夸
都进来了,关注下吧
联创6年掉坑👉摸索4年一人公司
个人IP顾问🧑🏻‍💻鼓吹一人公司🎙
商业📔虫,🏃‍♂️🐴爱好者
公号杨知卓见,视频号杨sir一人公司
杨Sir-杨知卓见
17天前
23年元旦至今,1年5个月
用搜狗输入法Mac版跑出200万字

100万突破是在14个月前
突然想起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

每个字,都是见证这800多天的一块砖一片瓦,想想还挺感触

积累的力量?算是另一种里程碑吧
00
杨Sir-杨知卓见
20天前
#一人公司百日谈 041
一人公司商业模型(八)

最近在聊一人公司的赚钱模型,今天说第八个: 外包工作室。

外包工作室,指的是创业者凭借稀缺技能或经验,承接企业搞不定的任务,按项目成果收费。

比如人力资源团队帮企业改造组织架构,咨询顾问以员工身份驻场服务,或者B端IP孵化、新媒体代运营等。

它适合三类人做:垂直领域技能型个体、行业资深从业者,以及能搞定关系的资源整合者。

这是一种“用专业换资源”的轻创业模式,创业者能跳过重投入、直接参与价值变现。

此类业务成立的关键,要满足三个条件:客户痛点足够痛、你的方案稀缺不可替代,还有敏捷高效的交付体系。

外包工作室的赚钱公式:收入=客户数*合同金额-交付成本

因此,它的营收主要靠三个关键点:

·客户精准:依赖行业口碑、转介绍触达并成交精准客户;

·客单稳定:紧急的需求+解决方案稀缺性,决定合作金额;

·交付成本:可以通过标准化流程(sop)、模块化工具(测评SaaS等)降低人力成本。

比如有5个年均合作两次、客单价20万的客户,年收入可达到150-200万规模。

要注意的是,外包模型要注意甲方预算缩减、战略调整,以及同行卷价格、模式合规性等方面的综合风险。

如果能把客户口碑、核心案例做起来,甚至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你就有机会实现从“手艺人”到“引领者”的身份跨越。
01
杨Sir-杨知卓见
20天前
好产品都符合这个特征:​​

当用户接触到它的那一刻,所有解释都显得多余。

就像第一次用iPhone滑动解锁时,​脑子里会瞬间跳出​“这就是未来”。
00
杨Sir-杨知卓见
20天前
#一人公司商业模式 9条✍️写完了,历时11天

完成一个小task,兑现一个小承诺,感兴趣的朋友自行爬楼🏠

不过前面有几条内容不完善,又做了迭代就不重发了,感兴趣的朋友点👍🏻

有机会的话,通过闭门会、直播等形式详细拆解,方便大家匹配入座,届时我会通知📢大家

伸个懒腰,我要去睡觉了,哈哈🌛
10
杨Sir-杨知卓见
20天前
南光明,北三元。三元牛奶在小区搞地推,还搭了个Mini版充气城堡。

这招还挺管用,小朋友们玩儿疯了。
10
杨Sir-杨知卓见
21天前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家里来俩小客人

姐姐带着三个弟弟刚好凑一桌,突然觉得自己好多余,哈哈
00
杨Sir-杨知卓见
21天前
#一人公司百日谈 040
一人公司商业模型(七)
最近在聊一人公司的赚钱模型,今天说第七个: 产品工作室。

所谓产品工作室,简单说就是靠极致的产品或服务赚到钱。

要么是贵到让人肉疼但也忍不住买的溢价品,要么是能批量走货的爆款品,要么是用户买了还想买的复购品。

比如死磕细节和稀缺感的手工银饰,接一单吃半年的景区规划/运营服务,亦或者景区那些把IP卖高价的文创店,都是典型。

它适合三类人做:有看家本领的手艺人、死磕细节的产品经理,以及拥有独家垄断资源的个体户。

产品工作室的赚钱公式=客单价*成交数-生产成本-运营成本

因此, 它的营收主要靠三个关键点:

·需求精准:产品能否让客户即痛又痒,“不买会死”或者“不买难受”。包括:能救命的登山装备,网红的美颜神器。

·精准营销:会讲营销故事或有独特手段手段,提高产品溢价。包括:洽洽瓜子的故事营销,反复捶打3000次的银手镯。

·成本管控:从生产、获客、销转各个环节死抠成本,降低边际成本。

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实体产品,要注意研发成本和库存积压;如果是虚拟产品或服务,就要警惕烧钱投流、销转周期等方面的成本黑洞。

与其折腾100个滞销品,不如有一个能爆单的尖刀品——从选品到作品,才是产品工作室的经营核心。
00
杨Sir-杨知卓见
21天前
这个时代最隐秘的困局,就是瘫在信息泥潭里自我消耗。

因为逃避行动,大脑就敞开口,别人说的观点照单全收。

因为充满焦虑,算法推的、朋友转的、专家吹的,什么观点都往大脑里塞。

结果呢?

A说东边有路,B说西边有坑,C说原地最安全——每个意见都听着有道理,反而连走路的勇气都没有。

认知打架,身体就被钉在原点。但躺着不动,焦虑感就会推倒重来。

结果又开始了刷短视频、囤很多书和课,直到被海量信息反噬,彻底困在'知道越多,行动越废'的死循环里。

这种既清醒又焦虑的对冲状态,比彻底摆烂更让人心神不宁。
00
杨Sir-杨知卓见
22天前
#一人公司百日谈 039
最近在聊一人公司的赚钱模型,今天说第六个: 项目工作室。

项目工作室的核心,是以短期红利或阶段性需求爆发为切入点,在有限时间里完成“捕捉需求-产品交付-批量变现”的闪电战,快速跑通最小闭环。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那些嗅觉敏锐、执行力强、擅长“短平快”变现的IP或操盘手。

他们通常会通过社群和圈层获取第一手信息,然后借助AI工具和平台规则漏斗快速起盘。

该模式需要三个核心能力:抓红利的能力、做商业闭环的能力和规模化放大的能力。

例如,能快速识别技术变革、平台规则和政策带来的机会窗口,先用最小闭环产品验证市场需求,再通过矩阵运营、裂变营销批量变现。

项目工作室的赚钱公式:收入=流量红利*执行效率*变现速度-试错成本。

流量红利方面,实时监控、判断红利生命周期(AI等),保项目成功率;

执行效力方面,建立标准化的素材库+自动化的工具工作流,提升单位时间产出;

变现速度方面,用阶梯分层的产品设计+裂变机制快速堆量,以保项目回报率;

试错成本方面,控制项目链条的资金成本,用AB测试辅助决策降低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短期主义闪电战和长期主义狙击战,没有绝对的好坏、优劣之分,全凭当下条件是否成熟和必要。

建议及时监控红利衰退指标、保持平台政策的敏感性,并明确设置止损线,有效规避项目风险。
00
杨Sir-杨知卓见
23天前
连做两次MBTI测试,结果和两年前一模一样

ISTJ(内向、实感、思考、判断),根本逃不掉🏝️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