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玉伯
371
关注
9k
被关注
13
夸夸
一个诚实的人
置顶
玉伯
10天前
🌱 YouMind 0.2 发布
YouMind 是一个面向内容创作者的 AI 工具,帮助创作者选题、找资料和写稿。YouMind 期待每一个想创作的人,都有机会从起心动念到开始行动,最终成为优秀的创作者。
去年发布 0.1 版本,是一个 AI 加持的多模态资料夹,可便捷收集视频、播客、文章等各类资料。
今天发布 0.2 版本,YouMind 从资料夹升级为集成创作环境 Integrated Creation Environment,简称 ICE。程序员都拥有自己的 IDE,每一位内容创作者,也值得拥有自己的 ICE。
可直接注册试用:
youmind.ai
建议 PC 下访问,App 研发中
期待每一位你,都能开始尝试内容创作之旅。
114
45
46
玉伯
2天前
这是我在小宇宙的第三期播客
录得非常好
不听一定不会后悔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不擅长所以擅长
天地间
46
8
5
玉伯
2天前
一个提醒⏰: 五一假期快结束了✔️
25
7
2
玉伯
3天前
我无比佩服 Manus
同时又无比讨厌 Manus
当你的手不再属于你时
意味着濒临死亡
需要重生
重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33
9
1
玉伯
3天前
非常赞同。自动化是假象。内容过剩时代,真正要获取流量,靠的还是人产生的新知识。
欢迎使用 YouMind,让人越来越苦恼,在苦恼中灵感迸发,从而有机会激发出真正的好内容。
远离一键生成,那全是另一种抖音。
Zero君聊AI: 为什么AI生成的PPT永远给你一种“正确的废话”的感觉? 因为当前AI只能重组现有知识,即“有中生有”。最终往往是数据集里各种结论的“平均数”。 人能跳过二手资料,直接分析原始数据,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经验,产出新的知识,即“无中生有”。 当然,写PPT、写文章、写视频脚本,这些任务看似简单,实际非常难。归根结底,我们想看的是“新知识”,而不是现有知识的组合搭配。
32
3
1
玉伯
3天前
厉害。木木山已推测出 YouMind 0.3 要做的事。正在研发的 0.3 版本,就是新建 Board 时,AI 会主动通过搜索资料等方式把Board 初始化好,这样用户就不需要从头开始。最开始的 20-30% 的活,AI 来做。接下来70-80% 的活,依旧得靠用户自己的输入和努力。同时在用户努力过程中,可随时调用各种 AI assistants 来协助。
在 YouMind 的理念里,文科创作离不开人类。最重要的不是 AI 替人做,而是人借助 AI 提升自己的创作表达能力。
牛村木木山: 好的工具珍贵的不是工具而且背后的解决方案以及理念 现在用um不习惯的点在于以board为导向,强for有目的有主题的添砖加瓦式创作。总希望它能更适配我从闪念堆肥自然浮现主题文章的方式。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其实自己创作目前的瓶颈确实也是在主题式文章的输出,借着um这个工具反向突破下自己的创作瓶颈也挺好的。 当然作为“用户”的角度还是不能自我阉割需求,认可主题式创作的合理性,但是也相信自己创作本能需求的合理性,一起共创嘛。 就比如还是觉得就主题手动找资料好奇怪,毕竟我读东西喜欢随机漫步,但是AI时代,也许建了主题board之后,不用自己刻意去找,可以是让AI搜索和推荐靠谱相关内容给我读呢。这样似乎就也不别扭了,我还是正常去读去思考,只是这回内容是AI小助手先帮我搜好的。 以及这么一说,其实我用deep research的方法和这条路径很像啊,有一个“主题”或者说“问题”,然后让AI开始帮我搜索高质量相关内容,唯一不同的是搜到之后DeepResearch是自行梳理输出文章,我自己创作是希望AI不要全部接管,最多只是搜集梳理,最后一步由我来完成(当然AI可以去做建议、脑暴、润色等等) (其实一开始想过直接基于DeepResearch的内容➕给AI一些吩咐让AI直出文章,有可能质量比我自己写的更好,但是这里就看自己的创作所求是什么了,如果纯for搞流量搞钱,AI批量创作✖️稳定高质量输出是很OK的方式,但是对我而言,创作是衡量自我提升自我的修炼方式,那完全由AI代劳就没意义了。而我那个纯搞商业流量的小红书倒是非常深度地借助了AI,效果效率都很OK,所以还是看自己所求哈) cc@玉伯
24
1
2
玉伯
4天前
我听过最有智慧的一句话,不来自古代哲学家,也不来自现代脱口秀家。来自高中同学的一句课堂发言:
我高兴的时候就很快乐。
当时这句话,遭受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然而毕业好多好多年后,我才发现:这句话太有道理了。不仅有道理,而是,这就是一句真理呀。
64
8
3
玉伯
4天前
创业后,我充满烦恼,所以很快乐 🎉
33
4
1
玉伯
4天前
这期播客太棒了。上次孙园长来杭,有幸约聊。当时的我,还是太事情导向,太被“创业”给拘束了。听了园长这期分享,好痛快。
去他的创业就要加班,都是一些刻板印象。
特别同意,创业最好的状态是将心投入,而不是加班。选择独一无二的赛道,就不需要去卷了。
我充满烦恼,因此一点都不烦恼。
多好的状态。
冥想个啥呢,正视自己的念头,如如是,就好。期待更多热情又洞察客户需求的创业者,涌现。
@園長Brian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Vol. 140 Xmind创始人孙方: 我的烦恼越来越多,但我不烦恼了
枫言枫语
45
2
5
玉伯
4天前
有意思的使用感受。YouMind 继续努力,让 AI 成为产品的承重墙,而不是外墙。🍀
Bruce.Y: 很多人说不要说什么AI native,这个词没有意义。但我同时用@玉伯 的youmind和wolai 阅读外文资料的时候感受特别不一样。youmind就是AI driven的产品,而AI在wolai,只是一种辅助。AI是youmind的承重墙,而只是wolai的外墙。
13
0
0
玉伯
5天前
最近有点想清楚了什么是智慧。
智是理性,是算,是推演,是认知。
慧是直觉,是悟,是游泳,是行动。
智慧是认知与行动做到合一的状态。
有智无慧者,多是评论家,AI 处于这个状态。
有慧无智者,是动物。
有智有慧者,古往今来都是稀罕物。
物以稀为贵。所以我们总是会对乔布斯、巴菲特、马斯克等智慧合一的人心生崇拜。
在即刻,智上不缺,慧上多努力。
63
1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