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4个坏处:
坏处1:痛苦。
写作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要经历纠结、逃避、硬着头皮动笔、删除整段再重写、一片茫然、执念于烂选题、焦虑阅读量。本来你想写A,写到一半发现B更好,不得不把B塞进A里,于是主题变成了C,为了写好C你得重新组织自己的思路,发现相关的D和E冒了出来,关于F的一些思路也颇有道理,G里面的金句我一定要用上,再用自己高超的写作技巧抹平以上痕迹(实际上漏洞百出),点击“发表”,到此为止吧!
坏处2:被人误解。
一些人根本没有在阅读,也不去考察你在表达什么,他们只是恰好路过,就一定要在你的评论区留下痕迹,留下他们自我中心视角的想法。另一些人,根本不了解你、不知道你表达的前因后果,就对你下了判断,断定你属于某种群体、持有某类价值观。你们甚至素未谋面,就成了敌人。发声便有回音,会有大千世界空谷回响的呼啸反馈,但哪怕是负面的,也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激情,“我正在感受这一切”。
坏处3:费脑子。
如果只是私下写日记,我可以率性而为、不追究准确与客观,但要公开发表的写作,我就被迫要去搜集大量原始资料和数据、验证信息源的可靠性、秉承公正客观的视角、组织语言的易读性和逻辑自洽。稍微复杂的话题,我在写作中会不断推翻自己、不断思考,内啡肽在此刻发力,我会忘掉疲惫、忘记时间,直到把事情弄明白,然后浑身发烫,但“我完全理解了一切”。
坏处4:费时间。
写作太花时间了,尤其是高质量的写作,可能是3天、7天,可能是好几年(比如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但每个写作者都应该去追求长篇的、高质量的写作,这是即兴写作、记录灵感、在社交媒体发动态无法触及的、大脑的深度调动。李敖曾提过,文学家若是没写过长篇小说,是上不得台面的,我深以为然。只有真正的创作者,会懂得创造一个世界的快感,只有搞创作的人才会懂!
人生本就是一场沉溺于“意义”的虚度,写作令我“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我便愿将时间交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