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积极心理学守护寒门学子的教育之路
——从17名清北复交寒门学子的追踪启示出发
在当代中国,考入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顶尖高校对于许多家庭而言,是备受期待的“人生转折点”。然而,一份历时三年三轮、对17位出身寒门的清北复交学生的追踪研究却呈现了相当复杂的图景:他们在大学与社会的多重环境中,大多经历了初期的不适应与迷茫,中期的自我挣扎与被动选择,以及后期的“被裹挟”或“被同化”般的生活轨迹。其中,唯有少数个体展现了真正的“自我超越”,突破了原先的行为模式与环境限制。本文尝试结合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探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支持这些寒门学子,让他们在向上流动的道路上获得心理与精神上的力量与滋养。
------
一、研究背景:寒门学子的“三重进程”与困境
在该研究中,作者将寒门学子大致定义为:家境贫寒、从小在小城或小镇求学、课外活动资源不足、家庭社交网络贫乏,因而在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源方面先天不足。研究发现,17位学生在大学阶段普遍面临初期的不适应——缺乏社交经验、缺少多元活动参与的机会、对自我兴趣尚未充分挖掘。进入大学三年后,部分学生因成绩优异而选择保研或出国,或因经济与家庭因素而直接进入职场。再往后,绝大多数人又被现实“拉回”到社会结构的惯性轨道上,成为忙于生计的“社畜牛马”。只有极少数人(3位左右)能够较为显著地跳脱原有的生命轨迹,在更高层次的学术或社会平台上继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呈现了三种主要的“动力系统”,对这些学子的成长与选择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
1. 协同性动能:在社会规则面前的“服从”和“内化”。他们深刻意识到自己起点低、资源少,因此倾向于变得“听话”“乖巧”,在安全范围内小心求生。
2. 绩效性动能:用勤奋与努力换取更高的学业、工作绩效。寒门学子的坚韧和能吃苦在“做题家”的环境中往往成为优势。但如果缺乏内在兴趣与自主意识,他们易成为“绩效标准”下的“工具人”,被动地被学业、工作环境所驱使。
3. 超越性动能:能识别不平等结构并努力改造自我,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这往往需要一定的外部资源支持(经济、社会、教育支持)以及更强大的心理弹性和自省能力。
总体而言,大多数寒门学子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全面激活“超越性动能”,他们往往陷入对过去行为模式的内化与复制之中。只有当他们在环境中获得了更多的帮助、具备更深刻的思考与更积极的情感资源时,才有可能真正打破环境桎梏。
------
二、积极心理学的启示:点亮内在力量与社会支持
积极心理学由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等人提出,强调关注个体心理的积极品质、优势与潜能,包括乐观、韧性、希望、意义感、内在兴趣等。在寒门学子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具有以下几点启示:
1. 关注意义与优势:从绩效到内在动力
寒门学子往往擅长以“绩效性动能”应对学业和工作,但过度依赖外部标准的追赶与竞争,容易陷入“无尽的内卷”。教育者若能帮助学生觉察并发展内在兴趣、发挥自身优势,就能将原先的“绩效性动能”逐步转化为“优势导向”和“意义驱动”。例如,教师可通过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真正想投入的课题或领域,帮助他们跳出单纯应试或功利化的桎梏。
2. 构建积极关系:从孤立到互助共生
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大多缺乏稳定而广阔的社交网络,对人际互动更为敏感或退缩。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关系”在个体幸福感和成长中的重要性。对于寒门学子而言,能否与同学、导师、社会人士建立有质量的互助关系,往往决定了其视野与资源的拓展。学校层面可搭建校友导师、学业互助小组、师生结对等桥梁,让他们在社群与团队中获得更多“善意的流动”,形成更有黏性的支持网络。
3. 培育心理韧性:从环境受制到自我突破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指个体在逆境、创伤、威胁或重大压力下能够保持或迅速恢复积极状态的能力。对于寒门学子来说,面对结构性的不平等和外界环境的高要求,要在内心形成一股“我能积极应对并有所突破”的力量。教育工作者可通过正念训练、积极自我对话、团体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识别与面对情绪、摆脱内耗,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合理宣泄与自我鼓励。
4. 激发自我超越: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建构
唯有走向“超越性动能”,寒门学子才有机会真正重塑自己的未来。积极心理学中的“自我超越”强调个体对更高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包括对社会不平等的洞察与对自我潜能的发掘。教育者可在课程、实践活动、社会公益项目中,为学生提供“回馈社会”和“启发思考”的机会,帮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体会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在这一过程中,资源匮乏仍是主要挑战,但若能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尽可能地为寒门学子提供奖助学金、实习实践等更多支持,就能为他们的“自我超越”创造更具包容性的环境。
------
三、两大关键变量:兴趣与人际关系的助力
这项研究还发现,在大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下两个变量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1. “强烈的个人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个体最容易孕育出“心流”(Flow)体验的土壤,也是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动力。对于寒门学子而言,若能真正培养并坚持某项兴趣或专业方向,往往能帮助他们建立起自我效能感、自我认同和持久的探索欲望。这种源自内部的“热爱”不仅能激发更强的学术或职业冲劲,也能减轻对外部功利性评价的依赖。
2. “筛选好的人,遇到好的人”
积极心理学同样重视关系网络的质量。“好的人”不仅指品格值得信赖,更意味着能够给予情感支持、学业或职场的引导、以及资源与信息上的帮助。对寒门学子来说,导师的点拨、同学间的互助、社会热心人士的资助,都可能成为改变一生的契机。若能在校园内外不断“遇到好的人”,他们就能逐渐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在相互支持与共同成长中实现“协同进步”。
---
四、结语:用积极心理学塑造向上生长的生态
寒门学子在顶尖高校的求学之路,既是个人励志的典型案例,也折射出社会结构与教育公平的深层问题。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寒门学子仍在制度与资源的惯性中踟蹰前行,只有少数人能够成功“破茧”。这背后既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也与个体心理资源的丰厚程度紧密相关。
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关注优势、培育韧性、激发潜能、联结善意”,为我们思考寒门学子的教育支持提供了新路径:
1️⃣在制度设计与课程建设中,为他们创造更多探索兴趣、发展优势的机会;
2️⃣在师生互动与校友网络中,形成更温暖而广阔的支持体系;
3️⃣在心理健康和生涯辅导中,引导他们学会洞察自我、超越逆境;
4️⃣在价值教育与社会实践中,帮助他们以更高维度的目光审视不平等,最终将个人成长与社会改变相融合。
5️⃣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教育政策、教学实践和社会支持体系中,寒门学子就有更好的机会实现内心的成长与外在的突破,点亮他们从“自我保存”走向“自我超越”的希望之光。只有当更多寒门学子在顶尖的学术与社会舞台上站稳脚跟、迸发活力,我们的时代才会更有生机与活力,社会也将拥有更深远的公平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