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说,性是肉体生活,遵循的是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的是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的是现实选择,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婚姻的困难就在于,如何在同一个异性身上把这三者统一起来,性、爱情和婚姻分属肉体、精神和社会三个维度,遵循着截然不同的逻辑,而婚姻最残酷的地方,恰恰是要求我们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实现性的快乐,爱的理想和生活的现实,这几乎是一个现代人最艰难的悖论,很多人走进婚姻的那一刻,并未真正意识到,自己签下的是一张怎样的契约,他要求你把风花雪月的爱情,肢体纠缠的欢愉,统统塞进一个叫做柴米油盐的模具中,压制成一个符合社会标准的家庭单位,可悲的是,性和爱往往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而婚姻却常常与那个既点燃不了身体,也不照亮灵魂的人共同现实,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浪漫的幻想,能同时提供肉体愉悦、精神共鸣,并且符合社会现实要求的伴侣,几乎如同彩票头奖,存在,但极难遇到,大多数人不过是在适婚的年纪,经过一番精打细算,选了一个性价比最高的人,性格稳定、有房有车、工作可靠、长辈认可,然后靠着责任、习惯,和那点尚未被磨灭的微弱好感,把日子一天天过下去,更残酷的是,即便你曾坚信自己,找到了三位一体的完美伴侣,婚姻仍会悄然改变一切,性从曾经的渴望,渐渐变成例行公事,甚至一种任务,爱情被琐事和压力消磨殆尽,逐渐演变成埋怨,沉默和偶尔的爆发,最终,两个人之间剩下的往往只是冷冰冰的现实,房贷怎么还,孩子上什么学校,今晚谁洗碗,所以,别在婚姻中执着于彻底统一,性,爱和现实,这不是一场伟大的胜利,而是一场漫长的妥协,你用一部分身体的快感,去换取一些精神的安慰,你放下一些理想主义,去面对这平淡生活的现实,这并不是悲观,而是清醒,真正能在婚姻中占到两样,已是幸运,比如身体合拍,又彼此陪伴,尽管现实压力仍在,或者现实合作无间,精神相濡以沫,哪怕激情已退,而三样俱全,那或许是旁人眼中的神话,或是社交媒体上精心裁剪的片段,婚姻的真正智慧,或许不在于追求完美的统一,而是学会在不完美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平衡,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也不是性的终极,而是一场戴着镣铐的合作,既要看清他的局限,也要珍惜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