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Kai42_
190关注996被关注3夸夸
👨‍💻 独立开发者,Qwerty Learner 作者
Discover more at: kaiyi.cool
@Microsoft
置顶
Kai42_
2年前
正式介绍一下自己的开源项目 qwerty-learner,一个为键盘工作者设计的单词记忆与英语肌肉记忆锻炼软件

很多人打中文速度很快,但输入英语很慢而且容易出现错字,这是因为英语输入的肌肉记忆相对弱,同时也需要持续的背诵单词来巩固英语技能
qwerty 将打字练习和英语背诵结合在一起,可以在背诵单词的同时巩固肌肉记忆

link: qwerty.kaiyi.cool

github: github.com
2120
Kai42_
17天前
在上一条决定回国的帖子发出后,评论区吵得厉害,因为我是个日子人(只想过个好日子),吵架不是我想看到和参与的,本来就想再也不聊这个话题了

但今天在听我最最喜欢的节目《后互联网时代的乱弹》的时候,谈到两个 shunxu yao 的跳槽,突然又说“有个加拿大的程序员最近在计划回国,在 x 上的长文...”
😯,我发现说的就是我!荣幸的不行,所以得到激励去分享更多我关于这件事的看法和经历。

前置防吵:
- 我文字水平不太行,语文一直不好,有表达失误和错别字希望大家担待。(因为 ADHD,我经常写文章检查三四边都看不到一些很明显的错别字)
- 屁股决定脑袋,我分享的信息和想法,都是站在一个程序员的角度,如果你是从事其他行业的,可能参考价值会少很多

这次我主要想分享几个我真实经历的故事以及我的思考

安全性:
我的感受是,安全性可能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
就在昨天,我在公司楼下等同事来接我,跟我一起在楼下躲雨的有两个白人和我。当时是中午左右,突然有一个流浪汉一边大喊大叫,一边拍自己的的脑袋,我吓得不行,就开始往相反的方向去走。
但那两个白人依旧在那抽烟,然后流浪汉靠近他们,要了根烟走了。

相信在海外的人会遇到很多类似的事情。
因为我们在国内长大,对一些安全性的理解和感受是跟这里的本地人的不一样的。一些我们认为非常危险的事情,这边人已经习以为常,且事实上,流浪汉攻击的概率并不高。
但我对安全性比较敏感,我就会很害怕这些事。就像我晚上非常想吃麦当劳了,看了一眼天色有点黑了,我就会倾向于算了,改天再吃。这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难受的。

并且,从流浪汉的角度来说,肯定也更喜欢攻击亚洲人,毕竟看起来就像外来人,可比沙包大拳头的黑人和白人好打多了🤣,特别是我也不咋锻炼的。
上面类似的感受,我在 LA、NYC、Vegas 都有类似的经历和故事。作为一个外来人,我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感受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能锻炼出跟 local 一样的大心脏和反应能力,或者是,因为安全性把自己限制在相对安全的富人区,那其实也不是问题。

所以,我说,安全性是非常主观的问题。对我来说,我希望即使是凌晨一点,我和女友突然想吃个麦当劳,我就可以直接出门。或者是在天黑的时候,我想出去透透气,就可以穿着拖鞋就出门。
就像 musk 也会转发,“只想安全的走在大街上” 这种推文。(P2)

谁在为你发声?
Vancouver,我落地后,公司雇的地陪跟我说,永远不要去 East Hastings,即使是开车也尽量绕一下。(P3)
这边市政府的策略是,通过在 East Hastings 建立免费的 drug 注射点,来让 homeless 聚集在某个地方,从而减少城市其他地方的压力。但注射点旁边就是唐人街,从之前的繁华瞬间变成 尽可能远离的地区。
同样的,另一个华人聚集地,Richmond,前段时间也要在这里建立庇护所,但被华人的大规模抗议所最终取消。之所以要建在这,是因为 Richmond 的市长是一个印度裔,她甚至不住在 Richmond,所以自然希望祸水东引。
我当地朋友的分析是,因为华人参与当地政治的动力相对较小,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并没有强有力的代表,所以很容易成为一些政策的牺牲品。这些都是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其他城市朋友也可以分享你所在城市华人街的故事。
所以,作为少数族裔和外来者,在很多事情上的位置是很微妙的。

今天先分享这两个故事,后面有想法了慢慢分享。
我并不是想说服谁,我也不想陷入互联网吵架,只想做一个友善的互联网邻居,去分享我的想法和我的见闻。

我不是某个地方或者某种想法的捍卫者,我只是个日子人,我看到有意思的事情就分享出来,有想说的话就说出来,我也一直在摄取新的消息和想法,我的想法也肯定一直在改变,希望大家友善讨论,互相尊重。
60
Kai42_
19天前
很多人问为啥考虑要回国了,细说就一句两句说不清了,我简单说一些基础的想法。
我算是比较外向的人,来这后跟 加/美 几十个网友面基,算是综合多方面的信息产生的想法。当然,90%的网友是程序员,所以肯定是片面的

当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的情况和看重的东西不一样,结论也自然不一样。

- 最基础的,中国现在跟任何国家比都是有优有劣。所以 “中国无敌差” “中国无敌好” 的言论,可以直接无视了。如果单论 安全性和便利性,中国是领先的
- 如果你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AI是未来方向。那么这世界上只有两个强国,中国和美国。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训练自己大模型的能力,距离这两个国家有代差。
- 所以,只有中美可以给程序员一个超出平均工资的收入,让你过上舒适的生活,并且在当地立足。例如 加/澳/欧,并没有世界级的大公司,很难从全世界获得超额收入,导致程序员的收入并不高,适合已经有家底的人去享受人生,并不太适合去奋斗
- 谈到 教育和医疗,事实上,可能中国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中游偏上的。 加拿大的医疗系统烂到底了,美国的医疗系统大家在新闻上都看到了。教育的话,也是个复杂的话题,我只能说,没有一个地方是完全好的,在做决定前,不要“听说”,而是 do your own research
- 工作强度,社会平均的工作强度肯定是 中/美 之外的发达国家会低很多,假期也多一些,也尊重休假。但在 AI 领域,在大家生产力水平没有代差的基础上,强度和产出就是成正比的,美国的大厂的工作强度并不低。 openai等创业公司的加班强度拉满,大厂的AI部门强度依旧高,亚麻和meta的末位淘汰依旧存在,某著名养老厂前段时间也发生员工猝死。 所以这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但就我个人体感,国内的强度肯定是更高的,但高的程度并没有那么离谱
- 聊到这,其实牌桌上只剩中美是适合我们这些白手起家的人了。中国大家都了解,我们聊美国,因为我所在的公司的总部在美国,有非常多的transfer去美国的机会,所以去美国肯定是考虑的选项。
- 我非常喜欢美国,并且美国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程序员的收入和机会是断层领先其他国家的

对于美国,我所考虑的是几个点
- 身份焦虑。 h1b 绿卡是留在美国的几个坎,在没有 h1b 之前,你无法换工作,只能当签证奴隶。如果你的老板有良心,一视同仁,那很好。但事实上,有部分(比例难说,在美国的朋友可以分享下)老板会因为你走不了而在绩效和升职上有所倾向
- 出入美国的风险。 就像前段时间 h1b 的极限回美国事件,事实上在入籍之前,出入美国都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大多身边去美国读博的朋友都是尽量避免回国。 我身边的朋友也都是尽量减少离境次数以避免风险。
- 离家太远,想家,文化融入,漂泊感,种族歧视,等等 这些就因人而异了。也会随着年纪而变化,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在海外生活的感觉,现在快30了愈加想家,也有很多比我年长的朋友喜欢这边的环境和人少的感觉。所以还是看你自己

事实上,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主观因素是永远大于客观因素的。大部分时候是你内心已经有了决定,然后找很多客观因素去说服自己罢了。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家里人不想在国外久居,这对我来说是一票否决权了,毕竟我一个人过日子过的稀里糊涂hhhh

如果说一些 take-away message 的话
- 如果你像我一样,有 transfer 去海外的机会,并且在纠结,且 你的能力自信未来在国内依旧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那我建议你去,至少,去了最多后悔一年,不去可能后悔一辈子,毕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 如果你年轻,并且家境不错,我觉得去美国读书是非常不错的选项,看过世界才有世界观
- 如果我还年轻,我会去美国闯一闯

上述仅代表我现在认知的想法,希望大家礼貌讨论 🫶
12
Kai42_
3月前
Siggraph 2025

- 一帮学长学弟来温哥华开 siggraph,我顺便蹭了一张票,过来重温下学术生活
- 不同公司的宴会吃得真好,这一周吃的直接腻到了
- after party 包了个酒吧,在酒吧放论文可太朋克了
- 游客身份逛顶会比之前来开会可舒服多了,没有做 talk 的压力,纯看热闹,认识朋友,看展览
- 然后就是导游环节,职业地陪,直接带兄弟们通关温哥华地区所有值得玩的。四天开了 400 km 的车

票是蹭的,热闹是凑的,但当导游我是职业的 ╮(•́ω•̀)╭
50
Kai42_
3月前
今天公司 Garage 大甩卖,只要注册黑客松的就可以从仓库里拿一些“没用”的东西

甚至有 HTC Vive、Azure 开发套件 这些非常贵的东西,我去的时候这些都还有,但我综合考虑了下,这些玩意玩起来太麻烦,也兴趣不大

我就拿了两件 T,和一个 Surface Dial!
找到了开源的 mac 驱动,这玩意太有意思了,虽然不能解锁所有能力,但可以拿来调音量和滚动屏幕,质感嘎嘎舒服
00
Kai42_
3月前
加拿大“夏日花火大会” 流水账

- 海滩上人的密度多到吓人,传闻温哥华常住人口 60w,有 3w 人都来看烟花了
- 人占满沙滩,加拿大鹅被迫跑到马路上挡住了车,只能副驾驶下来赶鹅
- 朋友窗边的鸽子兴奋的贴贴
- [Doge] 楼下人头攒动,但朋友家阳台是最佳观景位,小酒一喝,氛围就来了
- 烟花非常棒,说是烟花世界比赛,但日本今年没来参赛,全是加拿大省队。
- 一直给女友实况直播,图都是偷的朋友的,致敬🫡
- 十一点多从朋友家出门,一路各种大堵小堵,一点多才能到家
10
Kai42_
5月前
🚗🚗🚗
西雅图公费吃喝玩乐
01
Kai42_
5月前
“一生爱凑热闹的中国人”

本着凑热闹的想法,之前 pre order switch2。
昨天 game stop 跟我打电话说,发售当天 9pm 会有一个跟任天堂一起搞的庆祝活动,推荐我来,想着来都来了,再凑一下!

然后,我七点来排队,队已经长到录像录了一分多钟。最早的人是今天一大早就开排的。

7-9pm 是任天堂的员工挨个人送一些“时尚小垃圾”,以及各种游戏问题,抢答对了送周边。

9pm 开始后,我以为也就一两个小时吧。
没想到一口气排到凌晨一点。到 0:49 才看到了 game stop 的门口。

真被加拿大的效率震惊到了Σ(゚д゚;)

anyway,见识到了北美线下排队的疯狂
但现场氛围很棒,拿到机器的人会出来大喊,人群也会回应。 🥹也算一种打气吧,让人坚持下去。
- 后面的大哥也排了 switch 的首发。这次是跟女友来排的,一路上疯狂哄女友,各种买吃买喝。 女友能陪着排六个小时也是真爱了
- 排队六小时,油耗一个圣代和一个汉堡
- 今天站立时间远超平时,也算健身了
- 我买完后,外面还有一百多人,这些人大概率能看到今天的太阳[太阳]

“今天流水账结束,之后不凑热闹了🥹”
00
Kai42_
5月前
vibe coding 时代写代码更累了

旧时代:全部手写,直接设计架构开始写就行了
新时代:需要写 prompt,然后 ai 输出一堆质量很不错的代码,在修改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你选择手改,那需要理解现有的代码,然后才能做出更改,有时候花费的精力不如直接手写
如果选择 AI 改,那么就需要花脑子 prompt AI 修改,这个充满各种技巧,也不是轻松的事情

然后就出现一个痛苦的纠结。
在见识了 AI 输出代码的速度和质量后,再选择手写,你就感觉自己的效率恢复到了旧时代,有种在开车和走路之间选择了爬的感觉
选择 AI 写,脑子会更累。旧时代,你可以一边慢慢写代码,一遍思考架构和需求。但在AI 时代,AI 输出太快了,脑子需要更急的思考和阅读代码,然后理出下一个 prompt 要怎么写

如果感受的话,旧时代像自行车,虽然慢,但可以慢慢思考和调整路线
AI 像是一个极高性能的车,一脚油门就可以走特别远,但也需要人更快的思考速度和驾驭能力,否则就更容易翻车,写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代码和架构
22
Kai42_
5月前
LA 开车的时候,女友不知道实线能不能压
因为在国内不能压,但在 LA 路上很多车都在压实线变道,就让我去查查

我说这查啥,直接打电话给 chatGPT!
我手机拨号,然后用 carplay 直接在车里问,这个体验太爽了
31
Kai42_
6月前
分享在温哥华第一次报“警”,也是最害怕的一次

几个背景吧
- 温哥华在北美大城市中,可能是最安全的之一
- 除了几个危险的街区,我是敢晚上十点去喝酒,或者跟朋友压马路的
- 温哥华这边采取的策略是在部分街区免费发放各种毒品,把大部分流浪汉聚集在一起,避免让危险扩散

然后,那一天我我们从 LA 飞回来,因为很晚了,我们大概 0 点左右坐天车(≈地铁)回家,坐了几站后上来一个醉醺醺的流浪汉。
大哥上来后,先是瞪了一圈,我当时离他很近,一般这种情况就是等他安定下来,我们再去另一个车厢即可
但这个大哥是我见过最具有攻击性的...
大哥,首先开始巡逻,嘴里念念有词的,从车头走到车尾。我实在不敢确定他的安全性,我就让女友侧坐,观察侧后方,当他过来的时候提醒我。

但大哥走的太快了,女友还没来的及提醒我,大哥怪叫一声从我身后走过去,转头瞪了我一眼,然后继续往前走。
走了两步后,一边走一边怪叫,一边脱裤子。脱完裤子后,找到一个座位睡去。

我当时已经被吓死了,然后开始根据车厢里的短信报“警”(本质上是联系天车的保安),附图。

因为温哥华天车是无人驾驶,车站也不会有工作人员,所以他们都是确定好信息后,在最近的车站保安上来进行处理,速度还算快,我 01:15 发短信,01:33 就已经到了。

我因为经常要上班,遇到很多神奇的事情了,这个是危险性最高的,其他的大概是:
- 吸嗨了的大哥裸着下身,撅着屁股在地铁站门口继续吸
- 吸嗨了的大姐在地铁的地上转圈,一边转一边骂
- 吸嗨了的大哥跟上来处理的保安打架
- 喝多/吸嗨 的大哥在地铁上睡觉,这个是日常了,习惯了。从最开始少见多怪,到后面已经平常心了

温哥华因为相对较严的枪支管理,除素里有印度黑帮外,其他地方枪支问题较少,属于相对安全的城市。

但我上班的地方是整个温哥华的中心(地铁站都叫 Vancouver City Center),流浪汉也会稍多些。女友刚来就被大麻味和尿臭味整吐了。我来了半年多了,大麻味基本习惯了,但不时的尿臭味还是很难顶🤣
一般同事的技巧是,下地铁直接横穿马路去街对面,会好很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