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优势教练柳大
463关注102被关注0夸夸
🏅盖洛普认证教练|职场生涯规划师|985本
🎄8年职场履历|深入解读4000份优势报告|累计600例个案咨询
优势教练柳大
18:17
作为优势教练,咨询时我常看到这样的职场“游戏玩家”

1️⃣ 零和游戏型:
我赚的就是你亏的。竞争才干强的人往往擅长这种玩法,摸清规则后,敢于all in,把胜负看得特别重。

2️⃣ 在商言商型:
法无禁止,皆是可为。战略才干突出的人最爱这种路线,结果导向,满足需求就是王道。用产品换取报酬,在商业社会中游刃有余。

3️⃣ 理念驱动型:
只做长期对的事,一直做不停。前瞻才干的人对未来有强烈信仰,为愿景下大力气,敢为明天投资,甚至靠愿景“当饭吃”。

玩什么游戏,真的取决于你的性格底色。

如果你发现自己迟迟没能取得成绩,你有没有想过是你正在一个不适合你的游戏规则里?
00
优势教练柳大
10:47
毛姆早年因为身材矮小和严重的口吃问题,常常遭受校园霸凌。这些经历在他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阴影,让他变得孤僻、敏感、内向。

我总觉得,他的许多话像是在说给自己听的。正因为他内心挣扎、难以做到,所以才会一次次地用文字提醒自己,像是一种自我疗愈的方式。
00
优势教练柳大
1天前
作为优势认证教练特别认同,盖洛普优势就是这么一种天赋测评工具,甚至找到了34种天赋,像melody就很像是表达欲非常旺盛的沟通才干,像妈妈就是执行力非常突出,达成欲非常强的成就才干,所以天生勤奋,天生卷王。

携隐Melody: 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 对于这个问题,最大的迷思就是,天赋是「向内找」的,就是主要靠自己来思考和分析,或做点什么测试,或尝试点什么任务,然后「发现」自己擅长什么。 其实,天赋是靠外界反馈发现的。 什么是天赋?在我看来,天赋就是一些天生的条件,包括身体和大脑的条件,使得一个人在某些领域,学习的速度更快,施展技能更轻松。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更」,也就是说,天赋是一种跟大多数人的比较。 有些天赋比较好「找」,是因为这种比较很容易被看见。比如,孩子一般要1岁才学会说话,那提前学会的孩子,很容易被看到这种超出平均数的表现,这孩子就可能有「语言天赋」。在学校里,有成绩做对比,如果有孩子能轻松解出非常难的数学题,那就是有「算数/逻辑天赋」。包括学棋快、跳舞协调、有乐感,都是在学生时期就能很容易被发现的「更」。 但在《多代社会》这一期,我们也讲了,学校是应工业革命的需求而生的,学校的职责是输送培训好的劳动力,所以学校只会精心挑选少数技能来关注,有很多天赋,比如自然天赋(识别植物、跟动物相处的能力),身体动觉(轻松想象物体多面的能力),内省天赋等,在学校都很难被发现和鼓励。 等到出了学校,进入社会,要做这种平行比较就很困难了,因为现实世界不再有这种单一维度的成绩比较了,大家也不再这么齐刷刷地发育到同一个阶段了。 没有了容易看到的比较,我们就很难发现自己的天赋。此时,我们倾向于认为「大家都这样」、「啊?这不是很简单的吗?不是大家都会吗」。 我妈,非常聪明,能力非常强(不是我有滤镜,跟我妈接触过的我的朋友们都这么说)。她一生都在困惑「这么明显的事他们怎么看不到呢」、「这不是常识吗」😂。我经常:妈,这不是常识。这不容易。别人没你理解这么快。我没你行🤦‍♀️。 我妈在职场表现是很优异的,但她也很勤奋,情商也很高,所以她觉得自己的成绩都是勤奋干出来的,情商高大家喜欢她所以给她机会的,她从来没觉得是因为她真的能力很强。 后来她终于退休了,去上老年大学了。她有一天一脸茫然地回来跟我说:我发现我好像真的跟别人不一样,老师说的视频拍摄啊剪辑啊手机操作啊,我早都会了,怎么同学们一节课都不会。。。 我:妈你终于发现了吗妈!你不是常人啊!😂 我也有类似的经历:我一度觉得我能一口气说那么多话,是很正常的。是比大多数人能说一点,但我觉得就是多出20%最多了。我身边偶尔有朋友说你太厉害了你是怎么能一口气说那么多话的时候,我也一直都默认这是朋友给足情绪价值,说说而已。 直到越来越多的人这么说的时候,我才逐渐肯相信,好像我在「话多」这件事上是有点天赋的。 为什么这么难相信自己有天赋呢?因为这件事对我来说太自然,太不费力了。我很难想象它对别人来说是要费力的,更不能想象还要费大力(这就是DK效应)。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是想说:想要找到自己的天赋,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接触那些愿意夸你的朋友,多去到那种不吝啬夸人的环境。不要担心夸奖是虚假的,我们天生对虚伪的夸奖非常敏锐,很容易识别。 自己有什么天赋,其实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夸奖中慢慢积累出来的。如果偶尔得到的夸奖是对方的恭维或安慰,那么,从不同的人那里重复得到同样的真心夸奖,就是天赋的强烈认证了哦。

00
优势教练柳大
3天前
突然意识到,职场卷王根本不是偶然

2025年刚刚开始,我就收到了一位大厂程序员的咨询邀请。她想通过盖洛普优势测评梳理自己的职场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我解读她的优势报告后,她直接大呼:“这钱花得太值了!”

她的报告让我直呼“天生的职场卷王”。
成就、专注、责任——这三个才干是她的前几项核心优势。
我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卷王三件套”。

拥有这三个才干的人,是那种会触发“自愿加班无伤特效”的类型。
为什么呢?
他们对“完成事情”有一种近乎执着的追求,制定目标、执行计划,甚至打个对勾都能让他们兴奋得像打了一场胜仗。

她跟我说:“别人嫌加班烦,我是真的喜欢在‘清任务清单’的感觉里获得满足感。”
她还补充了一句:“特别是那种完成一项工作后,成就感直接满格的时候,真的感觉卷都卷出幸福感了!”

这不是偶然,而是她的天赋使然。
成就才干让她总想追求成果;
专注才干让她锁定目标,排除干扰;
责任才干让她把每一件事都当作自己的使命。

我忍不住笑着说:“你就是那种让别人摸鱼摸得有点心虚的‘人类天花板’啊!”

当然,天生的卷王也有他们的烦恼。比如,有时候对结果的执着让他们压力山大,或者一旦节奏被打乱,会有点焦虑。这些问题,通过梳理她的才干和具体的应对策略,我们已经一步步帮她理清。

所以,你看,那些职场“卷王”根本不是凭空出现的。他们的天赋和特质,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在职场中找到持续发力的动力源泉。

如果你也想知道自己在职场中“卷不卷”,或者你的天赋在哪里,不妨测一下自己的才干报告。也许,答案会让你意想不到!
00
优势教练柳大
4天前
做事逻辑vs成事逻辑:我想怎么说vs如何让别人好理解

专家逻辑vs传播逻辑:不偏不倚中正客观vs立场化情绪化故事化

传播逻辑:我要是不站队,我要是不一边倒,怎么保证有人支持有人喷,顺便炒起话题热度?
00
优势教练柳大
5天前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真实恢复故事

看到《赵露思发长文公布抑郁病情》的新闻,我作为抑郁症患者的家属,还是很有触动的

眼里无神,生活无望,身边的一切像蒙上了一层灰色的滤镜,哪怕一点点的乐趣也找不到。每天都觉得熬不过去,但又不知如何解脱。

这是我看到的抑郁症。

我的一个亲戚,2003年确诊抑郁症,吃了15年的药,病情一直很稳定。然而,2018年她停了药,病情复发了。刚开始服药时,她有明显的自杀倾向。

我那时才明白,抑郁症药物最先恢复的是“行动意愿”,而“兴趣意愿”却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找回来。这种阶段其实是最危险的:行动力提升了,但生活仍然没趣,失去了最后的牵挂,很多患者选择在这时候结束生命。

什么让她逐渐恢复?

1. 换环境,远离刺激源
她和老公分开了,搬到了另一个城市。
抑郁症患者需要彻底隔绝消耗能量的来源,比如无效的关心和不理解。她先后去了临沂、济南和武汉的精神卫生中心,开了对症的药物,并在医院里感受到规律的生活和舒适的环境,这比单纯的“好心劝慰”有效得多。

2. 药物治疗,不要轻言停药
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最确定有效的方式之一。药物确实会有副作用,但只要坚持服药、定期复诊,病情通常是可以稳定下来的。

3. 尝试运动:从不情愿到习惯
她报名了瑜伽课,刚开始是被“花了钱”这件事逼着去的。后来,每天的规律运动和汗水带来的轻松感,逐渐让她找回了状态。

4. 聊天,但不是“劝”
家人和朋友的关心,是她精神支柱的一部分。但需要注意,不是用“你要想开点”这种无效的话,而是给予支持和正能量,去认同、倾听,甚至只是安静地陪伴。

5. 关注季节性复发
春秋季节交替时,她的病情容易波动。家人们也逐渐注意到这些规律,提前调整,让她的生活保持尽可能的平稳。

最后的话

抑郁症是一种病,不是矫情,不是脆弱。它需要药物、环境和支持系统的多方努力。

如果你正经历这样的低谷,记住,你并不孤单,也并不无助。用自己的方式活着,就是最伟大的成功。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也请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慢慢恢复属于自己的颜色。
#抑郁症患者 #赵露思
#情绪
00
优势教练柳大
10天前
结果就是,当别人否定你的时候,你也不会表达愤怒,而会内耗自己。

​认知自己,很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构建自己牢固的护城墙。

属于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不属于自己的锅一个也别想飞过来。
00
优势教练柳大
13天前
【为什么雷军卖车销量爆了?】看了雷军的一段采访,真的是深谙家庭决策逻辑。小米汽车销量大好,靠的竟然是抓住了“家庭实际决策者”——女性。

他说,一个家庭选车,一般是男主人负责选,但女主人有否决权——她不同意,车就买不了。小米汽车因为抓住了女性的需求点,不仅让她们愿意支持家里的购车决策,甚至一喜欢上还能再多买一辆。

而关键在于这辆车最大限度满足了女车主需求:颜值好看、防晒功能强、智能小爱同学帮忙倒车。雷军在演讲中,光讲车的颜色讲了20分钟,防晒功能讲了7分钟。最后,女生可能没记住别的,但记住了:“这车能防晒!”结果销量直接起飞了。

有条评论特别形象:“这些年,家里只有我老婆是我自己挑的,其他的都没话语权。”

其实,雷军的成功,本质上是抓住了优先级——懂得决策的核心是什么。

而生活中,很多人钻研一隅,却不明白自己真正的优先级是什么。

这里有一些优先级原则,供参考:
家庭的核心是经济基础,而后才是感情。
爱情的核心是感受导向,而后才是经济。
职场的核心是结果导向,而后才是努力。
社交的核心是满足需求,而后才是友谊。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能力,而后才是排名。
高考的核心是分数至上,而后才是能力。
健康的核心是自律自觉,而后才是医疗。
创业的核心是市场需求,而后才是个人喜好。
投资的核心是验证趋势,而后才是高回报。
养老的核心是规划现金流,而后才是依靠子女。
学习的核心是落地应用,而后才是积累知识。
旅行的核心是新鲜感异常值,而后才是拍照打卡。

当然这些原则,也是基于柳大个人的性格底色,你完全应该有你自己的优先级排序。

就像雷军靠“防晒”卖车,我们也完全应该找到自己每个阶段的优先级,少一些纠结,多一些聚焦。
00
优势教练柳大
16天前
【如何提高自己的话语权?】真正的话语权并非来自于威压与强制,而是深植于信任的土壤之中。

为何同样一句话,从他人之口说出犹如金科玉律,而自己讲出却如过眼云烟?这背后,信任度的差异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一句话,他说就行,你说就没效果?

我发明了一个能够精准衡量信任程度的公式:信任指数=(执行力象限的可靠度×影响力象限的煽动力×关系建立象限的亲密度×战略思维象限的专业度)/底层欲望的自利程度。

​你的话语权要怎么提高,也尽在这个公式里。在这个公式里,执行力象限的可靠度、影响力象限的煽动力、关系建立象限的亲密度以及战略思维象限的专业度,这四个指标与信任指数呈正相关。

它们如同稳固大厦的四根支柱,相互支撑、协同发力。一个具备高度执行力的人,能够将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其所言自然更具可信度;拥有强大影响力与煽动力之人,可引领潮流、带动群体思维,话语也更具感染力;善于建立良好关系、营造亲密氛围的个体,在交流中容易引发情感共鸣,所说的话也更容易被接纳;而具备战略思维与专业度的人,其观点基于深度认知与理性分析,仿若智慧灯塔,为他人指引方向,军师智多星总能力挽狂澜。

与之相反,底层欲望的自利程度则是信任指数的减分项。当一个人过度关注自身利益,其言行难免被私利所裹挟,这样的人即便能言善辩,也难以收获他人的真心信任。毕竟,谁会愿意对一个只图私利的人敞开心扉、奉为圭臬呢?

4个指标正相关,1个自利程度指标负相关。并且你根本不用所有4个指标都很高才能产生高信任度。

因为你的前十才干,会让你某些指标天然的就高,没理由的都能吸引一批人,留下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就像那个毫无缘由就对你关怀备至的闺蜜。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