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落十
199关注74被关注3夸夸
要相信实现梦想的力量啊!
公众号:buluotime
落十
1天前
灵光APP最近很火,AI可以写应用了,速度还挺快。但是我用它生成一个价格计算的应用,怎么调都不对劲,我还不如直接用表格呢。

但是,突然发现百度秒哒也是一个AI搭建应用的平台。测试了一下,确实专业多了。很快就搭建出现想要的效果。

推荐大家试试,一个好的应用对提升效率很管用。
00
落十
2天前
真的是,别看国家小,只要拥有一个很有优势的核心产业,就可以很富了。
00
落十
3天前
看到百度输入法做社区,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输入法变得这么复杂。
还有之前的中华万年历、墨迹天气之类的工具软件,都是为了盈利,不得不加更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用户现在被广告教育了这么久,应该对于付费软件有更高的接受度了。

如果有一款更好的,没有广告,体验更纯粹的软件。应该是有更多的付费群体的。

专门出一个改了名字的付费版本,其实也不影响广告版本继续使用。

可能做这种付费版本,不如广告版本赚钱。但是可以赢得更好的口碑。
00
落十
4天前
电脑主机跟手机、笔记本比真的是个瞎子。它不是没有显示器这么简单。
它不能发出声音,也没有麦克风,更没有网络。
00
落十
5天前
最近小绿书刷到几个卸载小米自带浏览器和输入法能够更省电的。
以前自带的软件是最简洁好用的,现在反而是反义词了。广告多,自启频繁,不稳定,反而不如第三方。
120
落十
6天前
成长在视频年代的,新一代年轻人正在用视频编辑取代纸笔创作自己的故事和文化。

之前老罗在播客中总是在问新一代的视频工作者对于电影好像没有执念。
我总觉得他是在采访影视行业的人,所以会对这个问题产生一种诧异。

直到他采访何同学的时候,何同学说,很多跟他同龄的人都是因为做视频得到了正反馈,所以才想做这个。
我才发现,这可能是一个时代性的区别。

当视频已经成为我们触手可及的能够创作的工具的时候,一个可以直接操作光影的的时代来了。

我是一个习惯用文字记录的人,但是我在高中的时候,也是特别想做影视相关的,因为如果我想表达某个内容某种情绪,我感觉视频会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

正是因为这种媒介的普及化,才让今天许多影视工作者对电影没有执念。就好比我随时可以发一条微博,但是我不会想最成功的目标是要写一本书。

当然这是对于日常的通用的想法而言的,如果我真的想完整的记录某一个过程,某一个系统性的想法,书籍也是很重要的选项。但它并不成为表达的必然选项。
00
落十
7天前
哈利波特生活在一个麻瓜的家庭,但是他拥有魔法天赋,却被异常得对待。
我突然有个疑问,为什么他的婶婶和叔叔不去利用哈利波特的强大的魔法能力呢?

拥有超自然的魔法,可以让人更加自由,但是在包括哈利波特在内的很多西方影视传说故事中,都被当作一种另类。
比如说梅林传奇当中,那个国度,使用魔法是一种严重的罪行,要被处死。
甚至科幻类型的,比如说x战警,还有怪奇物语当中,对于有超能力的人也是一种排斥。

中国的神话故事,以及武侠当中,都会对于拥有法力和武术的人表示崇拜,并且希望可以得到这样的能力。

为什么西方的故事会拒绝变一个很强大的人?难道人们都不想变得更强大,更自由吗?

询问了一下AI,他给了我这样一个视角,我总结一下就是:
西方世界是一个拥有宗教的世界,是一个一神论的世界。魔法常常意味着跟异教,跟魔鬼相挂钩。这是对于一神论的上帝秩序的挑战。

中国的文化神仙文化当中,法力和武术是可以修炼习得的。因此普通人也可以有一些初级的能力,也显得合理。
但是西方的魔法常常会被描述为由天赋和血脉决定,并且是一种不可控的力量,会影响他们的社会秩序。

在中西方的奇幻文化当中,天赋异禀,异于常人的能力者,往往会扮演拯救人类,拯救世界的角色。
但中国的超自然能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一种修身和济世,是中华道德力量的延伸。
而西方的超自然能力,往往是一种失控的,给他人制造危险的异端。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妖精,虽然我们希望拥有超能力,但并不想成为一只妖精。
00
落十
8天前
记得小学学习电脑的时候,看到电脑的介绍是它拥有即时反馈的特点。

那时候还只能看着纸上印的键盘,想象使用电脑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电子产品这种及时反馈的特点,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记得当时小米手机使用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还有系统“上快如闪电”。曾经的qq手机浏览器,甚至打出标语:我想要的马上就要。

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马上获得这种反馈。当我们对这种快速反馈习以为常。反而忽略了很多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产生反应。
00
落十
9天前
听老路学习中文的经历,他之前在音调上苦下了些功夫,所以接近母语口音。还有他把一本英汉字典都翻烂了。
联想到之前初中的时候比较苦闷的学习,发现要学会某个技能,都是要经过一个比较封闭枯燥苦闷的阶段。

所以如果你正在经历这样一个枯燥的阶段,希望能保持希望吧。
00
落十
14天前
手机在20%到80%充电是比较合理的,最大化延长电池的寿命。
另外,如果手机长时间不用电池,电量耗尽,也会损害电池。

就发现电池,是需要保持适度活跃的状态,他既不能长时间的不发生反应,也不能一直保持高能量。需要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状态中。

所以关于电量的理解,它并不像是一个仓库,最好把它堆满,然后用的时候往外放,把货全部都送出去,之后再来补充满可以最大化的利用这个仓库。

而是像一个需要持续燃烧的火炬,我的燃料不能够太多,也不能够中断,要处于始终刚刚好。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