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落十
199关注75被关注3夸夸
要相信实现梦想的力量啊!
公众号:buluotime
落十
14:48
日本很多动漫作品把当地作为故事发生的地方,很多动漫迷把去这些地方,称为“圣地巡礼”。那些钱奇幻的故事放佛真地发生在了这块地方,也许住在那里的人都不一定知道。

文化作品能带给一个地方改变,因为给一个地方制造了故事。即便是虚拟的,但故事创造了一个新人们头脑的虚拟链接点,这种链接点越多,人的印象就越深刻,人似乎也跟着聚集到了那里。没有生活过,但好像大家一起生活在了那个地方。

小约翰可汗的视频中,反复用自己的家乡“通辽”做比喻,他也就成了“通辽”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把一个陌生的城市,在大家的脑中创造了虚拟的链接点。

去年我去过一次西湖,西湖和我见过的很多其它湖相比,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不就是一个有水的地方。很多大湖附近都类似。当然西湖周围的湿地和森林,远比其它地方多。

每次到有湖的公园附近,我都会想跟西湖的区别在哪?其实最为关键的其实是,西湖的人文故事太多了,历史上的文人聚集于此,创造了太多故事。有虚拟的,也有真实的,附近有很多历史名人的墓地。

村超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例子,这个地方的爱踢球,也在机缘之下,给世界创造了一个故事。让人们记住了这里。丁真也因为一个故事给他的家乡也带来了改变。

相比于日本创造如此多的故事,中国缺少故事吗?只要活着,人们就在创造故事。大多数人民群众就在创造故事,只是没形成传播。
00
落十
14:33
在地图上看附近,尤其是在卫星图上漫游。其实所有的房子和都变得不明显,痕迹最明显的河流和湖。人类对地球的改变,似乎也没那么大,显得渺小。

城市和乡村的区别,则是建筑的密度,房子多不多。越是城市房子的布局越是整齐,道路也更密集。

虽然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了城镇中。但从地球上方俯视,还是原始自然地形占绝大部分。
人们如此缺地,主要还是因为人们必须群居,必须密集的在一起。
00
落十
1天前
用两个手机的话就会察觉,现在微信和支付宝已经成为重要的登录器了。有些甚至离开微信就不能登录。

连带着他们附属的各种应用,游戏,必须在同一部手机上才能使用。
00
落十
2天前
感觉网络社区上有用信息是最多的,公共编辑的百科就是一种社区。
之前贴吧和各种论坛,会有很多爱好者自发整理各种有用的攻略,资源,图片,分享最新信息情况。

但是随着商业化发展,社区上广告的比例就上升了。比如小红书,搜某种特定内容,都是以广告伪装成的攻略。

广告当然也有好处,如果是一个好产品,好的服务可以帮助有效地解决问题和需求,这就很有用。

但大部分广告,其实相比原来社区信息,少了一层公开性。如果是服务,会隐藏最关键的信息,点到为止。如果是商品,不能说不真实,只是偏面,则不会有多元的用户体验。
00
落十
9天前
突然想到,现在很少会把个人的内容,生活情况放到网上分享了。

如果人们有个安心说话,且有人看到的到地方也不错。
00
落十
15天前
人的欲望和财富,似乎总是处于刚刚够用的中间状态。
不会留出大量的空余。人们总想在追求大量空余中实现某种永恒状态,其实是无法实现的。
00
落十
21天前
试用了一下语鲸,这个 APP 有点像早期的即刻,主题颗粒度很细,用 AI 来总结内容。

我马上想到这种抓别人数据,会不会碰到同样的困难。但 AI 生成的算是二次创作了,似乎可以减轻一些。

频道列表很多都是公众号的内容。感慨多年后,头条微博上优质内容也不少,但还是不如微信公众号。

这种产品说是减轻人们的信息负担,但感觉订阅一堆依然会增加负担。只是让信息以更小更碎片化出现。

我经常读的公众号也不多,我更愿意看全文。AI总结适合那些不想仔细看的来源。
而且可能也不太适合用订阅的方式,感觉得到做的那个APP,把想快速了解的,直接交给AI读一遍会更好。
00
落十
22天前
现在年纪大的人,已经很不喜欢问为什么了。
对于他们来说一件事情需要问为什么,需要解释原因,就像犯了很大得错误需要解释一样。
00
落十
29天前
那种对新电子设备的新鲜感,似乎不再了。人不年轻了吧,没有感受到世界更多无限可能了。

也许这就是玩,与创造力的力量。并不是说真的有那么多新的东西。而是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创造更多我们需要的有意思的东西。

总是就是不会玩了。
00
落十
1月前
如果碰到堵车,两辆同线路的公交车也不应该紧挨着跑。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