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产品抄袭,一定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抄袭只能够复刻 UI/UX,但是复刻不了创造者的出发点、视角以及对未来扩展性的考量,抄袭的最后只会是没有自身形态的烂泥,历史包袱、低扩展性和永远吃尾气的慢人一步,终将带来产品和开发者的无尽内耗。
举个例子,同样是走 AI 工具页的表单打法,盲目抄袭只会看到这个站有多少内页、有多少模型/Effects,盲目地复刻多个表单,但是殊不知人家背后设计的是配置式渲染器,复刻一个表单的时间人家已经通过 Schema 配置好了几十个,甚至未来有新的表单字段组件也可以插拔式、配置式使用。
同样是积分扣费逻辑,殊不知别人产品的背后可能是完整的错误补偿、接口失败自动平替等逻辑,甚至这些逻辑都是在初期就考虑好扩展性后续直接配置即可。
那么如何有效地、有意义地站在社区和前人肩膀上,做出利于领域生态的取百家之所长的、有用的调研?
在「哥飞的朋友们」社群论坛里我分享了自己调研时的两个方法:纵向 & 横向。